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动物词“龙”的文化内涵及英汉互译

时间:2022-10-21 04:41:10

汉英动物词“龙”的文化内涵及英汉互译

摘 要: 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因此进行两种语言的研究与对比有助于人们更深入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内涵。本文着重分析汉、英两种语言中“龙”的不同喻意,探究两种文化的差异,以期能减少两种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真正达到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 “龙” 文化内涵 喻意 英汉互译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中一个颇为特殊的组成部分。首先,它是整个文化的基础,正是通过语言,文化才能保存下来,并传递给同时代人和后人。其次,语言直接反映了一种文化现实。正因为如此,翻译所涉及的决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文字,还包括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兰伯特(Lambert)和罗宾斯(Robins)认为,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不如把翻译看成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理论界的崛起并逐步上升到主导地位,一大批学者开始从各自不同的文化研究角度切入翻译研究问题。正是这一时期,将翻译研究放在更宽阔的跨文化环境中,使得翻译研究逐渐成为文化研究的一部分。这一变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一场变革,人们把这场变革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文化转向”。翻译的跨学科研究使翻译研究者意识到,当代译论不可能局限于单一学科的发展研究,必须有一个多学科综合、跨学科领域相互渗透、不同思潮互补的基础,翻译已由单一的“语言科学论”走向了“翻译文化论”。该学派代表人物有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Holmes)、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乔斯・朗贝尔(Jose Lambert)、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等。他们主要探讨译文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以及译文对译入语文化中的文学规范和文化规范所产生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当代的翻译学者开始注重从文化层面上对翻译进行整体性的思考,诸如共同的规则,探讨翻译与译入语社会文化的关系,运用新的文化理论对翻译进行阐述。

在我国翻译界,同一时期也发生了这种文化转向。较早提倡翻译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是王佐良。1984年,他在《翻译通讯》上发表了《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翌年又发表了《翻译与文化繁荣》。此后,其他学者也纷纷发表相关文章。90年代以后,文化与语言研究的结合更是朝更深层次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说,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因此,要更深刻、更贴切地传达原文的内在信息,译者必须探明英汉双语的文化特征和差异。

考察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祥瑞动物,这些祥瑞动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动物图腾。对于“图腾”,《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用作本氏族的标志。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社会的发展、文明的演变,人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赋予更多的动物以更多的喻意,这些喻意源于动物,形象鲜明,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从而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含有动物名称的比喻性词语,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们所反映的语用含义依赖于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本文主要讨论“龙”在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互译,因为作为中华民族的祥瑞动物,龙是最引人注意的动物之一。

二、龙在汉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喻意

从大量用于描述动物的比喻来看,同样一个词虽说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完全相同的概念意义,却往往因民族文化的不同背景而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联想――相同或部分相同,或无任何联想或产生更为丰富的联想,乃至于失去或淡化了概念意义。而由此引申的意义和文化信息还可能包含着不同民族人民对客观事物的感情态度,或喜恶或褒贬,甚至还可能浸透着一种文化精神和蕴藏着一定的社会意义。“龙”就是这样一个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但是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喻意的词。

1.龙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喻意

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虾眼、鹿角、牛嘴、狗鼻、鲶须、狮鬃、蛇尾、鱼鳞、鹰爪这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是一种能在陆地行走、在天空翱翔、在大海漫游,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威严无比的吉祥神物。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黄帝,传说中和龙都有密切的关系,“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竹书记年》),相传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龙是与皇帝相联的,历代帝王为证明自己是出身非凡的天之骄子,都纷纷自命为“真龙天子”, 龙也用来指帝王和帝王所用之物,如龙颜、龙廷、龙袍、龙宫等,成为高贵、威严与权利的象征;在民间,平民百姓更是把龙当做神灵,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善变化,利万物。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此,龙的形象已演变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将自己的国家比喻为“东方巨龙”,将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 这不仅赋予了“龙”以深厚的感情意义、丰富的联想意义,更赋予了它深远的社会意义。龙文化由此成了中国文化的“特产”,体现着一种民族文化的个性。

