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

时间:2022-10-21 02:10:59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

摘要: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是骨科常见的严重合并征之一,骨筋膜室内的肌肉、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如不及时治疗会迅速发展为肢体坏死或坏疽,严重者可并发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我科对20例患者严密观察,细心护理,及时治疗,杜绝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预防;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是骨科常见的严重合并征之一,骨筋膜室内的肌肉、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如不及时治疗会迅速发展为肢体坏死或坏疽,甚至危及生命[1]。我科对20例患者严密观察,细心护理,及时治疗,杜绝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3年11月,我科发生2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17~64岁,伤后24h 14例,48h 4例,72h 2例。

1.2影响因素

1.2.1骨筋膜室容积骤减 四肢损伤或骨折用绷带石膏或夹板固定,随患肢损伤水肿的发展,原来松紧合适的包扎变的过紧,而形成压迫。肢体长时间被压迫,骨筋膜室容积减小,压力增加,使小动脉关闭,组织灌注减少。

1.2.2骨筋膜室内容物的体积剧增 由于肢体严重挫伤、挤压伤、烧伤引起肌肉的严重损伤性水肿。静脉受压,毛细血管压上升,渗出增加。

1.2.3血液循环障碍 大血管受损伤,痉挛、梗阻、血栓形成。外伤出血,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等,造成组织的缺血-渗透-水肿。

1.2.4好发部位 骨筋膜室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等形成间隙。由于前臂、小腿特殊的解剖特点,此部位是骨筋膜室综合征好发部位。

1.3护理观察 骨筋膜室综合征为一发展性疾病,应密切观察,早期诊断。患者早期以局部症状为主,护理必须做到细致入微。

1.3.1对疼痛的正确判断 创伤后肢体出现持续性、进行性、不能缓解的剧烈疼痛,是骨筋膜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重要表现,要足够重视及时处理,不能未经详细检查而给予止痛药物掩盖病情[2]。

1.3.2指趾的观察 由于患肢的压力升高,其指、趾的功能降低,呈屈曲;甲床苍白或青紫。手指或足部湿冷,局部组织变硬,皮肤紧张、发亮。主动活动功能障碍,被动牵拉疼痛加重,末梢血液循环差,浅感觉减退皮肤苍白。

1.3.3末梢感觉及血运的变化 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感,早期出现受累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减退。要严密观察甲床及指(趾)端的血运情况,决不能依赖于远端动脉搏动存在[3]。

1.4预防

1.4.1药物疗法 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及脱水药物减轻肿胀。静脉滴注20%甘露醇125ml可间隔4~6h重复1次。也可用0.9%氯化钠250ml七叶皂苷钠5mg静滴,12h重复1次。并联用扩血管药物治疗,充分改善血液循环,有效防止肿胀,避免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

1.4.2局部湿冷敷 伤后48h用湿冷毛巾敷或湿毛巾上放冰袋冷敷。可降低毛细管通透性,减少渗出。防止过冷,导致不良反应,冷敷不能持续应间歇。超过48h,停止冷敷。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感觉、皮温,如肿胀继续加重,应停止冷敷。

1.4.3肢体抬高 协助患肢抬高15~20°,以利于静脉淋巴液回流。但抬高时间不可过长,防止供血不足,加重缺血,当肢端苍白时,说明肢体动脉供血不足,应平放肢体。

1.5护理

1.5.1心理护理 对伤后患肢疼痛剧烈,出现焦虑、烦躁,不知愈后的情况等。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主诉,承认患者的疼痛是真实的,同情患者的疾苦,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同时做好相应的处理,稳定患者的情绪。

1.5.2疼痛的护理 应严密观察疼痛的性质与特点,与创伤本身是否相符,有无进行性加重。在观察疼痛时应高度警惕,只有确诊后方可对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并迅速做好切开减压术的准备[4]。

1.5.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特别注意有无休克现象,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发热患者做好高热护理,因患肢局部切开减压后,一些坏死组织毒素进入血液后引起高热。观察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为调整输液量提供可靠依据。及时做监测肾功能衰竭、血尿常规检查,及早发现脏器功能改变。

1.5.4切开减压后的护理 患者取平卧位,伤肢制动。若伤肢持续性疼痛加重,出现张力性水泡,牵拉疼痛。远端动脉搏动弱,感觉麻木,皮肤青紫、苍白,应立即进行切开减压术。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同时注意患肢保暖。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以防交叉感染,清除创面淤血和假膜,并保持切口引流畅通,创口面用无菌纱覆盖。

2体会

筋膜室综合征发病时间短,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造成严重后果[5]。护理人员不仅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还要扎实地掌握骨筋膜室综合征得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等,对四肢损伤特别是前臂和小腿损伤患者更应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自觉认识和预防。加强护理观察进行动态监护,早期发现,及时进行有效的判断,及时切开减压,实施良好的护理,以争取最佳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蔡卫东,方煌,罗永湘.半甘露醇治疗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7):492.

[2]丁中华.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再认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534.

[3]王晓云,赵凤梅,宋振华,尤汉萍.骨筋膜室综合征60例护理体会[J].宁夏医学杂志,2011(5):476-477.

[4]张宝莲.筋膜间隙综合症的预防与护理[J].中医正骨,2002(9):61.

[5]唱荣艳,于颖.军事训练致筋膜间隙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 [J].护理杂志,2007(07B):73-74.编辑/申磊

上一篇:56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护理 下一篇:血塞通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