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课程讨论式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10-21 11:17:24

“概论”课程讨论式教学的思考

摘 要: 讨论式教学深刻体现了老师―学生平等主体教学思想,包含了启发、探究、参与、辨析等手段,居于教改顶端。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教师应该力采用讨论式教学法。

关键词: 讨论式教学法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施方法

讨论式教学以新颖活泼、平易近人的方式实现课堂内外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学习体会,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并拓展知识面,达成较多的共识,这种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还能激发学习主体――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老师、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讨论式教学包含启发、探究、参与、辨析等手段,因此居于教改顶端。本文结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程,就如何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提高教学水平这一问题展开探析。

一、为什么一些老师不在“概论”课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

之所以格外关注“概论”讨论式教学,是因为我们看到的“概论”课程教学手段实际上还是灌输式教学,从教学手段看有多媒体课件,课堂上老师讲得挺热闹,就是不管学生接受不接受。有的老师认为,现在思政课教材都是经过国内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编写,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审定,这么严肃认真的教材怎么还有老师、学生讨论的空间?有的老师怕费力不讨好,疑难问题解答不了怕学生不满意,热点问题分寸拿捏不准。也有的老师认为学生情绪没有调动起来讨论会太冷清,根本就不像讨论式教学,而学生情绪激动了吵得不可开交,老师又无法驾驭。还有的老师认为讨论式教学费时间费精力,学生讨论占用自己时间和精力太多,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影响自己的科研。

二、为什么要高度重视讨论式教学

随着高等教育哲学的转向,双主体性哲学、主体间性哲学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教师单主体思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板起脸训学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概论”课讨论式教学模式取代灌输式教学模式,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老师―学生平等主体教学思想和教材编写老师―任课老师―学生主体间性哲学思想是高等教育哲学的重要转向。人的本质即人的主体性,人的本质的实现即人的主体性的实现。人作为主体,只有在能动的活动中用理论的和实践的方式把握客体,主动地、有目的地、创造性地改造客体,在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中自觉实现人的目的,在客体改变了的形态中确证主体的本质力量,同时也使主体本身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才算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主体性。主体间性从伦理学、社会学上看,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涉指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的统一性问题。哈贝马斯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工具行为是主客体关系,而交往行为是主体间。他提倡交往行为,以建立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以达到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的“概论”学习过程,讨论式教学是达成目的的较好路径。

在“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有几个主体?我们认为第一个主体是教材编写老师。一般认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肯定了领袖的杰出贡献。这样两个理论成果的介绍、分析、评价还是体现了编写该书的专家老师的主体性贡献,至少应肯定他们的再创造。第二个主体就是任课老师。完成本课程学习任务,完整、准确地传播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作为传播知识的任务,这是基本任务之一。培育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的热爱之情,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感情,这是其二。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和信心,在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的身与心、人与自然等方面成为心口如一、言行一致的真正负责任的主体。

主体性、主体间性哲学思想对“概论”教学的启迪就在于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是平等的,在讨论式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对话的关系。尤其对于教师而言,应该以最宽广的胸怀善待学生、包容学生,以最诚恳的态度维护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其主体性生长,以最佳状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引导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第二,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高度高屋建瓴地阐述的,学生是从个体的认识去学习、认识并加深理解的。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与现实追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认识程度不一样,非常需要任课老师搭建平等对话的平台,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形成师生共识。而讨论式教学就是这样一个好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达成共识。保持高压态势学生最为反感,平视是对学生的高度尊重,学生最为欢迎。学生有疑惑,老师必须尽其所能解惑。

第三,讨论式教学包含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手段,是上述手段的综合运用。

第四,长期坚持讨论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加深了解,思想碰撞交流,多元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一元主流思想加强对话、沟通,才可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为学生乐意学习的理论,学生也能开心地吸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西方从传统到现代的思想文化的精华,最终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概论”课程从根本上要求教师发挥不可推卸的主体作用,在主客体双向交流中培养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不要把自己简单地看成是传声筒。

