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力董事长遭美英诱捕的台前幕后

时间:2022-10-21 07:58:28

我国入世七年来,知识产权保护已成焦点,“袁宏伟案”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视角,也耐人寻味地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提出了思考,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湖南神力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力公司)董事长因知识产权纠纷遭美英诱捕一案从去年年底起就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今年1月6日,还没有等到1月10日在英国西敏斯特初级法院举行的第三次听证,袁宏伟就利用英国警方逮捕程序和保释程序中出现的重大错误,顺利地返回国内,侥幸避开了被引渡到美国受审的祸事。

祸起ABRO商标权之争

2007年9月14日,伦敦时间早晨6点左右,袁宏伟乘坐的中国航空公司CX251航班客机刚降落,就被三名英国警察在飞机上扣留。拘捕依据是来自美国的临时逮捕令。

袁宏伟出发时心情不错――事实上,袁此次伦敦之行是应竞争对手美国爱宝公司的邀请进行一场商标合作谈判。被拘捕后,从中国携带过去准备送给美国爱宝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宝公司)总裁彼得・F・拜拉内的礼物――袁宏伟安排精心特制的地球仪、随身钱物和谈判资料等均被当地警方扣留。

而令袁宏伟身陷囹圄的是源自神力公司与爱宝公司的一场关于ABRO的商标权之争。

根据神力公司提供的资料,其为湖南浏阳市一家化学胶粘剂制造商,创建于1989年,产品远销欧美以及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而爱宝公司是一家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南本德市的小型胶水、胶带和环氧剂销售商。

神力公司新闻负责人高先生向记者介绍,自1993年神力公司就开始使用ABRO商标,设计立意来自与“神力”意蕴相同的大力士“阿波罗”(ABRO)。2002年6月4日,神力公司向中国国家商标局申请在国际分类第16类商品上注册ABRO商标。2003年1月11日,美国爱宝公司也向中国国家商标局在同类商品上申请注册该商标,但因申请在后而被国家商标局驳回。随后,爱宝公司对神力公司的申请提出异议,经国家商标局、国家商标复审委员会和北京市一中院分别裁定和判决,决定不予核准神力公司注册申请,神力公司于2007年8月向北京市高院提出上诉,目前案件正在审理当中。

“他们的直接碰面起于2002年的广交会。”一知情人士在网上向记者透露。据悉,在广交会上,神力公司展出了第16类的ABRO产品。爱宝公司派人参加了此次广交会,发现神力的产品是“假冒”。经大会组委会做工作,神力公司撤下展品。此后,爱宝盯上了神力,后来委托另外一个公司从神力买了两单产品运至爱宝总部,于是对外称神力“向美国路易斯安纳州出口伪造爱宝产品”,作为认定神力侵权的证据。

此外,网上还流传着另一个版本:在2002年的广交会上,爱宝公司发现湖南神力公司展出与爱宝一模一样的产品,连公司名称、包装、logo都一样,并且注明“美国制造”,参展人员名片都与爱宝一样。正好爱宝公司的一个销售经理在场,向广交会主办者投诉,不料神力公司说自己是真的爱宝,对方是假冒。该爱宝经理的太太正好是神力假冒并展出的一款爱宝产品包装上照片的模特,该经理当场从钱包中拿出太太的照片证明,神力的展品才被查扣。后来神力公司的产品出口美国,被美国海关以“伪冒产品”查扣销毁。

因美国法律规定窃取知识产权和他人身份罪同资助恐怖组织和走私贩毒,因此发出通缉逮捕神力老板。

早有预谋的美英诱捕

根据相关资料,美国当局早在2005年10月就已秘密签发对袁宏伟的逮捕令。美国爱宝公司一边在中国法院进行有关ABRO商标权民事诉讼,一边在中国司法机关尚未对此案件作出最终裁决的情况下,以在英国商谈和解与合作为名将袁宏伟约到英国,执行早已拟订的秘密抓捕计划。英国为引渡目的而签发的临时逮捕令也早在袁宏伟从中国起程之前就已准备好,英国警察未等袁宏伟办理入境手续就将其从中国飞机上带走。

去年10月8日,英国法庭首次对此案举行听证,当月12日袁宏伟获得保释出狱,留在伦敦等候进一步审理。11月16日,法庭再次举行听证,美方正式提出了引渡请求。

宋羽和刘吉庆两位律师安排了这场伦敦谈判。他们的身份均为爱宝公司的人。不过,这两人在事后出具的证明中均表示,自己是事后才知道袁宏伟被扣留,事先毫不知情。爱宝方面随后称,由于神力公司“向美国路易斯安纳州出口伪造爱宝产品触犯了该州的有关法律规定”,路易斯安纳州法院发出了扣留袁宏伟的传票,美国方面通过美国司法部、外交部和英国政府联系,要求英国政府在袁宏伟抵达伦敦时将其扣留。

神力公司律师尚荣华称,英国警方在中国的“移动领土”(中国航班客机)上拘捕袁宏伟,其行为“无异于劫持人质”,且在逮捕过程中没有出示任何法律文件和表明身份,逮捕原因是在中国驻英国使馆出面交涉后才知道。事发20天内,袁的家属和神力公司也没有收到英国方面的任何通知或其他法律文书。

