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感恩文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2-10-21 07:58:40

绵阳市感恩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城市文化是支撑城市生存、竞争和发展的巨大动力。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绵阳市作为我国唯一的中国科技城,遭遇过512特大地震灾害,感受过来自党、国家和同胞无私的大爱,滋养了绵阳人的感恩心理,孕育着较为浓厚的感恩氛围。本文以提升绵阳市文化软实力、服务绵阳市的发展和绵阳人民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结合绵阳市市情,开展了绵阳市感恩文化建设研究,并积极探索绵阳市感恩文化建设途径。本研究最后指出,只有政府、企业、学校、公民个人形成合力,才能真正让绵阳市感恩文化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绵阳市;感恩;文化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之一。城市感恩文化是在研究文化软实力和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城市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一旦形成,就会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城市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了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对城市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也在迅速扩展和深化,但专门针对城市感恩文化建设的文章却不多见。

城市文化是支撑城市生存、竞争和发展的巨大动力。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何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来促进城市感恩文化的建设,并以此为动力去促进城市的发展,这不仅影响到整个城市未来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四川、乃至全国的现代化城市水平,甚至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开展城市感恩文化的相关研究对于提升整个绵阳市的城市文化水平,提高绵阳市在全国的核心竞争力,铸就绵阳梦,助推中国梦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将结合绵阳市市情进行分析,以提升绵阳市文化软实力、服务绵阳市的发展和绵阳人民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努力探索绵阳市感恩文化的目标、途径,提出绵阳市感恩文化建设的理念,并进行提高绵阳市感恩文化建设实效性的实践探讨。

二、绵阳市感恩文化建设现状

绵阳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古称“涪城”、“绵州”,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和第二大综合交通枢纽,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成渝绵经济圈中心城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2013年城市评选中,绵阳市被评为“全国十佳最具投资竞争力城市”。绵阳市有本科及大专院校13余所,其中西南科技大学今年正式成为我省首个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联合办学的高校。绵阳市平均受教育水平很高,据估算,绵阳城区的百万人口中五分之一是科研人员。绵阳发达的教育园区和高校以及良好的受教育水平为推动绵阳市感恩文化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面对重大灾情,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应急响应。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调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充分体现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地震灾区的人民充分的感受到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爱。

在地震中,绵阳多个区县遭受重创。以北川为例。北川羌族自治县受灾惨重。但北川人民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在山东人民及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经过几年的艰苦重建,北川新建了52000多户城乡居民住房,加固维修了18000多户居民住房,新建了33所学校和24所医院。可以说灾后重建的北川跨越发展了30年以上。

在北川“巴拿恰”商业街的北川寺格堂药店门口立着块大红的牌子,上面有店主的一首诗流露着普通北川人对山东人民最朴实的感恩之情:“沂蒙山的小调环绕着我,趵突泉的水滋润着我,泰山石的坚韧激励着我,孔子学院的书声感染着我。无数双手轻托着我,我的身上流淌着齐鲁兄妹的血。我确信,我又活过来了,我是北川!”汶川地震后,北川中学重新确立“爱国、感恩、朴实、勤奋”的校训,将感恩教育确立为北川中学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并把每年的9月10日定为北川中学的“感恩节”,传递感恩之旗。绵阳市政府和人民深深铭记兄弟同胞的恩情并孕育着越来越浓厚的感恩文化。

经历三年灾后重建的绵阳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为重点,提出“建设与国家科技城相适应的西部文化强市”目标。绵阳市委宣传部提出要大力培育绵阳特色的感恩文化:深入开展感恩奋进主题宣讲活动,并把感恩文化建设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感恩情感渗透到群众内心深处,变感恩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为,催生感恩奋进的良好精神状态和加快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北川加快新县城建设和打造“中国感恩文化城”的步伐,2012年4月举行了主题为“感恩”的绵阳・北川旅游推介会,这是北川人民向全国人民的感恩之举。2012年9月北川举办了绵阳市首届感恩文化节。随后安县又举办了绵阳市第二届感恩文化节。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4周年之际,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协组织开展了专题座谈研讨感恩文化建设。希望在北川设立感恩文化节或感恩日、在县城主要路段设置永久性标志,让外地游人能感受到北川是一座感恩之城;建设一个纪念墙,将爱心人士、抗震救灾英模等镶刻在墙上;在学校、机关、社区、农村中广泛开展感恩文化知识的培训等。在北川人的心中,感恩已经融入了他们的文化。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绵阳各单位迅速响应,组织救援队伍前往震中抢救伤者,运送赈灾物质,高速拥堵一度瘫痪,正是一颗感恩的心催生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实际行动。也正是有这种感恩的文化土壤,才能培养出那么多有情有义的事迹。

