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源农业:河南有机蔬菜探路者

时间:2022-10-21 11:08:11

君源农业:河南有机蔬菜探路者

2月份,河南君和投资旗下君源有机农场正式通过欧盟有机认证,成为河南首家通过欧盟认证的有机蔬菜农场。在食品安全日益堪忧的今天,更高安全标准的有机食品产业已经日渐升温,任何一个新兴行业的先行者,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气和承担更多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信念和坚持。

与其说这是一次采访,不如说这是一次有机蔬菜的知识普及课。

见到君和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风雷,还未来得及提问,他就抛给我一个问题,你对有机蔬菜了解吗?

随后,他从柳传志投身现代农业,讲到现代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区别,又对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的概念一一解释。

犹如老师授课,不需要你的提问或者引导,只需要你对他不时提出的问题给以回答。

张风雷语速较慢,或许怕我遗漏了哪个概念或者关键点。

谈话中,他突然问了一句,你觉得在现代这个社会还拥有激情和梦想,是不是很二?他用激情和梦想来回答君和投资进入有机农业的初衷。

有机标准竞争

信任度是有机食品面向市场的一个重要问题,而通过欧盟有机认证是对产品品质的认可,同时生产和流通环节严密的品质控制体系,也让消费者有了信任的理由。

2012年2月份,君和投资在新郑君源有机农场生产的“豫君源”牌蔬菜,正式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成为河南省第一个通过此项认证的有机蔬菜品牌。

欧盟有机食品认证简称ECOCERT认证,是国际有机农业标准领域最早的高标准权威认证,通过欧盟认证的有机食品代表着最高规格的安全性和权威性。

欧盟有机认证并不是我们通常所想的检测一下蔬菜那么简单,它对土地、水源、空气、以及种植标准,管理流程等极为严格,甚至购买种子的发票都要查看,以确保非转基因种源。

当一个行业或者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有一个分水岭性质的标准产生,而且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执行,这样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才会有好处。

纵观国内有机蔬菜行业的发展,知名的蔬菜品牌都很重视标准。

国内最大的有机食品网上超市沱沱工社通过了欧盟有机认证。上海多利农庄曾于2009年7月获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有机认证。

“欧盟的有机认证其实是对产品品质的认可,认证之后更多地是按照标准来生产更高品质的蔬菜,也标志着河南有了通过欧盟有机认证的蔬菜生产基地。”张风雷说。

做有机食品就是做良心。他说,这也是君源团队一个理念,要做就做到最好,因为你做的是食品,食品类的安全标准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最高安全标准。

在当前食品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时,君源寻求更高标准的认证,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

2010年前后也正是国内有机食品概念最受热捧的时候,在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催化下,有机农业发展速度非常迅速,每年约增长20%。

2010年年底,君和投资高起点跨入有机农业行列。在新郑开始了第一个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并成立了新郑君源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对外简称“君源农场”。

为什么要选择这块在很多人看来的荒地?

张风雷解释,有机农业对土地、水源、空气、肥料、种源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于这块种植基地,张风雷用了一连串定语来描述,叫做“亿万年未耕种的原生处女地”。

这块土地属于生地,君源有机农场投入了大量的有机肥进行培育,灌溉的水源则是选用100多米深的地下水,由于远离市区和公路,空气质量清新无比。

即便是这样,在国内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大环境下,公众对有机蔬菜同样存在质疑,做有机蔬菜面临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信任危机。

一名台湾人来到河南,市场上的普通蔬菜他都不吃,对于君源有机农场的菜,他一开始也不相信,但当去种植基地考察之后,他便成为君源农业的又一位消费者。

通过欧盟有机认证是对产品品质的认可,也让消费者有了信任的理由,而同时,在生产流通环节严密的品质控制体系,也让消费者有了更坚实的信心。

在君源有机农场,有个铁律:严禁任何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进入园区,同时在管理体制上予以杜绝,比如对种植技术团队的要求只要品质,不要产量。“当你的生产人员在这种要求下,他会拼命往质量上去努力,因为我们考核他的不是产量,在品质基础上,再科学化地提高产量。但是质量永远是第一的。”

君源有机农场整体打造的就是一个诚信体系,开放式地面向公众,并让其参与其中。

除了通过欧盟有机蔬菜认证之外,君源有机农场也针对会员开放了部分欧盟有机认证土地,让会员通过公司网络平台遥控种菜,也可以亲自到农场体验农耕乐趣。

土地每块面积在30平方米,认领一年的费用是2580元,收获的蔬菜归个人所有,农场提供种源、有机肥、种植、管理等一站式种植服务,通过这种模式,在让会员体验乐趣的同时,也收获到自己种植的高品质有机蔬菜。

同时,在流通环节上,君源有机农场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是君源有机农场保证蔬菜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虽增加了供应成本,但可做到当天采摘,当天配送,保证了蔬菜的新鲜度,避免了流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和其他因素,为将来扩大有机产业链条搭建了渠道。

