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数据:寡头竞争中如何破局

时间:2022-10-21 10:34:26

西部数据:寡头竞争中如何破局

与其他IT产品领域相比,硬盘领域似乎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但日益增加的数据带来的存储需求使得硬盘市场保持着很高的增长率。近日,硬盘厂商西部数据公布了其三季度财务报表。从报表中我们看到,看似平静的硬盘市场水面下正暗流涌动。

硬盘也搞分化?

在所有IT产品中,硬盘似乎是花样比较少的一个产品系列。但是,其中也有种种不同的玩法。

在西部数据公布的季度报告中,细心人可以发现,以前占据了绝大部分营收的3.5英寸硬盘产品对业绩的贡献降到了50%以下,而2.5英寸产品和外置存储产品所占的份额在不断上升。但是,在尝到产品多样化的甜头的同时,西部数据亚太区总裁蔡耀祥表示,西部数据将不会介入1.8英寸硬盘市场的争夺,同样,在SSD(固态量)和混合硬盘市场上也会暂时观望。

为何西部数据要放弃这一部分市场呢?这并不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实际上,记者了解到,西部数据也曾生产过约6万块1.8英寸的产品,不过并未得到很好的回报。目前1.8英寸硬盘市场蛋糕并不大,而SSD市场还在培育之中。而且,1.8英寸硬盘偏小的容量和较高的价格都决定了它将最早受到SSD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在1.8英寸市场加大投入也许并不明智,隔岸观火,静观其变反而是较好的选择。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现在的硬盘厂商露出了按产品划分势力范围的苗头。除了希捷的硬盘产品线铺得非常广之外,1.8英寸市场上三星比较占优势,而西部数据则加大了2.5英寸市场的拓展力度。

其实,划分势力范围对厂商是有好处的。各自发掘自己的市场,可以避免直接冲突,减少恶性价格战发生的可能,将是个双赢的选择。不过,博弈论证明其实际结果无法达到均衡。西部数据表示,还将在3.5英寸产品线上追加产能,夺回下降的1%市场份额。最终的竞争结果,谁也无法预期。

在求稳和求新之间抉择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数据宣布旗下的320GB的2.5英寸硬盘即将大量铺货。这一容量的2.5英寸硬盘还是很新的产品,而以前,西部数据一直保持着较为保守的产品策略,极少领先推出技术上还未经一段时间考验的产品。蔡耀祥也明确表示,西部数据将在今后调整产品策略,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要更为大胆。

应该说,西部数据以前的保守产品策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在硬盘业界一个失败的产品就可能毁掉一个公司,IBM的硬盘事业部就是前车之鉴。当年,IBM研发中发现,玻璃材质的盘片能带来更快的读取速度,因此快速将这种技术应用在产品中。结果,由于这一批盘片较高的返修率,导致用户失去对IBM硬盘的信心,不但IBM最终不得不出售掉亏损的硬盘事业部,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收购了IBM硬盘事业部的日立硬盘也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

那么,西部数据为何要更改这种产品策略呢?

其实,策略调整的背后是整个市场的推动。2007年的硬盘容量发展速度是让人惊讶的,垂直存储技术使得单碟容量快速提升。这种情况下,技术的些微落后就将严重影响市场表现。举例来说,同样生产1TB容量的硬盘,采用单碟容量333GB的盘片,仅仅需要3张盘片,而采用200GB的盘片就需要5张盘片。一方面,更多的盘片数带来更高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盘片数多会带来功耗、发热和噪音方面的问题,用户也会更多地选用单碟容量较高的产品。因此,依然采取保守的策略并不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扩大市场的野心

从财务报表上,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西部数据年业务增长很快,但利润却不高。其实,这是由于摊消了收购Komag的投入。收购Komag这家碟片生产厂商花掉了西部数据10亿美元。收购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野心。

根据蔡耀祥透露,整合Komag的生产能力之后,西部数据毛利率可以提升3%左右。不过,根据西部数据的季报计算,以目前的收入,西部数据需要10年才能收回这一笔成本。不过,如果西部数据保持30%的增长率,这一时间将缩短到7年。

10年的时间也许还是太长了,我们只能猜测西部数据的野心更大。之前,西数硬盘所采用的盘片都不是其自家开发和生产的,这就严重削弱了西部数据的实力和竞争力。比如在垂直记录技术和1TB容量的竞争中,西部数据就大大落后于其他厂商。蔡耀祥已经透露,2008年第二季度,komag就将不再对外供应盘片。虽然没有正式表示,但这次收购无疑起到了向竞争对手制造压力的作用。西部数据借此机会也许能占据更广的市场。

上一篇:中计调查:小灵通进入黎明前的黑暗? 下一篇:搭上IBM快班车 用友虎视S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