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3 01:40:11

汉英翻译论文

汉英翻译论文篇1

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总的来讲,英汉语言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的禁忌,如死亡、生理行为、生理缺陷、职业、疾病、外交辞令等,但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相同的领域可能又存在着不同的表达或程度的深浅。而且中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委婉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有所不同。本文将从英汉委婉语表现方法及构造手段的对比入手,进而探讨委婉语互译的技巧与方法,以期促进跨文化交流。

二、英汉委婉语的一般表现方法

委婉语作为一种辞格,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大量的英汉委婉语运用了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段来达到“委婉”这个目的。

(一)借助隐喻法

英文中人们常借助生动而又通俗的隐喻来婉转地幽默地表达自己的说话艺术。如AfterthreedaysinJapan,thespinalcolumnbecomesextraordinarilyflexible.作者把日本人习惯于鞠躬说成“thespinalcolumnbecomesextraordinarilyflexible”,十分幽默有趣。在汉语中,“墓地”被比作“人生后花园”。除了把“死亡”比作长眠安息外,汉语中还把“死”比作像神仙一样“仙逝”、“仙游”;或比喻成“去见马克思了”,来表达共产党人忠于理想的高尚情操;或用“星陨”、“花落”来比喻伟大人物的逝世,以表达无限惋惜和崇敬之情。“墓地”被比作“人生后花园”。

(二)迂回陈述法

对于有伤大雅、令人不快的话,人们常借用迂回陈述法拐弯抹角地来表达,旨在文雅,如:

Wehavethreemaindifficultieswithregardtothoseterms.“threemaindifficulties”,实际上是拐弯抹角地说我们“有三点反对意见”。汉语有时为增强语意、文饰辞面或者为了达到讽刺或戏谑的目的,人们运用折绕、兜圈子的方式来代替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人们不直说某人“理论水平差”,而说“理论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不直说“不赞成某个观点”,而说“有待商榷”。

(三)降格处理法

人们对于严重的事态,有时故意轻描淡写,降格处理,以达到委婉效果。如:InprivateIshouldmerelycallhimaliar.Inthepressyoushouldusewords:“Recklessdisregardfortruth”.AndinParliament----thatyouregardhe“shouldhavebeensomisinformed”.把一个liar(说谎者)说成是“Recklessdisregardfortruth”或“shouldhavebeensomisinformed”,是一种典型的降格陈述处理法。汉语中也有与其极其相似的委婉语表现手段,比如人们用“失足青少年”代替“青少年罪犯”,用“工读学校”指代“对有较轻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进行改造挽救的学校”。出于礼貌和策略而使用的委婉语大部分运用了这种方法。

三、英语委婉语构造手段的差异

就委婉语的构造手段而言,理论上讲,各种语言中都可以选用语音、语法、词汇和文字、语用等手段来表达和构成委婉语,但具体语言有不同的实现方式。

英语委婉语独特的构造手段

(一)缩略法

如用WC代替WaterCloset(厕所),用ladies代替ladies’room(女厕所),用out代替outofwork(失业);undertaker代替funeralundertaker(葬礼承办者)。甚至有些原本就是委婉语的也一再省略,如bowelmovement(肠道运动,指排便)就被进一步省略。B.O.代替bodyodour(狐臭),V.D.代替venerealdisease(性病),给人以“求援”的思想。

(二)重音转移

Laboratory(实验室)的重音后移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原来重读在第一个音节,同lavatory(厕所)的读音相近,为了避免不愉快的联想,就把重读后移一个音节。

(三)字母拼写。

由于英语是拼音文字,所以可以使用字母拼写来代替直白地将单词发出,以达到婉转地传达意思的目的,以下的对话便是一例:

A:He’snotsosmart,Ithink.(我觉得他不聪明。)

B:Well,S-T-U-P-I-D,actually.(实际上是S-T-U-P-I-D,愚蠢的。)

1.借助时态

英语中常通过过去时态来表达委婉,这是因为人们把现在与表达现在的事物和思想等同起来,而使用过去时则模糊了时间,以此来表示婉转、客气。如果提个要求,一般不说Iwantto(我想要),Iwonder(我想知道)或Iwaswondering使语气更委婉一些。

2.借助情态动词

英语时常借助情态动词would,should等构成委婉语。如“Iwouldliketohearyourviews.”“There’ssomethingIwouldadviseyoutoconsiderintheprogram.”

汉语委婉语独特的构成方式

(1)拆字法。如:张俊氏道:“胡子老官,这事你作法便了,做成了,少不得言身寸”。(“谢”拆开后即“言”、“身”、“寸”)。(《儒林外史》第32回)

(2)歇后语法。人们在做一些消极评论时,常会借助一些歇后语来缓冲过于直白的语气,以达到委婉的目的。例如,某新上任的领导能力比较差,职员对之不满,于是这样评价:“孙经理呀,也只不过是猪八戒的脊梁----无能之背(辈)”。

(3)换字法

例如,北方话口语中常说“扯蛋”,书面语转写时,换成“扯淡”。

(4)符号替换法。例如:“X你妈!你怎么不说话,哑巴吗?”

(5)反义法。所谓反义就是指于禁忌语的意义相反。例如中国的四川仪陇客家人因忌讳醋字,于是把“醋”说成“甜子”。再如广州人把“气死我”说成“激生我”;把“笑死我”说成“笑生我”。显然,生与死是反义词,这里用“生”避开了“死”。

(四)反切法。

反切语的起源是受了梵文拼音学理的影响,即指用两个字给第三个字标音。方法是头一个字中的声母加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相拼而成。汉语的反切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是古时的标音法。先来看这一个例子:紫衣女子向多九公请教反切之道,多九公支支吾吾答不上来。紫衣女子向红衣女子递个眼色,说:“若以本题而论,岂非吴郡大佬衣闾满营吗?”红衣女子会意地点头,噗嗤一笑。唐敖与多九公莫名其妙……后来多亏林之洋跑来为他们解了围。三人回去琢磨了半天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们被两个女子用反切法给嘲笑了一番。

四、英汉委婉语翻译策略探讨

(一)直译法

虽然英汉委婉语存在一定差别,但在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相同或相近的委婉语表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可能采用直译的方法,力求保持原文的意思与风格。

例如:

(凤姐儿低了半日头,说道:“这个就没法了!你也该将一应的后事给他料理料理。冲一冲也好。”)尤氏道:“我也暗暗地叫人预备了。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且慢慢地办着罢。”(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一回)

原文中用迂回陈述法将“棺材”婉转地说成“那件东西”,以达到委婉效果,因此译成英文时也可以直接用“that”来代替“coffin”.

