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传媒人才

时间:2022-10-21 02:59:51

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传媒人才

每年传媒学科毕业的大学生相当多的到不了传媒业界工作。业界需求过剩是原因之一,但在需求范围内业界也招收了不少其他学科的学生。是合理还是不合理?但不管如何,作为传媒教育界我们自身要反思的是:我们的传媒教育还有什么缺陷?我们的学生是否深受业界欢迎了?

特别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在“有限需求”的大环境下许多院校却依然瞄准传媒教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涉足传媒教育的院校已有660多家,出现有条件上没有条件也争着上的现象,而且还有继续扩大规模之势。

作为有志和有能力从事传媒教育的院校,一定要确立这种观念:业界对新闻人才的要求就是我们新闻教育培养的目标。那么,从业务的角度来看业界需要的是怎样的大学生呢?应该是三项创新能力兼备:具有适应新闻内容创新的过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新的视觉和方法洞察社会的能力:把握新闻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反思我们新闻教育的缺陷,可从拷问“三项能力”掌握的状况人手。

如何满足业界对“上手快。后劲又足”的人才需求

――强化三项创新能力,培育具有综合素质的通用人才

有的人谈到新闻学毕业生时,往往用“上手快。后劲不足”来概括,我不太主张笼而统之去评说,因为有相当多的新闻学毕业生是很不错的。但“上手快。后劲不足”的问题的确比较突出。早些年。我就碰到过这种情况。一位我认识的记者。进报社很快就上手,写的消息、通讯很规范。相反的一位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开始写稿时不是缺这个要素就缺那个要素,不规范。但一年多之后,却发现这位中文系的学生超过了那位新闻学毕业生。原因是这位记者中文功底好,一进中文系,老师就要求学生一年写100篇作文,强化写作能力。为了写好文章,又得读很多书。他来到报社后中文功底是过硬的,缺的只是新闻的基础知识,而这些基础知识目前仍比较浅薄。只要花点时间比较快就弄通了。一旦掌握了新闻规律很快就上手了,加上中文基础的强势,后劲就激发出来了。

相反的。同来的新闻学的学生,如果没有强化中文基础训练,开始时虽然上手快。但时间一久后劲不足就显现出来了。当然,中文基础同样是可以补课的,但中文的硬功夫并非短时间内能掌握。在学校时就要把握好最好的时机。练好扎实的文字基本功。又比如学社会学的人,他可能有丰富的社会学知识,如果又有过硬的文字功夫。只要有志从事新闻工作,也许是搞新闻的好材料。我们新闻专业的学生,如果只是为了消极对应教学大纲的要求。应付考试拿个好成绩,不下苦功夫练好文字基本功和掌握较丰厚的知识,就有可能出现“上手快,后劲不足”的问题。同样,新闻学毕业的学生也有不少上手又快又有后劲,这与他们全面领悟了新闻人才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下功夫练好三项基本能力有关。

有的人也许会说,既然这样还要办新闻学专业干什么?我认为不是不要,相反地要强化。新闻学的教学科研水平整体要提高,增设从新闻单位实践中提升起来的创新理论课、更有厚度的课,要学得更深一些、更专一些、更系统一些,使学生具有“把握新闻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这是新闻学的优势。同时,对新闻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比例要调整,四年本科的学习毕竟课时是有限的。因此对课程课时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原有的教材要疏理,该删改的要删改,比较浅显的理论课可以合并,腾出一定的时间去强化另两个能力,也就是“具有适应新闻内容创新的过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新的视觉和方法洞察社会的能力”。

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在各报都开辟“报料热线”的情况下。独家新闻越来越少,新闻的竞争常常体现在问题切入的角度和文章的品位。从过去的只是把事实报道出来,变成传播观点、理念、思想,以独特的视觉穿透力感悟影响读者。记者要从事实的披露者、信息的传递者,往社会分析员乃至引导社会变革的评论家的角色转变。

新闻采编人员要有很强的分析能力、策划能力。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仅仅靠新闻专业方面的课程是不够的,要扩大课程的基本面,增加社会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的课程。扩大学生知识视野。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根据三项基本能力的要求引导学生课余之后学习的走向。

从掌握知识来说,学生不能只接受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不能完全依赖网上知识。现在学生喜欢上网,很快接收到各类信息,这是好的一面。但光从网上接受知识是不够的,一定要花时间读书,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要下点功夫学经典著作,包括历史经典和现实经典。历史经典就是过去流传下来的有价值的著作。包括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现实经典主要是那些反映、解读社会现实问题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当前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新闻敏感及分析能力。有了三项基本能力,就会使业界在用人的过程中感受到新闻学毕业出来的人搞新闻就不一样,扩大对新闻学人才的需求。

如何适应业界对专家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营造自由成长环境,从通用人才中派生出特殊人才

为什么不少新闻单位只是招一部分学新闻的,还招中文学、哲学、法学、历史学甚至理工科的?有客观因素,也就是与媒体内容往多样化的发展有关,比如不少报纸有财经板块、法律板块、文艺板块、体育板块等,相应地招收了一些相关的人才。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还有与新闻教育缺乏“自由(自我)发展”环境有关。如果有一个良好的“自由(自我)发展”的环境。培养出来的是创新型和有良好的功底的人才,专业板块也是可以由新闻学毕业生担纲的。现在传媒的专业板块越来越多,如果新闻院校的毕业生成不了业界的主角,让可要可不要之势泛滥下去,将严重影响到整个新闻学科的社会价值实现。对新闻院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悲哀。

作为一个新闻单位,各种人才都是需要的。现在普遍认为复合型人才比较紧缺,另外就是专家型人才。有的专栏专版做得不专业,业界就从相应的专业中去挑人。虽有专业能力,但未必有新闻眼光,也未必能做得好。当然,也有些做得不错的。有的院校还考虑设立专门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比如专门培养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等等。这样做,会不会使学生的就业门路更小了呢?当年不缺这类人才的传媒单位就有可能不会去要这种专才,而且报社内部的采编人员经常是内部流动的。只是专才而不是通才也会影响报社对这类毕业生的选取。

对大多数新闻院校来说。设立专业类的新闻专业也是不容易做好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的质量无保证。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高中毕业考大学时并不成熟,盲目性较大。进了大学一段时间后才明白自己的兴奋点在哪里,才能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大学新闻理论教育应在培养具有三项基本能力的“通才”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志向自由(自我)发展成通用的记者、专业型乃至专家型的记者或是复合型人才。新闻通用人才都必须有三项基本能力,然后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和爱好兴趣进行选择,让其自由发展、自我发展。比如。有的学生有志成为财经记者。他可以选修经济理论,可以有意识到经济业界实习。总之,各有所好,各得其所。这样的学生,既可作通才来用也可作专才来用,就业面会更宽。

上一篇:论电台的品质 下一篇:“我要创业,肯定选择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