2.龙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喻意

在西方,也有关于龙的神话。西方神话中的龙是一种形似体型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长长的形似蛇的尾巴、口中能喷烟吐火的凶残的怪物。龙在基督教中被视为恶魔的象征是源自Mesopotamia神话,在Mesopotamia神话中,龙是“海洋中恐怖的生命,具有祸害人、被神消灭的命运。”巴比伦神话中的英雄Marduk的对手Tiamato与Hittite神话中的Illuyankas,皆为其中例子。居住在Mesopotamia区域附近的犹太人也曾受其影响,并将这一种观念继承下去,龙在犹太教与基督教中渐渐成为恶魔的象征。因此在《圣经》中,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成为the great dragon,一些圣徒如圣・乔治、圣・迈克尔都因杀死dragon而被视为英雄。在《旧约》的《诗篇》中也说:“汝把龙踩于脚下。”最有名的也许是公元700 年左右盎格鲁―撒克逊人关于贝奥武尔夫事迹的叙事诗,诗中主人贝奥武尔夫打败妖怪伦代尔后,与恶龙搏斗,两者同归于尽。在现代英语中,dragon被用以形容“凶暴之徒”或“严厉透顶的人”,甚至还用dragon比喻悍妇。在欧洲有一个古老的谜语:What flies without wings,hits without hands, and sees without eyes?谜底是:the White Dragon。可见“dragon”在西方人看来是邪恶的象征,是凶残的猛兽,该谜语就是用dragon 指代“avalanche”(the dangerous waves of snow )。

可见,龙在中西两种文化中寓意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中国文化中龙是一种吉祥物,因此与龙有关的成语都为褒义词,如“成龙快婿”、“龙马精神”、 “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而西方文化中龙则是一种凶残的怪物。

三、“龙”在英汉互译中的不对应现象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到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陈福康,2004:105/385),再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但是,任何两种语言文化都是不对等的,要把原文中各个层次的意义都再现于译文中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因此在翻译“龙(dragon)”一词时,中文中的龙常采用直译法,而英文中的龙则舍形取义,以便与中国的龙的形象相区别。

1.汉译英

①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人民占领南京》)

The city, the tiger crouching, a dragon curling, outshines its ancient glories; in heroic triumph heaven and earth have been overturned.

②亚洲四小龙:four tigers in Asia (中文中之所以把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称为亚洲四小龙,是因为它们经济腾飞速度有如龙腾之势。但是,如果把它直译成“four dragons in Asia”,西方人必定难以接受。于是许多英文报刊根据“功能对等”的原则,巧妙地把“龙”译为“tigers”。)

③望子成龙:to hope that one’s child will become somebody (在中国文化中,“龙”代表高贵权利地位,但是在英文中因无此意,故采取的是意译。)

④生龙活虎:full of vim and vigor (由于英语中龙指恶魔,故此处采取意译。)

为了区别汉语中“龙”与英语中“dragon”的形象,现在中文中的“龙”通常被翻译为“Chinese dragon”。

2.英译汉

⑤We really frightened of the Maths teacher. She was a real dragon.

我们的确害怕数学老师,她真是一个凶狠的脾气很坏的女人。

⑥The woman with a red hat in this shop is absolute an dragon!

这个店里戴着一顶红帽子的那个妇女是个十足的母夜叉!

⑦Two fiery dragons could not have been more furious than they were.

他们当时凶恶极了,两条喷火恶龙也会难望其项背。

⑧I will starve him to death,the son of a dragon.

我要饿死他,这恶魔的儿子。

在上面的例子中,由于dragon在英语中有“悍妇”之意,但是在中文中“龙”倾向于褒义,因此在翻译成汉语时直接用dragon在英语中的比喻义。

⑨the dragon of Wantley:贪婪的吸血鬼

⑩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sow dragon’s teeth:播下不和或毁灭的种子。(它源于希腊神话:dragon’steeth为底比斯国王所播种,后成长为武士而相互厮杀。)

{11}a bit of dragon:飞扬跋扈的人

四、结语

通过分析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看到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性的产生正是由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相异带来的,因为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承的,语言反映文化,它是文化的一部分。而翻译是两种文化的交流,翻译中最大的困难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不同的文化导致了各种翻译障碍,一个优秀的翻译工作者必须加强文化意识,充分了解语言间的差异,才能真正成为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

参考文献:

[1]Claire Kramsch,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包慧楠,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J].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4]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陈文.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7]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8]丁薇.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浅探[J].文化研究,2009.

[9]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10]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4.

[11]傅敬民,吕鸿雁.当代高级英汉互译[J].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12]耿占春.隐喻[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1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14]贾少宁.英汉动物词汇的隐喻文化对比[J].新闻爱好者,2009.

[15]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6]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17]李悦.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18]廖光蓉.英语词汇与希腊罗马神话[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3,189-190,194.

[19]廖光蓉.源于圣经的词语[M].大连: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8):31-32.

[20]谭载喜.西方翻译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1]田樱花.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喻意解读[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

[22]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3]印晓红.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J].上外教育出版社,2002.

[24]张巨武.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5]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6]张善升.英汉语言中某些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与差异[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104-105.

[27]郑岭.民族文化心理与英汉动物词语[J].中州学刊,2006,(4).

[28]周玉忠.英汉语言差异对比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29]周彦新.漫谈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J].石家庄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67-70.

[30]朱勤芹,张治英.英汉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上一篇:三十年来咏竹文学研究述评 下一篇:宋咸注本对古本《孔丛子》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