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地区新农村规划交通用地布局探析

时间:2022-10-21 03:31:32

【前言】丘陵地区新农村规划交通用地布局探析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丘陵地区由于村庄规模较小,因此道路结构往往较为简单。如龙泉市规划到2020年有自然村288个,占地1459.75公顷 ,平均每个自然村面积为5.07公顷。多数村庄的道路系统由1-3条主干道和一些支路组成,结构层次简单。根据内部道路的功能可将其划分为干道-支路-步行小路三级...

丘陵地区新农村规划交通用地布局探析

摘要:山地丘陵地区新农村规划中,由于受到地形和现状布局的限制,交通用地规划与城镇型居民点和平原地区农村布局有较大区别。本文针丘陵地区农村交通的特点,结合生产生活与景观的需要,阐述丘陵地区新农村规划中交通用地布局的要点和布局模式,为农村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提供科学可靠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山地农村 村镇建设 交通规划

村庄交通用地主要由对外交通道路、车行道路、步行道路、停车场和村落出入口组成,本文着重研究村庄内部交通用地的规划。

一、丘陵地区农村交通的特点

1. 简单的道路系统

丘陵地区由于村庄规模较小,因此道路结构往往较为简单。如龙泉市规划到2020年有自然村288个,占地1459.75公顷 ,平均每个自然村面积为5.07公顷。多数村庄的道路系统由1-3条主干道和一些支路组成,结构层次简单。根据内部道路的功能可将其划分为干道-支路-步行小路三级结构。

2. 多用途的道路职能

由于农村居民点公共设施用地比例低,因此道路用地往往成为多种功能用地的复合体,在农村的生产生活中,常常兼有晾晒,小型集会,休憩的功能。

3. 适应地形的道路走向

影响丘陵地区村庄规划的的因素很多,其中地形的影响最大。由于地形少有平地,因此丘陵地区村庄规划不可能像平原地区一样以网格形式布局,而较多的与地形相结合,以自由式道路系统为主。

4. 立体化的交通设计

与平原地区交通设计不同,要实现丘陵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除了考虑水平位移之外,还要考虑竖直方向的位移,使得交通呈现立体化的特点。立体化的交通使得在设计布局上会有许多的限制和技术难题,如走向的选择,坡度问题,生态问题。但是同时立体化设计也有其优点,比如营造分流的立体交通,形成独特的山地景观风貌,这是平原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二 丘陵地区农村交通规划设计的要点

1.结合产业规划的物流场地

传统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中,很少考虑到物流场地的布局,一般只安排车站码头用地,这也使得存在很多农村农产品无法运出,与低价值生产的问题。但是随着生态农业的兴起,在未来的日子里,山地农业由于其生态完整性强与生物的多样性,使得该产业的发展会步入一个上升阶段。

考虑到农业物流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农村物流场所的布置可考虑与晾晒,停车等场所共用。

2. 充分考虑建筑物布局和管线铺设

由于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因此在建筑设计上也应充分利用地形。常见的山地建筑形态有簇群式,吊脚式、挑台式、退台式、窑洞式。

山地丘陵地区经济落后,现状很多村庄都存在排水不畅、无暗沟等情况,有的甚至连明沟也没有,一遇大雨,雨水、脏水满地流, 既影响美观又传播疾病。尽管新房建成了,但生活仍处于“脏、乱、差”的环境。因此在道路布设的时候,应考虑路旁排水沟的布设,要有合理的坡度以便于排水。

3.合理确定路网的形式与密度

丘陵地区农村路网设计必须得充分考虑地形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对于主要干道和过境公路,应尽量做到宽敞平直,设置合适的道路平曲线半径,有利于机动车的行驶。一般应保证每户均能通达小型汽车。

因为村庄规模较小,村庄道路用地比例有限,村庄各建筑之间应保留合适的支路与步行小路的密度。密度过高则用地破碎,土地资源浪费,过低则需远路绕徙,给日常生活造成不必要麻烦。

4.以步行为主的内部交通组织形式

丘陵区域农村一般规模较小,内部交通多以步行与自行车的形式解决。在山地道路交通系统中要为步行交通创造方便,安全,舒适的条件。水平步行道与垂直梯道应相互结合,可以起到快捷方便而又达到良好空间联系的效果。

5.注重山地景观与村庄风貌的营造。

如村庄位于河流沿线,则尽量避免在沿河流的一侧布置村庄的主干道。

虽然现在各个村庄多数已经使用了自来水,但是村边的溪流仍然是很多村民洗涤与休憩的主要场所,如在居住地与河流之间布置交通干道会形成空间上的阻隔,且有安全隐患。

道路系统除供人行和车行之外,也是展现乡村风貌的重要场所。村庄边上的小路,溪流,悠闲的农人如果能和周围环境进行统一的考虑设计,组成和谐的滨水风格景观。

6.道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

丘陵地区农村常有台阶,护坡,溪涧,陡坎等复杂的自然与人工地形,如无防护措施,则常会有摔跤跌伤事故。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注意人性化处理,既要考虑机动车的行驶,更要考虑行人的安全,特别是考虑少年儿童与行动不便者。

如果村庄常有外来游客进出,则应在明显的地方设置提醒标志,在夜晚应有足够的灯光照明,以保证步行者的安全。

三 丘陵地区村庄路网布局形式

1.穿插式

道路穿插于农田之间,呈现网格分布,建筑沿着道路修建,容易形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农村形态。

2. 树式

以一条主干道接入,主干道一般沿着地形线布置,而两侧分别延伸,适用于形态狭长的村庄 ,主干道沿着地形线布置,一般坡度较平缓,而两侧或者一侧布置住宅的入口,充分利用挑脚式和退台式的建筑结构建造。

3. 环绕式

环形路网多用于已建成且有一定规模的村庄。并列的干支道路相连即可形成环形路网,环形路网方便通达和交通均衡。但是由于村庄交通流量不大,一般不需要交通分流,如外环道路较宽反会隔断村庄与自然的有机联系。

环绕式道路适用于规模较大,特别是保存较为完整古村落。由于内部交通需要保留,需要一个外环线来分担村庄的交通流量。

如村庄以绿心模式布局,环状的道路则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方案。

4. 串联式

适用于地形坡度起伏较大的区域,将落差较大的区域划分为基面不同的几个区块,区块之间以道路予以连接,区块内部可安排步行道路,以减少步行距离和时间。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城市规划与信息服务 下一篇:浅谈起重事故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