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柱”搭建家园沟通新桥梁

时间:2022-10-21 11:18:59

“三支柱”搭建家园沟通新桥梁

教师行为是教师素质的外在表现,良好的教师行为将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关键性作用。但是这几年来频繁出现的幼儿教师不适宜行为,让人们对幼儿教师的素质产生了质疑,尤其是新教师的行为更是引起大家的关注。而幼儿教师的行为包括了很多方面,其中与家长沟通方面也是极为重要的行为,教师和家长沟通的不适宜行为有以下几种。

一、家园沟通中的不适宜行为表现

(一)沟通态度

1.简短型。

新教师刚刚踏入工作岗位,与家长沟通方面的经验比较薄弱,所以面对家长的问题不知所措,往往用一两句简短的话来概括,久而久之,家长对新老师的信任感就会降低。

案例:放学的时候,家长们都走进班级里面接孩子,每个家长都对孩子在幼儿园里的表现充满好奇,不断有家长问道:“我们的孩子今天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这个班的新老师――黄老师都是用“挺好的”“还行的”来回答家长。久而久之这个班的家长接孩子的速度越来越快,再也不会问黄老师关于孩子的事情了,反而隔壁班的新老师,家长有什么事情都会与老师商量。

2.过于密切型。

有个别新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时候,为了与家长有进一步的交流而过于热情。这样的热情造成了教师把班级内一些事情告诉家长,不利于班级的稳定。同时过于热情会造成家长们与新教师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从而让新教师的地位岌岌可危。

案例:“珊珊妈妈你来了,你知道吗?我们班的豆豆今天又闯祸了,又把其他小朋友的手抓破了。”“真的,豆豆上个礼拜不是刚把别人弄伤嘛,下次老师要看牢一点豆豆啊。”说完珊珊妈妈转过头对自己女儿说:“珊珊,以后你少和豆豆玩,他自己管不住小手的。”珊珊点点头,不仅如此,珊珊妈妈还把这些事情告诉了班里面其他的家长,以至于大家都知道豆豆是一个经常把别人弄伤的人。

3.有亲有疏型。

在家长接送时,有些新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与某些家长过于亲密,而对某些家长疏远。这会让一些家长认为这个老师不重视自己的孩子,不关注孩子。久而久之会拉大教师与家长的距离,会让家长产生亲疏有别的感觉,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级里面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会让家长再也不信任这个老师。

案例:“小宝妈妈,今天小宝吃饭第一名哦。小宝真是一个非常棒的孩子,老师很喜欢小宝哦。”“我们家小宝真棒嘛。”小宝妈妈高兴地带着小宝走了。“老师,我们家小琪怎么样?”“小琪,挺好的。”说完老师转身去和其他家长说话了,小琪妈妈只能带着女儿走了。

(二)沟通内容

1.负面内容多。

在与家长进行幼儿近期情况沟通的时候,新教师经常把握不住这个沟通的度,往往直接将孩子的负面情况讲给家长,会让家长感到十分难堪。

案例:晨晨的妈妈高兴地到幼儿园接孩子,谁知刚一踏进教室,就被班里的新老师叫住了:“最近晨晨不乖,上课经常说话,老师提醒多次还是这样。吃饭也是最后一名,中午睡觉也不睡,晨晨妈妈在这些方面都要注意了。”久而久之,为了不再听到老师的告状,晨晨妈妈每次只能匆匆忙忙地把孩子接走,不敢再和老师聊了。

2.笼统概括化。

新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存在笼统概括的问题,往往只是用一句话来回答家长的问题,比如说当一个家长来问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如何,新教师往往用“很好”“不错”来回答家长的问题。但是家长需要的是具体的事情来说明,如好在哪里,哪件事情看出来这方面是好的等等。

3.解决策略少。

与家长沟通中,对于幼儿存在的不足,新教师都难以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老教师不仅能将幼儿的不足之处指出来,而且还会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样的沟通内容对于家长来说才是有价值的。

二、家园沟通中不适宜行为的原因

(一)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新教师在上岗之前进行了理论方面的培训,同时与家长沟通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学习,但是这样的学习只是流于表面。同时学校里面学到的知识很多是以前所遇到的事情,但是现实中遇到的事情又是不一样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二)对幼儿的观察不到位