译文:“I’vesecretlysentpeopletogetthingsprepared.Buttheyhaven’tfoundgoodwoodforthatyet,sowehavetowait.”

(二)套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有些委婉语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却可能根据彼此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其相对等的表达,此时就可以用套译的方法加以翻译。例如当某人的被子拉链忘记拉上,就可以提醒他说“you’velostyourlicense”,翻译成中文,我们可以相应地套译为“你的前门忘记关啦”。

根据不同文化判断是否有委婉必要

委婉语具有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不同,其风俗、禁忌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翻译中也要注意区分。

比如:“You’retakingittoohard,there’snodisgraceinbeingalovechild.”

在西方文化中,“lovechild”是极具浪漫色彩的“爱情之子”,而在汉语言文化中对“私生子”却并没有那么开明容忍,因此对本例进行翻译时就宜将“lovechild”委婉地翻译为“爱情之子”,而应进行如下处理:

译文:你对这事看得太严重了,私生子并不丢人。

概括来讲,就是要根据英汉语不同文化背景,判断是否有委婉的必要,而作相应处理,不能生搬硬套,认为原文中应用了委婉语,在目标语译文中也一定要将其作委婉处理。

文体、语体、感彩等方面的考虑

在进行委婉语翻译时,应注意区分委婉语不同的感彩、适用的文体语体、说话人的身份及所指对象的年龄、性别、身份、教育程度、职业、习惯等。

如:“WhenIwasonly7yearsold,mygrandmapassedaway.”

原文为非正式语体,若翻译成“寿终正寝”、“亡故”或“仙逝”等,显然是不太适宜的。又根据其年龄,我们不能将其译为“香消玉殒”,否则的话将会贻笑大方。

根据原文的感彩、语体等各方面综合考虑,我们应该将它翻译为:“在我七岁时,奶奶便去世或过世了”比较恰如其分。

另外,同一委婉语在各自的语言中有几种,甚至多种表达方式,在翻译中应根据文体、语体、感彩等区别对待,正确理解,合理翻译。比如“死”、“大小便”等在英语中有上百种委婉说法,应该根据不同场合正确理解。

五、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共同的禁忌与委婉的说法,但由于英汉文化差异和语言特点的差异,英汉委婉语又各具特色。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委婉语在翻译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注意各类委婉语及其在各种语言、文化中的不同表达方式和习惯,否则容易造成“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本文在分析英汉委婉语构成方式的异同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英汉委婉语的对比研究,除了可以提示这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外,同时对这两种语言的跨文化交际和翻译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Z],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黄兵,英语委婉语浅谈[J],外语教育,2002,(1)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李瑶,英汉委婉语比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4,(12)

[5]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6]刘润清、邓炎昌,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7]刘晓华,浅析英汉委婉语的比较与翻译[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14)

[8]邵军航、樊葳葳,也谈委婉语的构造原则[J],山东师大外语学院学报,2002,(2)

[9]束定芳,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外国语,1995,(1)

[10]王德春,陈汝东,对外汉语修辞学[Z],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11]夏卫华、陈昌,汉英委婉语之异同比较[J],池州师专学报,2003,第17卷第(4)期

[12]尹彬、邓凯元,英汉委婉语的分析比较与翻译[J],外语教学研究,2006,(6)

[论文关键词]英汉委婉语比较翻译

汉英翻译论文篇2

【关键词】功能译论;政府网英文版;功能性翻译失误

一、引言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人物诺德对“翻译失误”的定义为:“如果翻译的目的是实现某种服务于译文预期读者的功能,那么任何妨碍实现该翻译目的的翻译方法(或结果)就是一种翻译失误。”而对于翻译失误的具体划分,诺德将翻译失误分为“功能性翻译失误”、“文化性翻译失误”、“语言性翻译失误”和“文本特有的翻译失误”。

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加,市级政府网站的国际化为该城市与世界各国人民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网络纽带。市级政府网站英文版是外籍人士了解政府政策、网上办事的重要平台。但是不少政府网站的英文版出现了极多的功能性翻译失误。作者试图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举例分析长沙市政府网站英文汉英翻译存在的功能性翻译失误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政府网站的翻译要求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翻译文本的预期功能以及译文的目标读者。下面将分析长沙政府网英文版译文的功能分类以及网站的预期读者。

1.译文的预期功能。长沙市政府网英文版的主要功能是公布当地政府的政策法规,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吸引外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长沙本地及国内外重要新闻,长沙各行政单位职责介绍,外商在长沙投资关于长沙企业的广告,外籍人士来长沙旅游推荐以及网上咨询问答等。依据功能翻译理论,这些内容可以划分为“表达型文本”与“感染型文本”。表达型文本侧重具体事实的叙述,主要是政策法规,新闻的。感染型文本则主要为提升长沙的国际形象以及推荐长沙企业吸引外商在长沙投资。

2.译文的目标读者。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翻译文本的类型,还需要考虑译本对于预期读者的可读性以及可接受性。长沙市政府网英文版的目标读者主要包括在长沙读书的留学生,在长沙投资的外籍人士,来长沙旅游的外籍人士以及国外有意来长沙投资的外籍人士。译者在翻译时应该考虑到预期读者由于在中国语言、文化及社会知识等方面的缺乏,在翻译过程中适当对翻译文本进行适当的调节。由于不同语言之间文化的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尽量使译本符合目标语言的语言文化规范,以求译本具备可读性与可接受性。

三、长沙市政府网英文版失误分析

功能性翻译失误是指译文的翻译偏离了预定功能,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忽略或误判的译文的功能以及忽略了译文的预期的读者,从而使译本未能达到可读性与可接受性。

1.呆板的逐字翻译

(1)Dong'anYoungChicken(长沙政府网英文版)

