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本位制、美元霸权与美国金融危机

时间:2022-10-21 10:43:38

美元本位制、美元霸权与美国金融危机

摘 要:美元本位制下,美元霸权表现为中心―框架体系。在该体系下,中心国美国与国家的权益和义务不对称,地位不对等,而且框架体系本身具有内在的不相容性,这些特征决定了美元本位制的内在脆弱性,由此也使美国落入美元本位制的陷阱,造成美国国内利率下降、消费信用过度扩张、制造业陷入衰退等经济失衡,最后当信用泡沫破灭时,金融危机爆发。

关键词:美元本位制;美元霸权;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1-0062-04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美国金融危机之所以引起如此的关注,原因在于,其一,鉴于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金融危机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给全球金融体系中几乎每个部门都造成了损失。其二,现有的有关金融危机理论能否解释金融危机。对前几次金融危机的研究在很多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对前几次金融危机的研究结论大都是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所取得的,原有的金融危机理论能否解释金融危机需要进一步探讨。其三,金融危机发生在美国。前几次金融危机大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而这次却为什么会发生在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里?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梳理和探讨金融危机。

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理论界从多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就金融危机发生原因的研究来说,主要有以下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危机的发生源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利率政策(张明,2007);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危机的发生是由于美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所导致(巴曙松,2007);此外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危机的发生与信用评级制度有关。本文试图从美元本位制和美元霸权的角度来探讨金融危机的发生机理。

二、美元本位制与美元霸权

所谓美元本位制,是指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后,在国际经济领域内经由贸易与货币关系而实际形成的一种国际货币体制。之所以称其为美元本位制,是因为在这一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已经取代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和金本位制下的国际储备――黄金,成为了全世界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美元本位制与以前的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相比,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在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一个国家必须以黄金为储备货币,必须以黄金来支付进口;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各国虽然是用美元来支付进口,但美元可以与美国政府兑换黄金,因此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各国储备的是美元和黄金,但美国必须储备黄金。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元霸权地位。在一战期间,美元在国际货币舞台上开始崛起。在这一时期,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英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元的地位和影响随之上升,但是,英国仍是“日不落帝国”,对外贸易仍稳居世界第一,美元未能撼动英镑的世界货币霸主地位。然而,二战却重创了英国经济,也动摇和撼动了英镑的霸权。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不断打击英镑,抬升美元的国际货币作用,终于在二战结束前夕,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初步取得世界货币金融霸主的地位。

虽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元霸权地位,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崩溃并没有实际改变美元霸权地位,在美元本位制下,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凭借美元霸权地位,美国可获得如下收益(好处):(1)由于美元是国际货币,广为其他国家所接受,因此美国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可以直接用美元进行结算,这样就避免了外汇风险和汇兑风险,以及为了避免外汇风险而进行套期保值的成本。(2)美国可以获得大量的铸币税。由于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美元,美国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并输出美元来征收国际铸币税。据美国经济学家Frankel的估计,在2005年,被外国居民、企业和政府持有的美元数量至少占到流通中美元总量的60%,按照这一数字进行推算,每年美国可以征收高达120亿美元的铸币税。(3)美国政府还可以获得通货膨胀税。对于本国货币并非国际货币的国家来说,本币贬值虽然可以促进商品出口,但是却要承担外债负担增加的代价。然而对于美国而言,由于美国的对外债务是用美元计价的,那么美联储扩大美元发行所导致的美元贬值则可为美国带来刺激出口和减轻外债负担的双重好处。(4)弥补国内储蓄缺口,其他国家承担美国经济调整的负担(财政赤字、经常项目赤字)等。美国储蓄在1996年至2004年之间呈下降态势,储蓄率则从16.5%下降到略微少于GDP的14%,而美国投资率仍然保持在大约GDP的19%的水平不变。国内投资不通过国内储蓄进行融资的部分必须通过国外的资本流入来填充,确实,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大幅增加伴随着相似的净资本流入的膨胀。①

美元本位制下,美元霸权的表现形式是中心―框架体系。在这一框架体系中,美国处于核心位置,而位于这一框架体系的是两类国家:一类是以出口导向为战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东亚国家;另一类是欧洲和拉美国家(包括一些OPEC国家)。东亚国家向美国输入世界资源,美国向东亚国家输出通货(美元)。欧洲和拉美国家购买美国发行的金融资产,并通过出售这些金融资产融入大量的真实资本用于国内建设和国际FDI。在这一框架体系下,国际货币体系有三大特征:一是美国经常项目持续逆差,资本项目持续顺差,以及美国外债不断积累;二是东亚地区的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和外汇储备的不断累积;三是欧洲国家的经常项目持续逆差、资本项目持续顺差,以及储备资产基本不变。

