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吟我唱 其乐融融

时间:2022-10-21 06:07:41

诗词是一种音韵文学,诗词跟吟唱是孪生兄弟。诗和音乐的结合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儿。让文学作品配以音乐,即成为真正的诗歌。我们知道,诗词是一种声情摇曳的语言艺术。吟唱最能体现诗词的声情和律韵之美。在古代,诗词是通过吟唱进行传播的,通过吟唱使人体验诗词的声情美。吟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经过一年多对学生诗词吟唱的指导学习,下面将个人对教学诗词吟唱的体会略谈如下。

一、吟唱能使学生领悟诗歌情感

吟唱能使学生始终伴随着诗中的形象、意境、旨趣,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合、交流,从中得到感情上的效应和心灵上的通感。古诗具有节奏之美、音韵之美,给古诗配上音乐来演唱,其乐无穷。像《静夜思》《咏鹅》这些古诗,现在的音乐教材有现成的歌曲,可直接教唱;对于有些古诗,教师可创编一些好听又简单的旋律给古诗配上乐曲,教学生演唱,学生不亦乐乎。学生更感兴趣的则是给古诗配上自己熟悉又喜欢的旋律来演唱。记得在教学《赠汪伦》这首古诗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旋律吟唱,有一个学生配上《天仙配》这首歌的旋律,效果非常好,无论是乐曲还是节奏都配得很协调,全班学生都非常喜欢。

在教学中,我还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与古诗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披文入情,缘情融情,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江畔独步寻花》,诗人构思新颖,刻画十分细致,色彩异常浓丽:先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又描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诗人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我运用形态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迷人小径,观赏春天的风光:花儿朵朵,层层叠叠,蝴蝶翩翩,娇莺恰恰。领悟诗人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喜悦之情,从而产生愉悦之感,与诗人一同感受意境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平仄押韵的特点,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音韵,再让学生通过平长仄短押韵长的吟诵节奏反复诵读、体会,在吟诵中体会古诗的节奏、音韵之美。有些古诗,如杜牧的《过华清宫》还被学生谱上了锡剧曲调反复吟唱,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古诗与音乐的暗合之美。这不仅从小培养学生的乐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吟唱多了,学生对诗词的平仄押韵规律越来越熟练,也能得到许多创作技巧上的启示。

二、吟唱是诗词声情艺术的创作表现

吟唱能使人品味到诗词的情意和意趣。如在积累《过零丁洋》这首诗时,我让学生吟唱这首诗,由于这首诗是平起平收,因而吟唱起来曲调低婉,充满豪情壮志。经过多次吟唱,学生自然就体会到诗人的壮烈誓词:自古以来,人生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经常吟唱诗词可陶冶情操,敦厚人品,温柔人的心地。又如,在积累《鸟鸣涧》这首诗时,我就让学生反复吟诵,熟练之后再让他们吟唱。你看,花落,月出,鸟鸣,营造出春天山谷中的一派生机,诗暖人心,学生的心随诗情一齐飞溅。学生自从学习了诗词吟唱,经常在班上开展诗词吟唱比赛,学生们相互帮助、合作学习的氛围变得浓厚。由于诗词的熏陶,又有读者的悟性和心灵的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诗意与豪情,并逐渐提高文化素质。

三、吟唱诗词,可以增强记忆力,提高写作技巧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多次吟唱,学生慢慢就会领略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能生巧”的真谛。经过几个月的诗词吟唱的学习,我班的学生已有好多能把自己的所见写成诗或词来表达; 吟唱还可以使我们熟悉理解诗词意旨内容,鉴赏前人诗词中的精华,提高自己的诗词创作能力。

四、吟唱丰富学生的诗词积累,提高学习诗词的兴趣

之前学生积累诗词唯一的方法就是反复、枯燥地读,一遍又一遍地读,最后死记硬背记住一首诗,时间一长有些学生就淡忘了。现在学习了诗词吟唱的技巧,对吟唱会了的诗,学生不会轻易忘记,他们越唱越有劲。如《芙蓉楼送辛渐》是开学初我教学生们吟唱的第一首诗,半年多了,我一次都没有复习,最近拿出来,学生个个不是吟来就是唱,熟练于心。一个学期来,我班的学生至少能积累30首古诗,这与天天的吟唱是分不开的。

通过吟唱能使人品味到诗词的诗情和意趣,能使诗词中的形象得以再现。好的吟唱,除了享受音韵无穷之美外,还可以从中感受到理解美和鉴赏美。总之,诗词吟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动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方法。

(责编 陈剑平)

上一篇:“预”“设”并存,动态生成 下一篇:曲径通幽的拐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