例一是长沙政府网英文版对于长沙名菜“东安子鸡”的翻译,是标准的字面的翻译。这样的翻译有损译文的可读性并且简单的字面翻译并不能为读者展现这道名菜的精华。笔者查阅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编撰的《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汉翻译》发现该书对“东安子鸡”给出的翻译为“Dong’anVinegarChicken”,该书并没有字面翻译“子鸡”,而是稍作调整,在菜名的翻译上使用了“Vinegar”。“Vinegar”,醋,是制作东安子鸡的重要调料从而使该菜具有酸酸的口感。这样的翻译打破了字面翻译的束缚,使译文容易理解与接受。

2.译文对源语特有的历史及文化现象缺乏必要的注释

在具体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考虑预期读者在中国历史及文化上缺乏的背景知识,应通过注释的方法为读者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使译文更具有可接受性。

(2)Withalonghistorystretchingbackmorethan2000yearsChangshahasareputationas"HomeofQuyuanandJiayi"and"CityofChu-Han."(长沙政府网英文版)

上例中对于中国历史人物“屈原”与“贾谊”没做任何的注释,这大大降低了译文的可接受性与可读性。由于对中国历史知识的缺乏,读者很难明白语句中引用两位历史人物的代表性所在,无形中损害了译文的功能性。

四、结语

功能翻译理论是当代德国译界影响力最大的学派,对于解决翻译结论与翻译实践脱节的问题有重大的贡献。通过借鉴功能翻译理论中的有益观点对于指导政府网站汉英翻译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范勇.目的论观照下的翻译失误――一些大学网站英文版例析[J].外国语学报,(28):70-73.

[2]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办公室.美食译苑――中外菜单英文译法[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

汉英翻译论文篇3

关键词: 汉英语言 文化差异 翻译策略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制约。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无论从语言的符号观还是社会观来看,其都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语言的文化性集中表现在语言的文化属性、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等方面。作为语言内涵的文化,给予语言的影响是全方面的。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影响并制约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2)决定语言的指称内容与形式;(3)作用于人类的语言思维与表达形式。由此可见,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993:109)文化对语际交流的影响可见一斑。汉英民族在价值观念、、民情风俗、历史背景、地理条件、社会制度、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仅给各自的载体语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而且为这两种语言之间互译带来了重重困难。笔者拟从汉英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着手,以归化和异化策略来寻求其间的语义文化对等翻译。

一、汉英文化差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一)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make water,all at sea等就囊括在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 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了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汉英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极其丰富。如:talk horse(吹牛),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horse and horse(并驾齐驱)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 willing horse。不光如此,汉英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二、翻译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性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这并不是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人类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语言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如果说每种语言都能表达所指的一切,那么,从原则上说,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

(一)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它翻译的前提是,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复杂化。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表现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点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有利于读者运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异域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但是异化翻译也有自己的劣势,它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晦涩难懂,这就给读者带来了阅读困难。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的语文化的当前价值,对原文进行同化翻译。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畅通的目的语进行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目的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对于译者来说,要全面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文通顺。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在自己的知识文化范围轻松容易地理解译文。由此看来,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换来文化信息的遗失。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

三、异化归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异化和归化翻译各有其优缺点。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实际翻译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标准呢?关于翻译的标准,清末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言通顺畅达,“雅”指文字古雅。鲁迅也曾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钱钟书提出了更具体的“化境”文学翻译标准。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从这些翻译名家对翻译所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忠实”和“通顺”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那就是说,既要将原文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传达,使语气和风格与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畅自然,易于被读者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找到异化和归化翻译的最佳结合点,让异化和归化各得其所。一般说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间的关系分为文化交织、文化鸿沟、文化冲突三种。不同的文化关系对翻译的策略的选用有极大的影响。文化交织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这样语言之间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难理解。为了更多地接触异域文化,异化翻译方法就显示出优越性;文化鸿沟是指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文化差距。这时我们可以选用归化翻译方法,如果选用异化翻译方法的话,就必须用直译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传递信息的两全其美;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对某些物质,事物和现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处理这种文化现行,归化翻译方法更能大显神通。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05-115.

[2]熊启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8):342-345.

汉英翻译论文篇4

关键词:习语比较翻译

习语除了固定的短语或表达法外,还包括口语体、谚语、格言乃至一些俚语。英汉两种语言同属较为发达的语言,故都拥有大量习语。英汉习语源远流长,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英汉习语反映了两个不同民族的不同的历史、经济生活和思维方式。英汉习语有极强的概括和表现能力,形象生动,寓意深刻,韵味隽永,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1英汉习语比较

1.1英汉习语的基本共性

1.1.1结构的固定性

习语从其结构来看,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其中各个组成部分是固定的,不可任意拆开或替换,如“pullsomebody’sleg”(愚弄某人)不可变单数为复数;“bytwosandthrees”(三三两两)不可按汉语习语改为“bythreesandtwos”.又如汉语的“去伪存真”不能说成“去假存真”,“三言两语”不能说成“两语三言”,虽然前者和后者意思没有很大不同,但是相沿成习,习惯上人们说的是前者,不是后者。

1.1.2语义的统一性

习语是语言中约定俗成,相沿习用的定型化词组,在语义上是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能按字面意义来理解,如“胸有成竹”并非字面之义,而是比喻做事之前已有通盘考虑或周密计划。又如“沉鱼落雁”并非描述沉下去的鱼和落下去的雁,而是用来描述女性无与伦比的美貌。英语的习语也是如此,不能逐字理解,而应从整体去认识其特殊性和习惯性,如:dosomebodybrown(使某人上当),showthewhitefeather(显示胆怯)等。

1.1.3习语的习用性

习语的习用性指习语应用的广泛性,社会成员在各种交际场合和各种文体中经常使用习语,从而不断丰富习语。习语以其简短的形式、生动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全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全社会的语言财富,在广泛的范围里为人民大众所确认和应用,因此,很多习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1.2英汉习语的基本差异

1.2.1风俗习惯的不同

英国人爱狗,视狗为伴侣,因此,常以狗的形象比喻普通人的生活行为,如:

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中国虽然也养狗,但一般人在心理上厌恶鄙

视这种动物,常用它形容和比喻坏人恶行,如“狗腿子”,“狗仗人势”等。英国人和中国人信仰不同,英国人多信仰基督教,有不少习语与之有关,如:gotothechurch(做礼拜),powerofthekeys(教皇的权力)。在中国佛教是影响最大的宗教,习语有不少来自佛教,如“半路出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