三、美元霸权与美元本位制的内在不稳定性

为了维持美元本位制的稳定运行,美国在获取美元霸权所带来的收益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金德尔伯格认为,美元霸权地位的维系要求美国必须履行如下义务:(1)美国必须为剩余的世界产品提供市场,以及美国需要和其他国家分享稀缺资源;(2)美国必须保证资本流向可能的借方;(3)在货币金融危机爆发时,美国应该承担全球最后贷款人的角色;(4)维系全球汇率结构的稳定;(5)协调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然而,在美元本位制下,美国并没有完全承担上述义务。比如,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包括IMF)消极对待,甚至完全置身事外,没有很好地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因此备受世界各国尤其是东南亚各国的质疑。在协调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美国则更多地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制定和推行一系列“损人利己”的金融政策,在促进世界各国共同繁荣方面乏善可陈。结果是,在中心―框架体系中,中心国(美国)与外国国家(东亚、欧洲和拉美各国)权利和义务严重不对称,地位严重不对等。就因为这种不对称和不对等,才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元霸权的地位,从而也从根本上影响着美元本位制的平稳运行,使得美元本位制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在中心―框架体系内,除中心国(美国)与外国国家(东亚、欧洲和拉美各国)权利和义务严重不对称,地位严重不对等之外,还具有内在的不相容性。在这一体系下,中心国享受了更多的权益,而国家则承担了更多的成本。这种权益和成本的不对等分配使得国家日益被边缘化,并且把维持系统相容性的任务过多地集中到中心国家身上。而作为中心国的美国,在享受美元霸权带来权益的同时,却经常拒绝履行自己维持系统相容性的责任和义务。这种以美元本位制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平衡就使得国际金融体系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这集中体现为该体系下多次爆发的货币金融危机,比如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等。

四、美元本位制与金融危机

中心―式的美元本位制使美国从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和金融往来以及与欧洲和拉美国家的金融往来中获得收益,比如,通过输出美元获得实际资源,这既满足了国内消费需求,又有利于维持国内价格稳定即低通货膨胀。再比如,通过创造美元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以吸引美元的再流入,这一方面保证以较低的成本为经常项目逆差融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经常项目逆差的不可持续,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由于国内储蓄不足而导致投资不足的问题。

但是,中心―式的美元本位制也使得国际货币领域的收益与风险处于严重的不均衡状态。国际金融风险逐渐在国家或中心国家累积,当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时,金融危机爆发。若处于的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对处于中心的国家美国来说,也是难以独善其身的。同样,若处于中心的国家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处于的国家也是难逃此劫的。因此,美元霸权主导的中心―框架注定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将导致美元信用扩张、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资产价格膨胀。

首先,中心―式的美元本位制导致美国国内消费信用过度膨胀。暂且不说美元大量发行加剧全球经济失衡,就其国内来讲,出于美元发行利益的诱惑,美元大量发行,致使美元利率长期走低,信用过度膨胀。从美元本位制确立以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动情况来看,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联邦基金利率开始大幅度上升,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达到峰值。这种走势与美元本位制确立初期美元挺坚有关。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一直在不断下降,最低下降至2003年底的1.00%。伴随着联邦基金利率长期下降,美元供给不断增加,基础货币和M2双双出现急剧而有力的扩张,M2以每年7.9%的速度增加,调整后的基础货币的增长率甚至超过10%。在货币供给持续增加的同时,信贷规模尤其是消费信贷规模急剧膨胀,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家庭的负债已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上升至78%,而且进入新千年以来,家庭负债持续上涨,最初的几年,负债增幅均超过8%。然而,在消费信贷快速扩张的同时,其家庭收入的增速却在迅速下滑,失业率节节攀升,美国家庭(消费者)偿债负担日益沉重,最后不堪重负,被迫破产,整个债务市场面临崩溃。

其次,中心―式的美元本位制导致美国国内储蓄水平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美国家庭和联邦政府的越来越松弛的国际借款约束,诱使美国国民储蓄落到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非常低的水平上。在2005年,由于美国的国内储蓄率很低,美国经济变得更加脆弱。尽管美国经济从2001年到2002年的周期性低潮中恢复得相当好,但是个人储蓄已经下降到不足国民生产总值的1%,而巨额的政府财政赤字超过了其国民生产总值的4%,几乎占其国民生产总值6%的经常项目逆差反映了这种长期的储蓄短缺。从总体上说,美国需要向世界,特别是向东亚国家大量举债,以防止由于国内信用崩溃而导致全世界对美国投资的急剧减少(通常大约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6%)。因此,美国在需要外国资金以防止信用崩溃的这层意义上已落入了美元本位制的陷阱。②