在绵阳,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也非常重视感恩文化的建设。以西南科技大学和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这两所学校都有专门的系列感恩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晚会、讲座等各种活动在学生中倡导感恩文化。

综上所述,绵阳市城市文化中已经孕育着较为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部分区县也已经把感恩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学校也从教育层面进行和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但就绵阳市感恩文化建设整体而言,感恩文化氛围还应继续加强营造;政府进行感恩文化建设活动、学校进行感恩文化建设活动及民间自发的感恩行为相对独立,未形成绵阳市感恩文化建设的合力,此外,高校的文化反哺功能也应该进一步挖掘和发挥。

三、关于绵阳市感恩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绵阳市感恩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和理念

在现代心理学视角中,一个人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其外显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绵阳市感恩文化建设的目标不应仅仅满足于每年举办感恩文化节等活动,而应继续营造浓厚感恩文化氛围,打造绵阳市感恩文化,充分利用已有感恩文化建设资源,注重大学文化和城市文化的互动,重视大学文化的反哺功能来推动绵阳市感恩文化的发展,最终让绵阳的城市散发出充满人文关怀的感恩气息,使其逐步形成一种感恩的意识和责任感,进而逐渐内化成为一种心态和品德,从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让绵阳的市民能够知恩、识恩、感恩、报恩以致主动施恩,并将这种文化的影响反映到生活中,增强城市建设的活力,以提升绵阳市的核心竞争力。终极目标是提高绵阳人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促进绵阳人的全面发展。

(二)创造良好的社会感恩环境

首先,应大力弘扬“知恩图报”的优良传统文化,提倡理性的报恩理念和方式。自战国以来知恩报恩历来就是中国报恩传统文化中的行为。中国传统感恩文化中有值得传承与发扬的方面,但也存在我们需要理性审视的方面。“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无功不受禄”等谚语都从某方面说明了在生活中扯不清的“恩情”。这会使有这种心理的人们,或者短时间内无法通过一些普通渠道实施回报的人们,采取了带有浓厚私利色彩的报恩方式,甚至有时会超越公共生活领域应遵守的法则。这样就使报恩失去了应有的“德性”。正确的做法应是理性的看待和对待报恩,不能,协调好公利和私利的关系,既使健康的社会法则不被破坏,又使报恩不失其“德性”。

再次,应逐步建立社会报恩机制。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里更多的认为报恩是一个人的事情。第一,当一个人受到他人或社会的恩惠后,他人或社会就会形成对该受恩惠之人应有相应的报恩行为的道德要求。有时这种关注与要求对该受惠者来说可能会成为很大的压力。此外,自身的道德良知也会促使受惠之人去做出报恩举动。但是当受惠之人的实际报恩能力无法满足他的报恩需要的时候,他会受到来自他人、自身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心理的不平衡,甚至会扭曲他们对施惠者所施恩惠的理解,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第二,当施惠者对社会或他人实施恩惠耗损自身大量资源,如生命、身体的伤害等,而受惠者却难以以可弥补的方式回报时,此类后果只能由施惠者自身承担。现实生活中,为抢救集体财产而严重受伤或舍命救人的事例不胜枚举,然后这些伤害或伤痛都是无法弥补的,就更需要社会建立报恩机制,开展良好的互动,尽可能的避免施惠者或其家属因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关爱而对其积极的行为产生负面评价,这将非常不利于社会建立健康和谐的互动和良好的感恩、报恩机制,更谈不上建立和谐社会了。针对此类现象,现在我国四川、上海、浙江等多个省市已出台了见义勇为的奖励机制,奖励和支持施恩行为。绵阳市也可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城市感恩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相关机制。

(三)重视大学文化的反哺功能以推动城市感恩文化的发展。

高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应积极挖掘、充分利用现有的隐性德育资源,建设和谐的校园感恩文化,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