1.2.2历史文化背景不同

英汉习语通常来自本民族的历代文献或民间口语。英语和汉语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习语的来源也各异。本国人虽能了解,外国人常不知所云,比如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从事农业者占很大比例,因此,在汉语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谚,如:“枯木逢春”,“斩草除根”。英国是个岛国,英国人钟爱海洋,所以英语习语中有很多来源于航海业,如:plainsailing(一帆风顺),dropanchor(抛锚;定居下来)等。另外不少习语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或诗文等,这类习语可称典故习语。英汉典故有各自的民族渊源,非三言两语能阐述清楚,如汉语习语:“三顾茅庐”、“未雨绸缪”等。英语中也有类似的习语,如:flyonthewheel(狂妄自大的人)。

1.2.3比喻上的不同

英汉有许多同义或意义相近的习语,但由于它们是两种不同生活经验的产物,有很多就不可能不明显的体现出两种不同民族形式,比如中国人常用习语“雨后春笋”来形容一般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涌现,而英语中的同义语是“likemushrooms”(像蘑菇一般),这是因为英国不产竹,甚至连“bamboo”这个词也是引进来的外来语。诸如此类的习语比比皆是,如:“neverfishnorfowl”的是“非驴非马”,“nosmokewithoutfire”的是“无风不起浪”。

2习语的翻译

2.1直译法

直译,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特色、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如汉语的“纸老虎”直译成“papertiger”,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深明其义,而且觉得很传神,所以该词现已成为英美民族正式语言。当原习语的隐含意义很明显时,读者可通过字面领悟它的含义,直译字面意义,如“雪中送炭”译为“toofferfuelinsnowyweather”.类似这样的习语译文,读者只要用心体会一下,就会明白其隐含意义,不但保留了原文的形象,而且增加了阅读趣味。

2.2意译法

有些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来语句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也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借用,这时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读者所熟悉的另一个译文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通常指被打得大败,译成英文是“tobeshatteredtopieces”;又如“Thedogthatwillfetchabonewillcarryabone.”在译成汉语时其中的字面形象“dog”,“bone”都不能直译,只能舍弃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译出隐含意义“对你说别人坏话的人也会说你的坏话。”

2.3借用法

由于人类在感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不免存在相似之处,所以英汉习语中存在着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则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此类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这样的习语则可以采用借用法进行互译。如英语中的“practicemakesperfect”与汉语中的“熟能生巧”,又如汉语中的“破釜沉舟”与英语中的“burnone’sboats”都来源于两国的军事策略,因此用法和含义都相同。

2.4节译法

在汉语习语中,常有并列的对偶结构,即用两个不同的喻体表达相同的寓意,前后含义重复,遇到这种情况就可用节译法处理,省去并列重复部分,如“铜墙铁壁”译为“wallofbronze”,不必说成“wallofcopperandiron”,长吁短叹用节译法译为“sighingdeeply”。

3结语

以上对英汉习语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论述了几种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其实,无论对汉语还是英语来说,习语都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对习语的翻译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从整体大局出发,力争做到译文既保留原文的习语韵味,又能通顺、畅达地表达原意。

参考文献

[1]陈柏松.英汉习语概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

[2]罗斯.习语翻译法[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78.

汉英翻译论文篇5

关键词:汉英文化差异 功能翻译理论 西湖景点

一、引言

旅游文本英译原则是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重点,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因此,译者需要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进行恰当的文化信息处理,体现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针对目前的旅游翻译发展现状,本文尝试从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从文化差异着手,研究西湖景点汉英旅游翻译。

二、旅游景点翻译的研究现状及功能翻译理论

(一)旅游景点翻译与文化

旅游翻译是连接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纽带。目前由于中西方文化、历史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国内外旅游资料的翻译效果不尽如人意。只有既考虑到外国文化又不失中国文化特色的合理翻译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功能翻译理论

诺德认为:“功能主义,指的是功能或者是文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研究。”它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此外还有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类型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1.德国功能学派及目的论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是当今世界译坛上的重要学派之一。代表人物有凯瑟琳娜·赖斯(Reiss)、费米尔(Vermeer),以及曼塔利(Manttari)和诺德(Christiane Nord)。其中费米尔提出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是功能翻译学派的核心。目的论认为翻译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在译者的作用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是有意识的互动活动。

2.文本功能分类说

纽马克将文本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并指出“信息型文本”的核心是信息的真实性,“呼唤型文本”的核心是读者层。在翻译后两类文本时,译者应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注重信息的传递效果。为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译文,译者可以改进原文,重组原文的语言结构,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

3.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奈达是功能对等理论的创始人。奈达认为“翻译是在目的语中,首先从意义上、其次从风格上复制出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等值体,再现原语的信息(Nida& Taber,2004:12)。”奈达认为在翻译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对等: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所谓动态对等翻译是指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他的翻译理论“以目的语和目的文化为归依,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郭建中,2000)

三、从英汉文化差异着手分析西湖景点的英译

(一)旅游翻译中的汉英文化差异

语言的翻译不仅是语符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互相沟通。译文在译入语语境中能够实现交际功能是翻译的关键之所在。但是,目前汉英旅游翻译中仍然存在大量问题。译者的语言功底在翻译过程中尤为重要——这是不置可否的。然而,造成旅游翻译中错译、误译的不断出现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即汉英文化差异。

(二)汉英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

景点名称是一类特殊的地名,它们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信息。汉英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典故方面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多数景点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文化典故都蕴涵丰富的内涵,这无疑给景点翻译造成了障碍。

2.习俗文化方面

习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习俗必然给与人们密切相关的旅游景点打上深深烙印。汉英习俗文化的差异也必然给景点翻译造成一定的障碍。

3.审美文化方面

审美文化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美和享受美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中西方审美文化的差异本质原因在于中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注重逻辑、条理,这体现在文字上便是结构严谨、思维缜密;而汉民族则强调通盘考虑,在文字上的体现则为注重诗情画意、主观色彩浓厚。两者在行文方面大相径庭,这就要求译者在旅游景点翻译中兼顾两者,切不可顾此失彼。

(三)功能翻译理论在西湖景点翻译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通过功能翻译理论对有代表性的西湖景点翻译进行分析,并希望通过分析提出西湖景点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依据的是目的论,辅之以文本功能分类说和功能对等论。