三、在“概论”课中实施讨论式教学法的方法

(一)为提高大学生对“概论”课程的兴趣,应该对中共党史重点问题组织讨论式教学。

党史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有再现历史场景、增强厚重感的作用。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重要奠基人、邓小平的传奇人生和重大决策,思想、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解决的重大问题、理论精髓,没有阅读、邓小平传记,没有影音资料再现其伟人风采,没有阅读品味原著,没有学习其传记、著作的感悟认识及其交流,大学生怎么能有对他们有热爱之情?阅读文字、观看影音资料、了解历史背景、老师口头叙说,对学生展开讨论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同学们通过人民网观看了诞生100周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纪录片《》12集,了解了爱人民,如陕北劳动模范杨林是一辈子的好朋友,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发自肺腑,更了解了人民热爱同样是发自内心。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对农民阶级的积极作用、斗争力量的认识远远超过同时代其他中国革命领导人。争取井冈山农民领袖袁文才、王佐的支持,为农民谋利益,打击恶霸土豪劣绅,送枪支弹药为礼物,帮助袁文才、王佐提高革命的自觉性。全方位探索新路,终于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并与“左倾”冒险主义者的坚决斗争,在《反对本本主义》开篇就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篇文章由当地游击队队员保存下来,50年代由政府征集到,欣喜至极,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满意的一篇文章之一。在阅读著作时配合历史故事,能加深大家对思想珍贵性的认识。我们对每届学生都布置了一道讨论题:阅读《反对本本主义》和邓小平的《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后,运用其思想方法谈谈对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某个感兴趣问题的认识。可以说每次这样的讨论都大获成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敢于打破旧习惯旧偏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求真务实总能取得成功,这些都成为同学们的共识。

(二)抓住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点问题,抓住同学们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成功之道的探索。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之道,就是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院是理工科院校,主要培育城市建设实用人才,重视经济建设尤其是城市建设,同学们特别关注自己如何在城市建设领域就业,这是理所当然的。近年来我们及时推出“观看《公司的力量》后,你觉得中国应该走怎样的发展现代公司之路?个人如何在当代公司里获得最佳发展?”的讨论。

综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其最成功的经验就是大力发展公司。2009年,公司为全球81%的人口解决工作机会,构成了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创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全球100大经济体中,51个是公司,49个是国家;世界上有161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比不上沃尔玛公司,全球最大的10个公司的销售总额超过了世界上最小的100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在西方国家,财大气粗的是公司,英雄人物是公司的成功开创者和经营者。大家深受欧美许多大公司的创始人的创业精神感动,对中国富有雄心的企业家冲破计划经济束缚、勇闯市场创大业的传奇人物也是油然起敬。领导担忧李书福造汽车失败,他的回答是:谢谢你的关心,你就给我这个失败的机会吧,反正失败了也不要国家掏一分钱。大家讨论后认为: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路可以大胆学习西方,市场经济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而公司强则国家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公司的作用、力量越来越重要,是否拥有强大的公司已经成为关乎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甚至是综合国力的问题。近代以来,任何忽视公司发展,不能发挥公司组织优势的国家或社会都逐渐衰落,由公司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解放个人的创造力,国家才能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心。只要确立了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公司富,就能民富国富。第二,时代需要企业家。从历史上看,企业家至少和政治领袖同样重要,那些伟大的企业家们曾经让欧洲变得强大,让美国变得强大,如今也正在让中国变得强大。第三,企业家的精神主要应该是勇于创业,不怕失败。像粱稳根把三一重工做成中国非公企业的翘楚,历经了无数风险磨难。企业船大抗风浪能力强,船小灵活好调头,办企业无论大中小微都是光荣的。

(三)运用QQ等网络平台,搜集同学们感到困惑的代表性问题进行讨论。

QQ聊天、邮件收发反应快,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沟通及时,解决问题也非常及时。举例说,有个学生与我在QQ聊天时提问:对境外宗教组织在大学生中发展宗教信徒有什么看法?我的回答是:第一,自由,老师一般不会干预。第二,不提倡我国大学生信教,不管是基督教,还是佛教。因为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时期,“三观”正确,才能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包括思想文化的自由全面发展。信教后思想受到宗教束缚,不利于自身以宽广的视野从事学术学习、研究,开阔思想视野。第三,唯物论较之于唯心论,唯物论最先进。第四,我国高校很少开设宗教课程,将来具备条件后可以在老师引导下去学习、了解。第五,宗教认识、运用不当,很容易滑向,希望同学们慎重对待。第六,境外宗教组织在我国在校大学生中发展基督教信徒,往往有西化、和平演变、策动等政治图谋,希望大学生不要成为西方国家牟取自身利益、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棋子。第七,《圣经》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很高的作品,欣赏其文艺价值是可取的。我国宗教自办自主,容不得西方宗教组织说三道四。我现在身边有几个同学接受了境外基督教组织的影响,我及时给出建议,希望学生所在院系党组织及时与当事学生沟通交流,务必避免出现负面后果。

与大学生一道学习“概论”课程,一起展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方面的讨论,倾听大学生的思索、梦想追求,师生皆能有所收获,虽然辛苦,但值得老师们恒久坚持。

上一篇:工程力学的教学方法浅谈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活动开展“计划”现象的原因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