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保护、教育和旅游

时间:2022-10-21 11:45:14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保护、教育和旅游

为实施世界地质公园在保护、教育和旅游发展三大目标,雁荡山加强环境治理,加大保护力度;推进公园科学与文化研究,努力提升其科学与文化品质;拓宽客源市场,加强旅游合作,旅游经济有新的突破。

地质公园建设在雁荡山开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它提升了雁荡山的品位。通过申报将地质学家们几十年研究成果推向了社会。从单一的山水雁荡山走向到集科学、美学、文化于一体的雁荡,大大提高了雁荡山的品位。1996年出席第卅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专家考察后称为“雁荡山奇特优秀, 自然景观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属世界罕见,它与矿产资源一样应该受到重视”,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地学部主任埃德博士考察雁荡山后认为:“它是岩石、水与生命的交响曲,属世界奇迹之一”。

地质公园让人们认识雁荡山地质遗迹的重要科学价值。从雁荡山地学研究历史来看,自宋代沈括到明代徐霞客等五位地理学家都在雁荡山留下史迹与重要论断。现代地质学真正揭开雁荡山身世之谜、山水奇特的缘由,挖掘出具全球对比的科学意义。由此使我们认识雁荡山的价值,促使我们转变发展雁荡山旅游的传统观念。

地质公园建设推动科普旅游。长期以来,只知雁荡山是风景名山,在导游讲解中,讲神话多,讲山水之美的多,几乎不讲山水由来。甚至讲解中出现过许多不科学的错误说法。地质公园建设大大改变了这一状况,雁荡山正成为真正的面向社会大众的科普教育基地。

博物馆作为雁荡山室内解说中心,科普教育的室内基地,通过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和通俗性相结合揭示雁荡山身世之谜、雁荡山火山发生与演化、雁荡山山水形成的地质作用,雁荡山科学、文化与生态学价值、雁荡山历史与文化。特别制作时光隧道与再现火山爆发、岩浆溢流的演示厅,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好评。

通过建立户外解说系统。过去一些鲜为人知的地质现象,成为现在游客热衷的景点,如大龙游路线上一片球泡流纹岩露头,加设围栏和解说牌,图文形式解说“球状石头”(球泡)是怎么形成的。现在是游客必到的一个景点。全区30多个景点均作科学的解说。面对不同游客需求编印、正式出版了《雁荡山旅游手册》、《雁荡山地质科学考查指南》、《大雁带你玩雁荡山》(卡通式小朋友读物)、《书画雁荡》。这些涉及旅游与科普书籍的正式出版是雁荡山发展历史上的首次。以上措施受到了良好效果,逐步改变人们只知游山乐,不知游山学,推动了寓教于游、寓学于游的科学旅游。

地质公园建设推进了雁荡山可持续发展。地质公园的存在具有特殊科学意义,以稀有性和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基础。如何在保护基础上开发,如何世世代代可利用这些珍贵地质遗迹,如何发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此,我们首先举办了《雁荡山可持续发展论坛》,来自地学、旅游学、经济发展等方面专家作了报告并提交论文,对雁荡山地质公园的发展提出很多见解。《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目的广泛听取专家意见作为建设与发展雁荡山的指导性理念。

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环境治理、落实公园保护功能。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抓环境的整治和生态复育,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落实地质遗迹保护措施,全区地质遗迹保护处于监控状态,羊角洞景区已有200多年开采石板的历史。采石是当地村民赖以生存的一种谋生手段,所以时有发生采石破坏山体的行为。为此公园会同国土、公安等部门对石场进行了治理,加强日常监督,保护地质景观;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村民找寻增加收入的其他出路,提高自觉的保护意识。同时,清除剪刀峰危石,维修方洞悬索桥等42处安全隐患。

加强水资源保护。对大龙湫的水源头地实施保护与涵养。在龙湫背上18户村民处迁基础上,实行全面封山育林涵养水源。新建10座三星级厕所,完成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可满足雁荡山内宾馆、饭店和当地居民生活污水的处理。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支持下,将作全面水文地质作调查与评估,以改善雁荡山水资源合理使用。

加强公园生态复育,进行公园内生态植被研究。首次发现世界濒危植物――盾叶半夏;培育雁荡山石斛(铁皮石斛);在西门岛新复育了200亩红树林,这是我国最北的一片红树林,也是我省唯一的海岛红树林区。红树林复育对保护海岸带净化海洋环境,减少赤潮的发生,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的价值。

实施主景区三线(电力线、通讯线、广播电视线)入地工程及主景区入口处改造工程。这些景区内长期受到三线的视觉污染,有碍游客赏景、摄影。实施了三线入地工程还一个清爽的天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雁荡山背景站,全天候连续自动监测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可吸入物等多种空气质量指标,为环境决策与管理,污染的防护提供详细的数据。

雁荡山从组织上建立综合监察大队,全面负责资源环境保护与旅游中的交通、市场秩序。加强管理培训,按照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严格各项制度,整体提高公园的管理水平。

我们将加强公园教育功能,大力提升公园的科学文化品位。 雁荡山是中生代流纹质火山、火山岩典型地区,一直以来受到地质学家的重视,其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专业人士的好评。申报国家和世界地质公园过程也得到了肯定。按照世界地质公园评估表的各项要求,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科学研究。雁荡山将建立多功能的地质遗迹信息管理系统,为地质遗迹留下一份电子档案,作为检查地质遗迹保护状况的依据,对地质遗迹实施长效管理。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在雁荡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基础上扩大的,包括其东的方山长屿硐天,其西的楠溪江。应该加强东西两区的研究,以发挥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研究基地的作用,进一步发掘其科学价值,同时也为公园解说的正确性提供科学的依据。

我们扩建雁荡山博物馆,馆内完善了接待厅、多功能厅、雁荡山立体地貌模型厅、雁荡山文化展厅,并新增了世界火山奇观展厅、雁荡山生态展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西园区楠溪江游客中心新建了楠溪江厅,展示了楠溪江流域地质与水系的特点,突出楠溪江水美、岩奇、村古、林秀的主题,并重点展示了楠溪江古居群落的风貌与历史文化价值。东园区在长屿硐天新建了岩洞博物馆。博物馆建设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也受到广大游客的好评。曾培炎副总理曾参观雁荡山博物馆,给予充分肯定,赞扬再现火山爆发展示很生动。

在加强保护与教育功能的同时,我们也致力于拓宽客源市场、发展旅游。雁荡山2006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0万人次,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雁荡山旅游围绕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目标,实施好《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雁荡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做好“山、水、海”三篇文章,打造“山水雁荡、神奇雁荡、文化雁荡、休闲雁荡”,推进雁荡山旅游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作者简介:吴云峰,乐清市市委常委、温州市雁荡山风景旅游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林鉴摄,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管委会副主任,温州市雁荡山风景旅游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上一篇:西式SPA+中医养生:假设自己活上一千年 下一篇:“标志一体化”助推区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