目的论主要有三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与忠诚原则。从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说得知旅游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翻译时要考虑译文的效果,译者必须尽量用译文读者熟悉的语言形式去获取译文预期的效果。而奈达的对等功能理论则要求注重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译者可以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可以对原文进行适当调整,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与可接受性。

本族语与目的语在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上存在着天壤之别,在做旅游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能忽略两种语言在旅游文本中的特点。以下仅举有代表性的西湖景点英译,从功能翻译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

1.直译——“龙井问茶”

所谓直译就是以字译字。如果在英语中能找到相应的词而不影响目标语的读者理解,可以采用直译。

“龙井问茶”是新西湖十景中的一景,现在比较一致的译法为“Enjoy Tea at the Dragon Well”。倘若将译文再译为中文则变成了“龙井品茶”,这与“龙井问茶”所表达的效果相差甚远。“龙井问茶”的翻译中“问”字是关键。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茶文化,那“问”字的深远意义就可想而知,它不单单指“品茶”或“赏茶”,此处的“问茶”还暗含着“了解中国的茶文化”。根据目的论以及功能对等理论的相关原则,对于“龙井问茶”采取直译的翻译策略,即将其翻译为“Experiencing Tea Culture at Dragon Well”。根据文本类型分类说,旅游翻译属于“呼唤型文本”,它对游客有引导作用。因此将其翻译为“Experiencing Tea Culture at Dragon Well”将会激起游客的好奇心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及茶文化的传播。

2.直译+增补——“柳浪闻莺”

增补是翻译时在译文中多增加一些不直接出现在原文本的内容,使译文形象生动,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并更有效地传达原文所表达的思想。

“柳浪闻莺”是西湖旧十景中一景,此处有两个鲜明特色:一是以西湖为景,层次分明;二是自然景色以柳树为主。每当阳春三月,万条柳丝迎风飞扬,犹如碧翠翻腾;烟柳层层,传来莺啼声声。试着想象这样的画面,画面中的杨柳必然是随风而动,并伴有鸣声阵阵。但是现在市面上的英译版本是“Orioles singing in the willows”,虽然译文中提及莺啼声声,也有提及杨柳,但是透过这个译文我们看到的是相对静态的画面,而杨柳随风婆娑、层层叠叠的动感却毫无踪影。笔者认为应将杨柳拟人化才能更好地表达这生动的画面,故可将其改为“Orioles singing in the Waving Willows”。

3.直译+注解——“虎跑梦泉”

“虎跑梦泉”来源于“虎跑泉”,而对其中的“跑”字很多人都会念为上声,与英文中的“Running”相呼应,于是便有了“Tiger Running Spring”之说。殊不知,此处“跑”字为阳平,有“兽用爪刨土”之义。虎跑之名,因梦泉而来。相传唐代高僧性空住在大慈山定慧禅寺内,后因缺水准备迁走。忽然夜里神仙相告:“南岳衡山有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日间果见两虎跑翠岩做穴,壁涌出泉水,虎跑梦泉由此得名。现有的译文是“Dreaming of Tiger Spring at Hupao Valley”。笔者认为,将“虎跑”直接音译对外国游客而言是毫无意义的,它仅仅是一些符号的堆积。故通过注解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将其翻译为:“Dreaming of Tiger Spring(The spring was clawed by two tigers)”,这样在中英文的意义传达及读者反应方面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也正符合了功能翻译理论的相关原理。

4.音译+注解——“雷峰夕照”

音译是地名翻译中常用的一种策略,主要原因在于语际翻译中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在目标语中很难找到与源语所表达的意境完全相同的词汇。

其实在西湖景区有很多的景点都采用了这种“音译+注解”的方法。一些蕴涵文化背景的词汇无法通过直译或者别的方法得到传达,译者只能通过音译并对其进行解释的方法来翻译。“雷峰夕照”便是其中一个例子,它的主要景点是雷峰塔。雷峰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相传它是五代十国时吴越王因黄妃得子而建的。而在我国存在与“雷峰”同音的人民公仆——雷锋。或许外国游客对这位伟大同志的了解会多于对“雷峰塔”的了解。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采取音译的翻译策略,更要对其做一定的解释,否则会引起文化传播的偏差。故笔者在“雷峰夕照”现有翻译的基础做了一些整改,“Leifeng Pagoda in Evening Glow(Leifeng Pagoda is not built because of Comrade Leifeng)”。

5.音译+增补+注解——“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是旧西湖十景之一,此景在历史上多被排在西湖十景之首,可见其翻译意义之重大。“苏堤”得名于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坡。坡到杭州任知州时,见西湖草长水涸,便上书皇帝要求疏浚,集民工开挖被淤之西湖,并将挖出的淤泥用于造堤,也就是现在的苏堤。倘若我们仅将其译为“Su Causeway”,或许外国游客会有所迷惘,“Su”的意义何在?“苏堤春晓”现有的翻译是“Spring Dawn at Su Causeway”。笔者认为应在“Su”前增加“Scholar”,一则明确了此处的“Su”是一个形式,二则明确了此人是一位学者。而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应该对“Scholar Su”进行相应的解释,这样才能在文化传达与读者反应方面都得到较好的效果。故将翻译改为:“Spring Dawn at Scholar Su’s Causeway(Scholar Su is a famous poet whose name is Su Dongpo)”。

6.意译+改译——“断桥残雪”

改译是指由于文化差异,将可能引起错误引导的词汇换成其他词汇。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上存在的差异,倘若将中文直接翻译成对应的英文,很有可能会引起偏差,甚至会导致意境的完全偏失。

“断桥残雪”现有的翻译有“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Melting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或“Lingering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等等。虽然这些翻译有细微的差别,但都使用了“Broken”一词。而“Broken”一词本身含有残、破之意。而“断桥”虽名为“断桥”却是完整的,并非一座残破之桥。这样的翻译自然会令外国游客心生疑虑,“Broken”的桥为何又是完整无缺的?而对于中国人或了解中国文化的人而言,对“断桥”却有另外一番见解。以人蛇至死不渝的爱情为题材的《白蛇传》可谓是家喻户晓,“断桥相会”又是其精彩的一幕。这又给“断桥”增添了一份文化之美。由于“断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英语文化中找一个能与汉语中“断桥”相近似的词确实很难。故笔者认为可对其进行改译,由于断桥上发生了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因此将“断桥”译为“Loving Bridge”也未尝不可。

