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时间:2022-10-21 02:50:30

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数学课上,我正在给学生讲授着应用题。我打开多媒体,“学校体育室需要添置一些足球。李老师带1000元,买了8个足球,每个98元,需要找回多少元?”这道应用题很快就出现在屏幕上。

在我的提示下,很多同学很快就找到了该题的等量关系,并列出了1000-98×8的算式。看到这里,我心里真的很高兴,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看,这节课的效果应该不错。

我请了一个平时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要他将自己所做的写在黑板上。该生很快在黑板上写下1000-98×8=216,并写出了“答:需要找回216元”。

我问大家:“这道题做得对吗?”

“对。”学生们回答。

我正要表扬这位学生,只见一双小手高高地举起。我一看,原来是调皮鬼罗重峰。我对他说:“罗重峰同学,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老师,我认为这道题做错了。”

“是吗?”

“是的。”

此时,教室里发出一阵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我挥了挥手,让大家安静下来,之后再问罗重峰:“那你告诉老师,你的答案是什么?”

“老师,我的答案是需要找回16元。”

“什么?16元……”教室里再次响起一阵议论声。此时我心里有些不快,平时小罗就爱捣乱,这一次他又是在搞恶作剧吗?我准备批评他,可看了一眼小罗的表情,这次真的不像是在故意捣乱。

“你能告诉我理由吗?”我说。

“老师,现在的人民币最大面值是100元,买足球花784元,你是交800元给收银员,还是交1000元给收银员呢?”

听完罗重峰的这番话,我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罗重峰接着说:“在现实生活中,买784元的东西,都只会拿800元钱付给收银员,因此收银员就找回16元。”

听到这里,我觉得有道理,便点了点头。但是在考试中如果把16元作为这个题目的答案,肯定是错了,此时我该怎么办呢?说“错了”,我就排斥学生的思考和个性;说“对了”,下一次考试时学生都这么答,那我们班的成绩就会相当糟糕。正在我为难的时候,下课铃声响了起来。我自作聪明地说:“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罗重峰同学所提的问题很好,它留给同学们课后去认真思考。”

那天,我被罗重峰提出的问题困扰着,晚上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按教育新理念来说,小罗的回答是一种创新性思维。一个十一二岁小学生的这一思维,不可能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那样惊天动地,其所表现的,只是超出了我们的经验范畴,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用经验中熟悉的眼光看待所有的行为方式,而对这种所谓的创新性思维,我们往往认识不清,还常常将其视为“怪异”而加以忽视,甚至加以扼杀。我庆幸自己没有否定小罗的回答。标准答案和考试分数与一个学生的创新思维相比,显得是那样暗淡无光。

事后,我终于明白了:在大讲课程改革的今天,由知识本位转变为“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应是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这样的人应该是全面协调自由而又充分发展的人,而且是有个性的人。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事事有自己的想法。

正是: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才能让你的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

上一篇:玉溪市:加强领导 多措并举 全力打好抗旱保教攻... 下一篇:新平县平掌小学多项举措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