首先要通过环境的建设孕育感恩文化。从生活环境、雕塑、设备等各种学校环境细微处入手,奠定校园感恩文化形成的基础。通过对美国和中国的住宅特点进行观察和对比可以看出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概念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文化中,讲内外群体隔开的围墙是坚固厚实的,围墙之内,内群成员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美国文化中对于内群体和外群体的边界可以说是模糊而不明显的,但其个体之间的边界却十分清晰而严格。这说明建筑等环境不仅反映了一种文化状态,也会反过来对文化产生影响,影响人们对于自我与他人、集体、他物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实际的一些行为导向。因此,我们在进行校园感恩环境建设中可逆向思考,变为对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利的隐形条件。对于环境的建设,可从校园布置入手,将与感恩相关的各种名言警句、典型人物等嵌入各类校园建筑、雕塑或标语、展板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发展是离不开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给予的,时时刻刻感受到良好的感恩氛围,从而影响其感恩心理与行为,让学生们不仅认真的审视自我,也学会了如何客观、正确地看待自我与他人、他物的关系。其次,学校应通过建立和完善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非常人性化的管理和教育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高校应在日常教育与管理中注重将日常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校园感恩文化的建设中,有利于大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感恩文化的熏陶,加快大学生感恩品质的自我内化进程。再次,学校应充分利用好学校社团活动的平台,以各种报告、讲座及文体活动等形式孕育和正面宣扬感恩文化,教育大学生知恩图报是美德,而忘恩可耻,鼓励大学生知恩、识恩、感恩、报恩,再到主动施恩。

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容易停留在了理论说教的层面上,而理论、观念只有通过实践被大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将感恩教育融入大学生的专业实践,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将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内化为自身的内涵,并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在具体操作上可联合一些单位或企业,为各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岗位。具体的岗位是什么不重要,是不是大学生喜欢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使大学生体会到所做工作的回报,即学会对社会的爱的表达和理解善的回报。此外,应鼓励学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积极深入社会参加支援服务活动,让大学生用行动诠释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

大学文化属于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又高于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人的素质的提升,而实现这一根本目标的主要力量是大学。大学可以改进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结构。大学还可以通过对城市居民进行感恩教育和文化的普及满足普通老百姓提高修养的需要;还可以通过举办感恩音乐会、报告会等活动,以清新高雅的方式、健康活泼的内容吸引城市居民参与,从而促进居民感恩文化素养的形成。此外,政府应进一步重视大学文化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加强相关投入,为两个文化的互动创建更可靠而长久的平台。

(四)以公共艺术为策略助推城市感恩文化建设。

要打造绵阳市感恩文化,除了切实保护好现存感恩文化资源,还可通过公共艺术为策略助推绵阳市感恩文化的建设。

我们要努力把公共艺术和城市雕塑区分开来。整体介入城市设计的公共艺术不仅包括对城市的美化和装饰,更重要的是要能够传达人性的关怀,为大众提供一个高品质、艺术化的以供市民交流和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帮助人们保留对绵阳市的历史记忆、获得对城市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积极调动企业肩负起社会责任,服务感恩文化建设

企业在一个城市的存活与发展离不开城市各个方面的支持。政府和舆论媒体应通过各种方面提高企业领导人的感恩意识,积极调动企业为绵阳市感恩文化建设服务,从物质、制度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和配合,甚至是主动参与和创造。

四、研究结论

经过调查并结合绵阳市感恩文化建设现状得知:绵阳市感恩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原则和理念就是要让绵阳的市民能够知恩、识恩、感恩、报恩以致主动施恩,并将这种文化的影响反映到生活中,增强城市建设的活力,以提升绵阳市的核心竞争力;终极目标是提高人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外,应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感恩环境,逐步建立良好的报恩机制,充分重视和发挥高校的大学文化的反哺功能,充分调动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并以公共艺术为策略助推绵阳建成真正的感恩城市,增强绵阳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本文是绵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课题编号:MY13ZC025)部分成果,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经费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张钟汝,章友德.城市社会学.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56

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赵力平.城市文化建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向德平.城市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晓蔚,李远强.文化的诉求.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

(英)亚・斯密著,蒋自强等译:《道德情操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美)赵志裕、康萤仪著,刘爽译:《文化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唐晓龙著:《感恩的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余世伟著:《世界成功企业推荐的感恩课》,哈尔滨出版社,2010年版

唐代兴著:《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 下一篇: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