旅游翻译一般应遵照“音译为主,适当意译,照顾通译”的地名翻译原则。如果采用普通地名单一的音译方法,必然不能达到传递等值信息的翻译目的。如果只用音译,对国外读者来说只能是一堆符号,此时可以采用注解的方式来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而意译则描绘了景点的自然景观和地貌特征,向国外友人传递了近似于源文传递给中国游客的文化信息。

四、结语

本文以汉英文化差异为依托,试图通过功能翻译理论对汉英景点翻译进行分析,并指出西湖景点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景点翻译势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所言:翻译绝不是字符之间的简单替换,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更是一种文化交流。中文旅游景点英译要实现原文的特定功能,需考虑旅游文本中汉英文化的差异,照顾读者的接受能力;从文本特点、读者接受和文化背景三个方面考虑,应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根据功能翻译理论,译者在做旅游景点翻译时应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读者接受为重点。所谓以中国文化为取向就是要尽量保留中国文化信息,激发人们的旅游兴趣;所谓以译文读者接受为重点,就是要充分考虑西方游客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译文的可读性和读者的接受效果出发,对某些信息进行调整,而不必拘泥于原文。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and 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4]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5]陈刚.导游翻译中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J].中国翻译,1987,

(3).

[6]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7]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10.

[8]陆国飞.旅游景点汉语介绍英译的功能观[J].外语教学,2006,

(5).

汉英翻译论文篇6

关键词: 文化语境 顺应论 英汉谚语翻译策略

1.引言

谚语是人们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是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谚语大多形象生动、妙趣横生,且寓意深刻,蕴含着浓厚的文化色彩和丰富的民族内涵。英汉谚语各自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的内涵,蕴含大量的文化信息。由于谚语体现了典型的本土文化,所以要想恰当地理解并翻译英语谚语无疑需要研究其文化背景知识。翻译家奈达(Nida)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任何语言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背景存在,翻译不仅和语言有关,还和文化背景有关。从本质上讲,翻译是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恰如其分地翻译谚语对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文化语境顺应论对谚语翻译的指导作用,有利于译者提高英汉谚语的互译水平,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2.文化语境顺应论与翻译

2.1文化语境

语境就是语言的使用环境。文化语境,是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相传、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众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对属于该集体的成员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二是社会规范,指一个社会对言语交际活动作出的各种规定和限制。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文化的多样性表明了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意义随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文化与意义相互依存的关系明确了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换言之,翻译实际上要受文化的制约,翻译的过程是文化的移植过程。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在译入语文化中最大限度地再现谚语的源语文化形象,寻找中西文化形象转换的途径,达到谚语翻译的目的,是谚语翻译的关键所在。

2.2顺应论

1999年,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Verschueren)在他的新著《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了顺应理论(Theory of Adaptation),他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其中,顺应性指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际的需要。根据维索尔伦的理论,顺应包括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四个部分。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为理解和诠释语言的使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语言的顺应要依赖环境,故语境的顺应关系是语言顺应的重要环节,语境关系顺应强调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要与语境顺应,顺应语言不仅是语言成分和语境因素相互适应的双向、动态过程,而且是语言使用者策略性的选择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文化语境与翻译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翻译必须从文化语境入手,顺应原语言的文化语境,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笔者拟以谚语的翻译为例,探讨文化语境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3.文化语境顺应论在谚语翻译中的应用

文化在谚语翻译中的重要性让我们不可等闲视之,在处理文化因素的问题上,翻译界主要有两种观点,即以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Venuti)为代表的异化派,和以当代翻译理论家奈达为代表的归化派。前者是以民族主义为中心,把国外的价值观规划到目的与文化之中,把原文作者请回家来;后者则离经叛道地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表现出来,把读者送到外国去。韦努蒂主要是保留外文的句式结构和表达方式,较少考虑目标受众的阅读习惯和理解方式。奈达提出“动态对等”,是要做到完全自然地表达,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简言之,异化提倡译文应尽量去适应、照顾源语的外化及遣词用字的习惯,而归化则恰恰相反,主张译文应尽量适应、照顾目的语的文化习惯,为读者着想,替读者清除语言文化障碍。

3.1文化语境顺应与谚语的归化翻译

奈达(2000)认为,世界的语言和文化相似之处占90%,不同之处只有10%。因而我们在翻译时就可以在源语和目的语中找到相似甚至相同的表达方式,这就是跨文化交际中采用归化法的客观依据。异化是谚语翻译的主要策略,英汉谚语毕竟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些谚语所用的比喻或表达方式对目的语读者来说比较陌生,在翻译时如果将它们作异化处理,就会使读者产生困惑和不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归化译法抓住谚语内容和喻义这一重点,以改变谚语的语言形式和形象为代价,最大限度地顺应原文的文化语境,抓住源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灵活传达喻义,使读者能把握和欣赏原谚语的意义。

由于人类社会的共性,英汉语中有不少谚语虽使用的形象比喻不同,但表达的含意却相似甚至完全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异化处理后的译文比较生硬、拗口,也可采用归化翻译,舍弃或改变原谚语的形象和比喻,套用内涵相似的目的语谚语,这样使译文忠实流畅,也符合谚语简洁明快的特点。如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渔业十分发达,习语往往与航海、捕鱼有关。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则应该归化翻译为:挥金如土。因为传统中国以农耕为主,农耕业发达,习语很多都与土地有关。在中国,龙被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伟大的力量,而在西方,龙则被视为怪兽,能制造灾难危害人类。所以汉语中“望子成龙”的翻译应该避免出现龙,最好意译为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这样的翻译在中国读者看来,既顺应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又考虑到读者的传统文化背景。

又如:

It is an ill bird that fouls its own nest.(家丑不可外扬。)

Every man has fool in his sleeve.(人人都有糊涂时。)

God’s mill grinds slow but sure.(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些谚语的翻译,如果作异化处理,目的语读者很难理解其含义,甚至会觉得不知所云,而采用归化翻译法,替换了形象,兼顾了英汉语的不同文化特征,做到了对两种语言的文化顺应,且形象易懂,其喻意也一目了然。