新教师刚刚上岗,面对很多事情都比较茫然,所以不能较好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往往是抓住了幼儿每天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而家长往往需要的不仅仅是幼儿游戏活动方面的表现,还有其他生活方面。老教师往往能够细心地观察幼儿表现,而这正是新教师所缺少的。

三、解决策略

(一)支柱一――观察孩子

教师与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教育好孩子。爱能使家长和新教师的距离拉得更近。教师如何把这种爱表现出来呢?个人认为教师能够仔细观察每一个孩子,发现孩子身上的点点滴滴。同时在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同时,也需要教师关注幼儿的细节,然后将这些关注到的细节与家长沟通,这样才能让家长感受到教师是用心来对待幼儿。只有当家长感受到老师是关注自己的孩子时,家长才会与老师亲近,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可见,只有新老师真诚地热爱每一个孩子,才能打开家长心灵的大门,才能有效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才能让家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

(二)支柱二――了解家长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怠,只有先了解家长,才能与家长进行更好的沟通。可以根据家长年龄的不同、家长性别的不同、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等方面来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所以需要新教师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家长行为,从而了解家长。

根据家长年龄来看,年龄大的家长更多关注幼儿的身体、饮食等生活方面的情况,而对于其他方面较少关注。年轻的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家长的特点进行沟通,在与年龄大的家长沟通的时候,不仅要反映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而且还要用浅显的语言、尊重亲切的态度宣传幼儿全面发展的观念。而年纪轻的家长平时工作较忙,新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沟通。

面对不同性别的家长也需要用不同的策略来与家长进行沟通,一般女性家长与教师之间更容易沟通,也能够成为幼儿园工作强有力的支持者。而男性家长一般不会主动和教师进行沟通,所以需要教师主动与男性家长进行沟通,同时在沟通时要注意尽量用简短的语言沟通。

从家长们不同的接受角度来看,教师也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有些家长能够接受自己孩子在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如认为自己孩子尿床是正常的事情,老师可与家长就这方面进行沟通。而对于有些家长不能接受幼儿在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时候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就要采取更为委婉的方式表达,并告知家长偶尔的尿床是幼儿正常的现象,不需要过于紧张。

(三)支柱三――沟通技巧

1.语言。

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时候,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语言沟通。所以新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知道如何说,说什么,注重沟通的艺术性与同心理性。

(1)沟通的艺术性

在家园交流中难免触及到孩子的缺点,如果教师直接将幼儿的缺点告知家长,这样会让家长在心理上对教师产生抗拒感。所以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新教师需要注意说话的态度、语言的技巧和分寸,尽量积极地、正面地、具体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减少单纯的“告状”。注意先扬后抑,先肯定优点,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能轻松、愉快地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提及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老师的指点和帮助,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家园互动。

(2)同心理性

新教师往往是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去思考,不能考虑到家长的想法,而家长往往从自身的身份考虑,这样会造成双方交流过程中遇到更大的阻碍。所以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站在家长的立场去考虑,理解家长的心情,接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当新教师能够站在家长角度去考虑,就能让家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

2.非语言。

掌握非语言技巧就是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曾经有一位学者研究发现在人与人的交流中的信息,面部表情占了55%,声调占了38%,语言占了7%,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直观地发现掌握非语言技巧对于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而其中面部表情更是重中之重。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家长能够从教师的眼睛中知道教师的态度。这就需要新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时要保持目光的平行,与家长平视,避免用仰视、俯视的眼光或者是游离的眼神。让家长从教师的眼神中知道教师的态度是认真诚恳的。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一个真诚的点头都能表达教师对家长的尊重。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喜欢聊天的家长,这时候教师的一些非语言就能表现出教师正在听取家长的话题,更能让家长感觉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重视及教师关注孩子问题。

参考文献:

[1]秦旭芳,王丽云.民办幼儿教师不适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0.

[2]冯晓玲.幼儿教师专业化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郑忠平.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朱小娟.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朱小娟等.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研究[J].北京市教育科学“九五”重点研究课题.

上一篇:学习故事:探究海豚的秘密之旅 下一篇:我们这样学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