最后,对于美国来说,中心―式的美元本位制还有一个附加代价:制造业事与愿违地缩减。过分依赖外国借款加速了美国“去工业化”的步伐。不考虑经济周期的波动,美国制造业的就业职位和产量已经衰退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制造业的产出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27%,就业的24%。到2004年,这些数字分别下降到约13.8%和10.1%。对于这种情况,公认的解释有两个: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制造业科技进步速率比服务业更快;由于家庭变得更为富裕,需求由货物转向服务。即便在分配给制造业的资源大大减少的情况下,现代经济体依然处在消费均衡的状态。这种解释就其本身而言并没有错,但是,它未能把制造业工作岗位的缩减与美国的储蓄短缺联系起来。严重的外国债务加速了美国制造部门的自然缩减,其他发达工业国家没有这样的经历,因为它们一般来说并不是国际上的净债务国。由于转移到美国的外国储蓄更多地体现在货币而不是服务上,因此,当美国的开支上升超过产出(收入)时,对外国货币――大部分是原材料和工业产品的净吸收就增加了。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美国在制造业的贸易逆差就与经常项目的逆差相仿,也就是说与美国的储蓄不足量相同。

由此可见,中心―式的美元本位制一方面使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和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导致信用膨胀(或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加速了美国制造业的紧缩,失业增加,经济最终陷入萧条,结果信用泡沫破裂,由此引发金融危机即金融危机的爆发。

五、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首先,美元本位制下,美元霸权在给美国带来好处的同时,由于美国未能充分履行其中心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也给美国带来了代价;不仅引发了国家的金融危机,而且也使得自己最终深陷其中,难逃金融危机。在美元本位制下,金融危机爆发的逻辑是:美元本位制下的美元霸权由于其本身的缺陷导致美元本位制呈现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而恰恰就是这一特征,使得美元本位制下,美国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结果美国落入美元本位制的陷阱,即美国国内利率长期走低、消费信用过度膨胀、投资过度、美国国内储蓄严重不足以及制造业衰退和失业增加,最后信用泡沫破裂,危机爆发。其次,金融危机从本质上来讲是美元危机或者说美元信用危机。只要美元本位制存在并不加以改善的话,美元霸权仍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不管金融危机是发生在中心国美国,还是在国家的其他发展中国家。

鉴于此,笔者建议:第一,加强国家之间的货币合作尤其是中心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南北合作。这主要是克服美元霸权主导的中心―框架下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的内在不稳定性。第二,美国作为中心国家,为了维持美元本位制的稳定运行,必须切实地履行中心国的责任和义务,而且要摈弃“损人利己”的国内金融政策。

注释:

①本・S・伯南克,“全球失衡:最新进展与前景”,在德国柏林德意志银行的演讲,2007年9月11日。

②罗纳德・麦金农,落入国际美元本位制陷阱,新金融,2006.07。

参考文献:

[1]本・S・伯南克.“全球失衡:最新进展与前景”[Z].在德国柏林德意志银行的演讲,2007-09-11.

[2]罗纳德・麦金农.落入国际美元本位制陷阱[J].新金融,2006,(7).

[3]张明.美国金融危机演进逻辑和风险含义[J].银行家,2007,(9).

[4]巴曙松.金融危机暴露美国经济结构问题[N].第一财经日报,2007-09-11.

[5]安佳.美元本位制与美元危机,[J].江苏社会科学,2006,(2).

[6]【美】理查德・邓肯著.美元危机――成因、后果与对策[M]王靖国,李蔷,等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4).

[7]何帆,张明.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中的美元霸权因素[J].财经问题研究,2005,(7).

[8]李向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与美元霸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10).

U.S. Dollar Standard, U.S. Dollar Hegemony and U.S. Financial Crisis

Yang Xubiao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7,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U.S. standard system, U.S. hegemony is revealed by centre-peripherals framework system. In this framework system,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between the central America and other peripheral countries are asymmetric, and the same situation is showed in the status. Furthermore, the framework itself also shows the inherent incompatibility. Such characteristics decided the inherent vulnerability of the U.S. standard system. So America also drops into the trap of U.S. standard system, which lead to the decline in America domestic interest rates, the over-expansion of the consumer credit and the recession of the industries. In the end, when the credit bubble is broken, the financial crisis is inevitable happened.

Key words: U.S. dollar standard; U.S. dollar hegemony; financial crisis

上一篇:产业集聚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下一篇:环境税收的国际借鉴及对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