有机蔬菜的市场

中国人吃到的真正有机蔬菜连产量的1%都不到。面对食品安全领域频出的危机,有机之路,也成为资本创新农业的新路子。

2011年6月,君源农业的第一批有机蔬菜出园。

君源有机农场的有机蔬菜平均价格在15~20多块一斤,叶菜类的价格跟茄果类的价格还不一样。

高价给人的感觉是只有高端消费者才能买得起。张风雷进行了否定,他说,有机蔬菜谈不上怎么奢侈,对一个3~4人的家庭来说,一年不到一万元不算多,很多人都能承受的起。

张风雷说的不到一万元是君源有机蔬菜一年的配送价格,君源一个星期配送两次,一次六斤左右,都是当天采摘的新鲜蔬菜。

对于有机蔬菜昂贵的原因,张风雷说,有机蔬菜由于在种植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和化学激素等,其产量平均只有普通蔬菜的一半甚至更低,同时生长周期要比普通蔬菜长,生产费用是普通蔬菜的6~8倍,他以施肥这一项来说明,一般蔬菜施化肥一亩地成本在二三百元,而施一次有机肥成本就要1000多元,人工费用也增加很多。

不使用农药也是抬高成本的一个原因,张风雷说,去年园区两个地块种植的西红柿挂果期得了病虫害,其实几十块钱的农药就能解决问题,但由于坚持有机标准,最后这两块地基本绝收。

目前,除了一批固定客户外,君源有机农场对新增会员数量一直在控制。“蔬菜不是工业品,从播种、育苗、定植、管理、成熟,需要一个过程,每个阶段能够装多少箱数量都是固定的,会员多了,蔬菜产量达不到,剩余的菜我从哪找啊?”张风雷说,今年的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君源有机蔬菜的消费市场,张风雷表示完全不担心,单郑州都做不完呢,“按郑州有八百万人算,百分之一是八万人,这八万人都吃,你算算产值有多大?至少十个亿,短期内根本做不完。”

“虽然有机蔬菜现在还存在公众的认知、信任度不高等原因,这都很正常,但我相信,真正高品质的东西不愁市场,但首先得让人相信是高品质的。”张风雷认为这很关键。

有机发展之路

投身有机农业得有点儿理想主义,有机农业在产业链前端长期地、持续地投入,企业要禁得住投入大、回报期过长的考验。

对有机蔬菜产业化的发展,首先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找到符合有机种植条件的土地。

为了解决土地问题,国内各有机蔬菜企业都各辟蹊径。譬如,同样从事有机蔬菜生产的上海一亩田公司,为了拿到上游生产基地,几位创始人驱车在老家崇明岛挨家挨户谈租地;北京正谷等企业则放弃了自建生产基地的想法,改为异地发展生产基地。

对土地的苛刻要求是制约有机种值的先天条件。张风雷则说,土地这方面的问题可以解决。接下来,君源农场已经有计划地在园区和郑州周边寻找新的符合条件的土地,计划用一到两年进行土地改良,作为公司下一种植基地。

在张风雷看来,有机农业发展的难点就在于前期投入特别巨大,回收期极长,同时还要面对市场带来的认知风险,君源农场建设规划中五年三阶段的投入达到上亿元。

张风雷把前期投入期称为“寂寞期”,“三到五年要耐得住寂寞,敢投入。现在急功近利的人太多,最难的是坚持,尤其是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阻力的时候,一定不能在品质上有任何变通和妥协,否则根本走不远,这个过程是对管理者和团队的一种身心考验和历练”。

对于企业将来的规划,张风雷不强求很宏伟的东西,更强调眼前的实事。在下一步的产业链上,有机粮食、油料、肉禽蛋等都在企业未来发展的范围内,其中,所做的产品要全部经过有机认证,这个系列要组合到一起,做一个有机农业集团。

最后,张风雷给我们算了一笔这样的账。“目前世界上有120个国家种植有机蔬菜,其中90%以上的消费集中在北美和欧洲,还有3%左右的在日本和澳大利亚,2010年国内有机蔬菜的生产比例大概占到蔬菜总产的3%,这里面又有近75%是用来出口的,也就是说中国人真正吃到的有机蔬菜连1%都不到”。

这种现实让他很痛心,虽然未来国内持续增加的有机蔬菜需求量是有机农业的最大机会。但做有机食品前期会很难,投入大、回报慢,还要顶住各种压力和困难,但就安全食品来说,总是做比不做好。“否则,如此下去,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子孙未来将是什么样体质?所以,作为一个有激情、梦想和责任的的企业,就‘勿以善小而不为’吧,我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之士投入到安全食品的领域中来”。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信念,保持住品质,对得住良心”,这是张风雷对已经和准备进入有机安全食品行业同仁们的共勉。

上一篇:郑有全的非洲攻略 下一篇:豫酒“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