中国驻英大使馆总领事江元松在随后约见英国外交部远东司中国事务主管丹尼尔时指出,袁应邀来英国谈判双方商标纠纷事宜,抵英即被逮捕,这无异于诱捕,严重侵犯了袁的合法权益。同时,双方的纠纷已在中国法庭审理,尚未结案,美国法院不应审理,更没有理由因此案引渡袁宏伟,希望英国方面向中国方面提供美国请求引渡的相关文件,并全面开展调查,维护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黄风教授认为,这个案例是对中国国家的侵犯。不论袁的行为性质如何,美国方面从来没有向中国的主管机关打招呼,也没有提出相关合作要求,而是诱骗中国公民脱离中国法律的保护,有意规避中国引渡法中的强制性禁止规范。国际引渡合作决不能以对另一国法律制度基本原则的欺诈和牺牲为代价。

他指出,此例一开,长此以往,会使美国更加感觉到,“没有引渡条约也可心想事成”,并且,“不利于推进缔结中美双边引渡条约的进程。”

全国工商界声援袁宏伟

袁宏伟到英国后已住进中国驻英大使馆。而在国内,湖南省工商联已向全国工商联递交了请示书,呼吁全国工商界声援袁宏伟,阻止英国将其引渡到美国。请示书中称,如果袁宏伟被引渡到美国,将侵害我国司法和尊严,开启一个知识产权问题政治化的先例,不但使袁宏伟的人身权利遭受侵害,而且将使其所在的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我会请求全国工商联通过有关途径施加影响,并号召工商界人士积极行动起来,维护中国商人的利益,声援袁宏伟先生,阻止英国政府将其引渡到美国。”

湖南省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诱捕事发后赴北京,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商讨援救袁宏伟的有效途径。

去年11月下旬,红网网友获悉袁宏伟在英国遭“诱捕”一事后,立即在红网论坛发表《抗议书》,并召集网友实名签名,对英美两国“诱捕”中国公民的行为表示愤慨和不满。目前已有上万名实名网友在红网制作的《抗议书》页面签名。而《抗议书》及网友的实名签名,也已由红网网友于12月8日送至英美使馆。

第三次听证延期一个月

袁宏伟在英国伦敦的第三次听证原定于去年12月10日北京时间五时举行。不过,奇怪的是,在听证会中途,美方提出延期进行听证,于是,英国方面当庭决定听证延期到一个月后,即2008年1月10日重新举行听证。

湖南法制网知识产权频道总监、律师曾庆琳分析,延期听证对于袁宏伟本人来说,相对于最坏的“判决引渡”或者最好的“判决不引渡”来说,是个“不好不坏”的结果,但是对于神力公司来说将是严峻考验。

“一个是老总将长期缺位。考验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二是袁宏伟将长期滞留英国,对公司也有很大的经济压力。”曾庆琳表示。有业界人士担心,延期对神力的科研投入,市场开拓,以及在某些国际市场的品牌树立,是非常不利的,“即使袁回来,损失也不小”。

不过,记者通过神力公司新闻负责人高先生了解到,目前神力公司经营管理仍很有秩序,“很多人加班更晚了”,运货的车和往常一样,显示生意很红火。

法律界人士分析,美方提出延期,很可能是为爱宝和神力在中国的官司争取足够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让中国的法院做出有利他们的判决”,不论是北京高院,还是广东高院,只要一个法院判神力败诉,“英国就理直气壮地送袁宏伟去美国监狱过春节”。

在这一个月时间里,英国方面可能还在等美方提出更全备的法律文件。而记者了解到,神力方面也在此期间争取有更充足的证据。

在英国伦敦西敏斯初级法院,此案仍然是听证,因为袁宏伟案一直不属于实质审理,英国方面不管袁是不是真的有罪,而是只看美国举出的事实在英国是否属于犯罪。

曾庆琳介绍,这样类似的官司拖上几年都有可能,对中国公司非常不利。

戏剧性的峰回路转

还没等到第三次听证,袁宏伟在英国被诱捕一案的情势出现了戏剧性逆转。利用英国警方逮捕程序和保释程序中出现的重大错误,今年1月6日,袁宏伟已经顺利返回国内。

据悉,英国警察向袁宏伟出示的临时逮捕令上的名字是“Yaun hongwei”,而不是“Yuan hongwei”。而之后法庭出示的保释书上,也同样签署的是“Yuan hongwei”。 换言之,美国方面请求引渡的对象和英国方面实施强制措施的对象都是“Yaun hongwei”,出现在英国边境管理系统中限制出境“黑名单”上的人也是“Yaun hongwei”。 这说明英国警方和法庭没有仔细核对当事人身份,属于程序违法。这个情节会成为袁宏伟抗辩的重要依据。

利用英国警方的错误,袁宏伟宁愿放弃10万英镑(相当于150万元人民币)的保释金,持有另外一本没有被扣留的护照,用自己的真实姓名购买机票,顺利通过海关安检回到北京。

1月10日,英国法庭面临被告缺席的尴尬。对于袁宏伟的“不辞而别”,英国法庭恼火又无奈,毕竟在所有的法律文件上出现的姓名拼写错误是由它自己造成的,涉及到袁宏伟的名字都拼错了,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法律错误和程序瑕疵。

另外,美国方面有可能最终撤销对袁宏伟的引渡请求,因为美国已经达到了杀鸡儆猴的意图,以诱骗引渡袁宏伟来震慑那些与美国有知识产权纠纷的中国商人和企业。美国在引渡请求中列举的罪名都不属于法人犯罪,而且在爱宝公司搜集的所有证据中,除了一位被雇佣的美国私人侦探称曾在广交会上见过一次袁宏伟外,没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袁宏伟本人“实施了具体的欺诈行为”,即便把袁宏伟引渡到美国受审,美国法庭也有可能无法给袁宏伟定罪。

上一篇:“中国龙”――“印度象”舞起来 下一篇:中国经济全球化“快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