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护患纠纷形成因素及预防

时间:2022-10-21 05:08:45

骨科护理护患纠纷形成因素及预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1],患者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医疗护理过程颇为关注,骨科患者与其他患者有所不同,病程时间大多较长,又常常涉及到肢体的美观与功能的改变,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现就骨科护理中护患纠纷所有产生的原因与防范总结如下。

1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

1.1责任心不强

有些护士工作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核对制度,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凭印象做事,容易发错药、打错针,专科理论知识缺乏,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及时,当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反应,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存在不认真、造假现象,护理文书记录不及时、不准确,补写或涂改,缺乏真实性,工作态度不积极主动,存在马虎、应付心理,让患者家属做一些看着简单的护理操作:如压疮护理、会阴擦洗、口腔护理等,可引起患者及其家属不满,引发护患纠纷。1

.2法律意识淡薄

伴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新的医疗条例规定患者享有认识权、知情权与知情同意权[2]、隐私权、自主决定权、平等医疗权等;换句话说:患者有明白自己病情、治疗、护理经过、护理目的等权利[3]。而法律同时也规定护士有履行职责的义务,告知义务、保守患者秘密的义务。如果护士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很好地将自己的工作与法律联系在一起,不依法执业,不依法履行告知义务,不懂得既保护患者又保护自己,那么与护理有关的医患纠纷也会逐渐增多。

1.3缺乏沟通

护士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对护理过程及目的、功能锻炼的具体时间及方法等健康知识、宣传、讲解少,与患者沟通少,态度生硬,缺乏同情心,对患者的疑问缺乏必要的解释,注意事项解释不清,有些过程往往使患者感到不满而引发护患纠纷,如:胸、腰椎骨折患者不告知绝对卧硬板床的重要性,患者自行下床活动,肢体出现麻木,甚至导致瘫痪;下肢骨折的患者未告知拐仗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患者过早下床或使用拐仗不当而出现伤肢的再次骨折等等。

1.4医疗费用问题

随着医疗体质的改革,高新技术的不断引进,新特药的应用,使医疗费用同患者经济承受能力产生矛盾。患者对医疗费用的问题很是敏感,当护士解释不到位或语气不当时,也极易引发冲突。

2防范措施

2.1加强素质培养,增强职业责任心

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是护士职业行为的准绳,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多年实践不断修改完善而形成的。在工作中要加强护士自身素质的培养,养成良好的慎独精神,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常规、部门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客观、真实、及时、完整,准确地做各项记录,并不断地学习新的护理专程理论及技能,丰富社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练就精湛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2.2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知识

护理人员要经常性地、自觉地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掌握其内容,要熟悉患者的权利,并结合报纸杂志上刊登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吸取教训,从法律角度去规范护理行为,学法、守法、懂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4]。

2.3履行告知义务,掌握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与患者之间沟通的主动性,在为患者做治疗或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指导其如何配合,以达到最好的预期效果,同时,对其住院期间所提出的问题应细心的听取,耐心解释,能解决的尽量解决,及时解决的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以协助解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产生。

2.4加强收费管理,完善收费制度

向患者提供每日费用清单,及时提供查询帮助。如有特殊的治疗费用或数目比较大的费用时,主动向患者说话,化解因费用误会引发的纠纷[5]。骨科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保证患者的安全防范护理纠纷,是护理工作永恒的主题。护理人员必须加强骨科专业知识和边缘学科知识的学习,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把各种纠纷降低到最低限度。

上一篇:有关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教学创新 下一篇:骨科护理常见矛盾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