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胺碘酮和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21 04:12:37

口服胺碘酮和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胺碘酮配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3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58例为治疗组,采用口服胺碘酮配合稳心颗粒治疗,其余4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胺碘酮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月内心电图情况进行观察,对疗效于副反应有关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总有效率为9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7%。结论:胺碘酮与稳心颗粒配合让患者口服,可以有效改变心律病症,不良反应少,效果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胺碘酮;稳心颗粒;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类疾病并发症,在各个年龄段人群中皆有发生。该病同时在健康人或神经功能紊乱患者中也有发现。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该病可以导致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晕厥、猝死等严重后果,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大多数药物效果均不够良好,尤其是不少药物容易导致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因而难以推广应用。所以,积极主动寻求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药物,对于治疗该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院积极探索,采用口服胺碘酮配合稳心颗粒对该类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胺碘酮禁忌患者进行排除后,在本科室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上述患者中选择103例。年龄均为25~75岁,平均年龄53.5岁。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分为两组。其中58例为治疗组,男29例,女29例;其余45例患者组成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20例。两组患者的上述数据构成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在服用稳心颗粒同时,配合胺碘酮:稳心颗粒每次9g,每日3次;胺碘酮0.2g,每日1次,维持治疗1月。每周按时检测心电图、肝功、肾功,同时在治疗前后检查患者的电解质、胸片及甲状腺功能。对照组患者仅服用胺碘酮:每次0.2g,每日2次,继续维持 1月;两组患者保持基本一致的护理方式和饮食习惯。

1.3疗效评价 所有患者均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进行评价[1][2][3]。显效[4]:患者临床症状(如心跳加速、心悸、气短等)消失或得到明显缓解;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超过60%,早搏明显下降;无效:症状没有减轻或者反而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随访 患者治疗后随即开展随访,时间为6个月~1年,主要观察患者康复情况,对患者有关生活及饮食进行指导帮助,注意收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对获取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5统计学方法[5] 对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当P

2结果

3讨论

心率失常是一种常见疾病,健康人中也有部分存在。一般情况下,该病均由于异常激动、心脏异常传导以及二者兼具所导致。该病的主要表现为器质性心脏病以及心力衰竭等。在临床治疗上,目前广泛应用的药物效果均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副作用较大,不利于患者康复。因此,积极探索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我院采用口服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和单纯使用胺碘酮药物组相比,得到了较高的总有效率,患满意度高,患者反映好。

究其药理作用,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稳心颗粒作为一种中药制剂,由主要成分是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中草药[6][7][8]。大量药理研究表明,稳心颗粒兼具上述中草药主要优势为一体,对人体具有重要的滋补和维护作用,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血脉畅通,增加血液流速,稳定心率,缓解心脏病变。

究其作用机制,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稳心颗粒的具体作用,可以促使心肌细胞膜中钾离子加快外流,同时还可以有效抑制纳离子的内流。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膜抑制效果,可以有效延长电位时间,因此对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稳心颗粒效果好,相对稳定,患者耐受好,没有发现导致病情加重的确切证据。研究资料同时表明,该药安全方便,没有毒副作用,可以有效治疗心律失常。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对于治疗心里不齐具有一定作用,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组织的动作电位,也可以抑制钠离子内流,增加治疗效果。但是,胺碘酮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其使用剂量必须受到杨控制。本研究所用剂量较小,,副反应得以阻止。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口服胺碘酮并配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4.8%,显著高于单服胺碘酮患者组的总有效率86.7%。且副反应发生率更低,仅有5例(8.62%)患者发生副反应,显著低于后者的14例(31.11%)。同时,患者的,满意度对比明显,前者为50例(86.2%),显著低于后者的25例(55.6%)。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玉秋.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0):1 688-1 689.

[2]郝世英,步长稳心颗粒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2011,31(6):39-40.

[3]郭观华,柯伟良,郑云龙,等.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1,22(24):2246-2248.

[4]刘宇.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用治疗老年心律失常50例[J].中国当代医药,2008,6(2):232.

[5]赵向东.步长稳心颗粒对干扰索引起的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甘肃医药,2011,30(9):542-543.

[6]易志强,刘传垠.稳心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2):248-250.

[7]周立宏.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6(14):140-142.

[8]罗敏,胺碘酮在心律失常应用临床分析100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5):51.

上一篇: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下一篇:足不出“沪”也逛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