3.2文化语境顺应与谚语的异化翻译

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是谚语的主要特征,因此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化的基础上,在不引起错误理解和联想的前提下,谚语的翻译应该以异化为主。这样的翻译既保留了原谚语中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新颖独特的表现手法,保留原谚语的韵味,又使目的语读者领略到异国文化的风姿,同时也丰富了目的语谚语。例如谚语“Among the blind,the one-eyed man is king.”。我们可以借用汉语中所熟悉的形象比喻,运用归化翻译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但如果保留原谚语中的比喻形象与文化色彩,则可通过异化将它翻译为:盲人国里,独眼称王。这样的异化既不妨碍我们理解其含义,又顺应了原谚语的文化语境,保持了谚语的“原汁原味”,顺应了翻译意义与读者的心理,使源语与译语完美统一,让我们觉得形象生动,说法新颖,表达独特。再如: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永远别教鱼游泳。)

Don’t cross the bridge until you come to it.(没有到桥头,不要忙过桥。)

异化的翻译更富有鲜明的形象和文化色彩,也能为人们理解和接受,并且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许多谚语都可以通过异化翻译,使目的语读者既领会了其含义,又领略了其文化。尤其是一些带有明显民族色彩的谚语,如与宗教或与文化历史有关的谚语,在翻译时也多用异化的翻译法。

3.3归化和异化的结合是顺应文化语境的关键

服务对象和出发点不同是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差异所在。具体来讲,归化是以目的语读者为服务对象,以译入语为出发点,重视读者的理解,讲求译文的自然流畅;异化是以作者为服务对象,以源语为出发点,重视源语的移植,使读者感受到异国文化,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然而,归化和异化却是一对矛盾体,翻译时将两种技巧巧妙结合运用,则可以使语义更加清晰易懂。

例如:It would be rather like a dog in the manager to keep to yourself a whole lot of material that you have no intention of using.(你又占着大批材料不让别人用,真是狗占马槽太自私了。)

译文中的“狗占马槽”就是典型的异化翻译方式,既展现了英语习语的内容也有了洋味;而“太自私”又是归化翻译法的方式,这样就同时顺应了两种语言的文化语境,属于归化与异化的整合。

3.4适量增译加注最大限度地顺应源语文化语境

由于文化差异性的普遍存在,很多情况下源语的喻意得不到有效表达,甚至会产生歧义,这时就可以使用适量加注的方法来解决,通过简短的解释性词语准确传达原文的修辞效果,顺应源语文化语境所表达的内涵。如英语谚语put new wine in old bottle译为“在旧皮囊里装新酒,把不相融的东西放在一起”,因为西方古代盛酒的容器是兽皮制成的,装过酒的旧皮囊已膨胀,再装新酒就会破裂,表明旧形式不能适应新内容。汉语谚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翻译成: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surpass Zhuge Liang.对于不了解诸葛亮在中国文化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的外国读者来说,这句话必然造成意义的隐晦不清和理解上的困难。而单纯直译可能导致误解时,可以使用直译加注信息补充的方法进行处理。如上例译文中,如果加上Zhuge Liang:a statesman and strategist in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220―265) who become a symbol of resourcefulness and wisdom in Chinese culture.其实际效果就会好得多,读者也就能真正理解该谚语的文化意义和语用意义。

4.结语

语境是所有翻译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在不同意识程度上、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要根据不同的语境作出动态的顺应。文化语境是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在英汉谚语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必须克服不同文化语境带来的影响,主动顺应不同的文化和语境,才能更好地体现谚语的语言文化特点,恰到好处地运用增译加注的翻译方法,以及归化和异化策略,从而使两种不同语言的使用者更有效地交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Jef 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99.

[2]Nida,Eugene.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3]包晓泉.英汉谚语的特色与翻译[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5).

[4]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5]荣玉.顺应理论对翻译研究的解释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7).

[6]阳兰梅.文化语境顺应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现代语文,2007,(12).

