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与亲历中韩交流二十年

时间:2022-10-21 08:22:33

自从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在各方面交流、交往频繁,中韩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中韩两国交流的内容更加丰富。如今,“汉风”、“韩流”这两个词恐怕没多少人会陌生。

金翼兼是韩国著名的外交官。他在担任驻华韩国文化院院长期间,目睹了这些深刻变化和巨大进展,有感于亲身见闻,总结了自己的想法和收获,写就这本《韩国外交官谈中韩文化交流》。但是,中国和韩国渊源极深,文化的交互性相当复杂,以文化之的事情不是随便简单就能够总结出来的。而金先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曾担任韩国驻华大使馆公使参赞多年。这本书选取韩方角度,回顾了作者自2009年至今,在担任驻华韩国文化院院长期间对外发表的呼吁和展望。

两国之交,兹事体大。外交是政治的延续,也是两国相处正常化的必备程序。韩国文化加快与中国的交流,也是韩国外交世界化的一个缩影。交流总是相互的,沟通总是有火花的,文化既相通又各具特色,这些理念在本书中不时闪现。在这种变化中,文化逐渐融入人类的实际生活。如今,不只在文化艺术中,它在文化产业这个全新领域也将人类的生活装扮得多姿多彩,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金先生不断呼吁,只有增进中韩两国人民对彼此的了解,并使两国成为重要的合作伙伴,才能使两国关系保持稳定发展。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最重要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事实上,他在担负驻华韩国文化院院长这一重任以来,为了能够使中国朋友更加了解韩国,倾注了大量心血。金先生也算是个“中国通”了,必然也了解中国文化的特色。两国相交,和谐相处,独立自主,文化互补,友谊长存,不仅仅是两国国民包括作者个人的心愿,更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何谓文化》

这是一份有价值的、厚重的的文化读本,从理论、生命、文明、古典四个方面,全面诠释文化究竟是什么。在《何谓文化》中,余秋雨先生首次对文化这一根本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在学理层面上进行分析辨源,逐一解答了文化是什么、文化的根本目标以及中国文化的特点等重要问题。用最动情的散文化语言回忆了与自己有过不寻常交往的多位文化巨匠,如谢晋、黄佐临、巴金、章培恒,以及台湾文化耆宿林怀民、白先勇和余光中,并特别回忆了四十年前亲自参与文化重建的总理。回忆往事,从这些大家身上找寻文化的奥秘。值得注意的是,余秋雨在书中第一次全面澄清和驳斥了历年来媒体和个人针对他的各种质疑和诽谤。

《审查历史》

历史记忆构成一个民族精神生命的一部分,享有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民族认同的根基,但如果历史被曲解、、遗忘,则意味着一个民族集体记忆的扭曲和中断,一个失忆或记忆错乱的民族不可能具有健全的心智和人格。学校和教科书提供了关于一个国家本身的权威解释,指定了公民行为的规范,描绘了国家形象的参数。因此,关于教科书内容的争议经常发生,特别是当一个国家关于自身形象的国内描述受到国际挑战时,或者急剧变迁的世界形势改变了这个国家关于自身形象的假定。这本书研究了三个案例:日本的教科书如何讲述战争历史,德国的教科书如何讲述它的国家认同,以及美国的历史教育如何讲述越南战争。

《解读中国经济》

本书是在首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新版结合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新变化全面更新了相关数据和分析内容,并新增一篇关于“全球失衡、储备货币与全球治理”的附录。书中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本书的最大特色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重点阐述了自生能力理论和比较优势战略。

上一篇:海事履职 一场全民的印象渗透 下一篇:风从东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