汉英翻译论文篇7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公司简介的语言特点,根据Peter Newmark的观点提出了公司简介翻译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自营进出口企业的公司简介翻译案例探讨了原则的有效运用。 【论文关键词】 公司简介 Peter Newmark 对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来说,公司简介英译的好坏可能会决定公司是否能获得订单,留住客户。然而由于译者水平,译文中因为没有遵循一定翻译原则而造成的误译、不当翻译处处可见,严重地影响了译文的效果。关于公司简介英译的研究很少,徐芳芳等(2005)概要分析了公司简介英语译文中误译、欠额翻译、文化错误、语法错误及逻辑问题等常见的问题,本研究借用Peter Newmark关于不同功能语言的翻译论断分析了公司简介的语言功能特点及其翻译原则,并结合自营进出口公司的公司简介翻译案例探讨了原则的有效运用。 一、公司简介的功能和内容 根据Peter Newmark关于语言功能的分析,公司简介主要有两种功能:一是提供公司信息,二是宣传公司,引起注意,呼吁合作。从第一种功能上看,公司简介应使用具信息功能的语言,应使用具有简洁性、逻辑性、紧凑性和客观性特点的科技英语,词汇上会出现专业词汇,语法上则多用一般现在时态和被动语态(张虎,2002);而从第二个层面上看,公司简介也会采用一些具呼唤功能(Vocative)的语言,如“我们将继续领导操作仪表的潮流并挑战未来!”等。 从内容上看,公司简介包括1)公司背景;2)服务或产品;3)公司结构;4)经营范围;5)近期重大发展;6)合作邀请。前5项多采用信息功能语言,但也不乏自我宣传色彩,第6项则都使用呼唤功能语言。在营销传播意义上,公司简介是一种公关宣传手段,现代营销的核心是以顾客为中心(Kotler, 2004), 公司简介的读者对象为目标受众(Target audience), 因此其语言应充分考虑受众特点,根据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来组织语言。 二、Peter Newmark关于不同功能语言的翻译理论 Peter Newmark(1982)对不同功能语言(Expressive, Informative, Vocative)的翻译进行了分析,列出了这三种功能语言的典型例子,翻译理想风格(‘Ideal’style),翻译侧重点(Text emphasis),翻译聚焦点(Focus),翻译方法(Method),翻译单位(Unit of translation), 语言形式(Type of language), 翻译中意义流失(Losses of meaning), 新词新意使用(New words and meanings),应保留的关键词(Keywords(retain)),对不常见比喻的处理(Usual metaphors),译文相对原文的长度(Length in relation to original)。 三、自营进出口企业公司简介翻译的原则和案例分析 一家自营进出口企业的公司简介如下: A公司正式成立于1995年6月20日,于1997年4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公司立足于信息、能源环境两大产业,产品质量一流,国内外畅销,为行业龙头企业。A公司人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大力弘扬“承担、探索、超越、责任与价值等同”的企业文化理念,公司入选“中国科技100强”,还历年被评为“守信企业”、“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竭诚欢迎国内外新老客商咨询联系。 结合Peter Newmark的分析,公司简介翻译时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在本案例中的应用如下: 1.理想风格。 介绍公司基本情况时应客观简练,合作邀请采用说服性语言,但总体语言应平实,用语应具体,以事实为主。文章里中文华丽词藻应转化为平实的语言译出,如“鸣锣上市”,可简单处理为“go IPO”;“四大本部”:four divisions;“大力弘扬......文化”:It has developed its own corporate culture。 2.译文侧重点和翻译聚焦点。 译文侧重点应为目标语,针对目标受众而组织翻译;翻译聚焦点应为读者,以顾客为中心,可用 “you”指代可能的受众(potential audience)。自营进出口企业的公司简介目标受众为国际客户,语言组织上应充分考虑他们的特点,对一些反映文化差异的文字应采用 归化的方法,避免因文化缺失而造成的语义模糊和误解。大多中国企业简介中喜欢使用口号式名词,如此处“多年来A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大力弘扬“承担、探索、超越,忠诚和责任与价值等同”的企业文化理念”,处理时应平实反映其含义:A has taken it as its own mission to rejuvenate China by developing science and education for years and has fostered its own corporate culture: undertaking responsibilities, exploring possibilities, striving for excellence, creating value by building loyalty and accountability。关于“中国科技100强”、“守信企业”、“中国电子信息百强”等应采用增译法,翻译为:China Top 100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Credible Corporate、China Top 100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terprises。 3.翻译方法和语言形式。 翻译方法应为功能对等,主要陈述事实、提供信息;语言形式应为事实型,迎合国外客户喜欢语言平实,客观介绍,注重信息的特点;同时由于公司简介的阅读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专业人士,作为公关宣传媒介,受众是大众,所以语言应尽量简单,有亲和力,接近口语,英语国家公司简介大多有这样的特点;而中国公司简介英译口号较多,如“产品质量一流,自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如果翻译为“Our products are first-rate and are very popular both home and abroad”往往会让国外读者产生反感。他们不太接受国内一些宣传材料中那些文体夸张、带有笼统、抽象的套话,辞藻华丽。如上文“first-rate quality”,若用获得国内同类产品权威机构认证的证书来表示即可达到想要宣传的效果,此外所谓的“ very popular both home and abroad”还不如用一些具体的国家和地名来描述自己产品的销售范围。 4.意义流失或取舍。 在这点上,应考虑文化差异问题,根据文化差异进行取舍。如“龙头企业”,西方人心目中“dragon”是个令人生畏的怪兽,形象凶恶,与汉文化中龙的形象相冲突;另外外国人不了解耍龙灯,当然也就无法知晓龙头的作用(丁衡祁,2002)。翻译时采用英文读者所熟知的火车头和旗舰作比喻的归化译法,译为“locomotive”或“flagship”,或者译为“market leader”,译文就明白易懂。

汉英翻译论文篇8

关键词:高职;英汉翻译与对比课程;模块化

长期以来,高职英汉翻译与对比课程课堂教学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由于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较好的学习习惯,长期的应试教育以及这些学生所得到的较低的评价也使他们对英语和汉语学习的兴趣磨灭殆尽;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于学生所能达到的英汉语翻译水平要求水涨船高,更加强调其实际运用能力。所以,针对教学对象的实际,如何建立学生英汉语翻译实践的自信,培养他们在不同语境下对英汉语转换和翻译的运用能力,已经成为我们高职英汉翻译与对比课程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英汉翻译与对比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英汉语言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旨在揭示英汉语言的相似和差异,以寻求可用于外语教学与英汉互译等实际问题的原理。具体表现为,通过英汉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篇等诸方面的对比研究,对外语教学经验从理论上做出解释,为英汉互译方法和技巧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同时通过讲授翻译技巧和提供大量的翻译练习,将理论付诸实践。

一、高职英汉翻译与对比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

确定高职英汉翻译与对比课程的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借助词典将中等及偏下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和对外交往中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格式较为恰当。在翻译生词不超过总词数5%的实用文字材料时,笔译速度每小时250个英语词。

在确定总目标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细化:

1.职业素质培养目标

通过课堂学习与训练以及实训,提高学生实际语言翻译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翻译技巧,具有一定的英汉翻译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职业知识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并掌握翻译的基本概念、标准、过程、基本方法和英汉互译的9种常用技巧及英汉翻译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一步了解并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处,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

3.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在词汇与语法两个层面上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能对比讨论英汉互译的9种常用技巧和英汉翻译的基本方法,能自觉地预防和排除母语的负面影响,自我调整,翻译表达得体,能较为透彻地理解英文商务信函的基本常识与翻译方法。

4.职业情感培养目标

学习本课程能使学生认识到掌握好一定的翻译技巧和了解英汉语言的差异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性,并能有意识地提高英汉翻译能力。同时让学生获得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其在今后工作岗位中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5.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目标

本课程将把职业资格证书(如二级、三级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等)纳入教学计划,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进行衔接,强化学生翻译技能训练,使得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翻译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二、高职英汉翻译与对比课程的模块化设计

根据英汉翻译与对比课程的教学目标,对英汉翻译与对比课程进行模块化和项目化归类,并确定各个模块名称、授课时数、知识点、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实训项目和实训成果,如表一、二所示:

总之,英汉翻译与对比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后,通过各种文体的词汇、固定短语、语句、段落的翻译实践,运用翻译基础理论,训练学生在词义、词序、语法形式、修辞手法、文化背景等方面对比英汉两种语言,掌握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将学到的翻译知识自觉地用于翻译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从事英汉互译的能力。遵循《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到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轻翻译理论讲授,着重培养学生翻译实际技能技巧。根据这个原则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并确立各个模块的内容、授课时数、知识点、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实训项目和实训成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卫霞.高职院校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报,2007.

[2]王慧君.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育,2004(25).

[3]课题组.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专业模块化动态课程体系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08.

上一篇:生产实习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水文地质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