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2006—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时间:2022-10-21 10:13:16

马鞍山市2006—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2006—2011年报告的马鞍山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2年通过网络直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马鞍山市2006—2012年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3起,以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为主,分别占47.9%,23.3%;事件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4—5月是高发期,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高发势头,以传染病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学校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关键词】 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学生;生活变动事件

【中图分类号】 G 478 R 181.37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3)10-1216-0

自2004年我国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以来,全国各地加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当年全国共报告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70起,占全年事件总数的40%。2004—2006年安徽省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3起,占全省3 a总数的40.8%,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学校是人群高度聚集场所,易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至关重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马鞍山市2006—2012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2011—2012年资料不含因2011年末行政区划调整到马鞍山市的原巢湖市所辖的含山与和县的资料。2012年底马鞍山市行政区划再次调整,原花山区与金家庄区合并,成立新的花山区,当涂县划拨出3个乡镇成立新的博望区,雨山区未变动。本文资料仍根据调整前的行政区划进行分析。

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06—2012年马鞍山市网络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77起,其中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3起,占94.8%。报告发病总人数2017人,波及总人数54 947人,总罹患率为3.67%,无死亡病例。2006至2012年报告起数依次为6,6,8,14,15,7,17起,总体呈上升趋势。

2.2 分布特征

2.2.1 事件类别及分级报告的73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甲型H1N1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等9种类型,排前3位的疾病依次是手足口病(35起,占47.9%)、流行性腮腺炎(17起,占23.3%)、风疹(5起,占6.8%)。按事件级别划分,未分级事件71起,一般事件2起;按传染病管理类别区分,乙类传染病疫情5起,丙类传染病疫情59起,其他类传染病疫情7起,食物中毒2起。见表1。

2.2.2 地区分布2006—2012年马鞍山市3区和当涂县均有事件报告,由多到少依次是花山区报告31起,当涂县报告22起,雨山区报告11起,金家庄区报告9起,分别占42.5%,30.1%,15.1%和12.3%。

2.2.3 时间分布除2月外,其他月份均有报告。其中5月报告事件数最多(20起),占总报告数的27.4%;其次是4月,报告11起,见图1。4-5月报告的事件主要以手足口病为主,4月报告6起,5月报告16起。

2.2.4 学校类型分布 报告学校类型主要以托幼机构为主,报告36起,占49.3%;其次是乡小学和和县小学,分别占21.9%和11.0%。见表2。

2.3 事件类型变迁趋势2006—2008年报告的事件以流行性腮腺炎为主,2009年以甲型H1N1流感和风疹为主;2010—2012年均以手足口病为主。

2.4 事件分析

2.4.1 报告及时性2006—2012报告的73起事件,从首次报告事件发生时间到接到报告时间的差值最短0d,最长54d,平均9d;从首次接到报告到网络报告时间的差值最短0d,最长30d,平均1.26d。

2.4.2 结案及时性卫生部2008年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对县区级报告的事件要求在事件终止2周内结案,73起事件有5起结案不及时,占6.8%。未及时结案的延期最短2d,最长21d。

2.4.3 报告规范性1起事件报告时间录入出现逻辑错误,表现为首次报告事件发生时间早于首次报告首例病人发病时间。有4起事件结案时间在该事件最后

1 例病例发病时间的1个最长潜伏期之前。

3 讨论

流行病学分析显示,学校是马鞍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体,并且发生的势头在增强。提示卫生、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当前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传染病事件的预防控制工作,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信息互通和报告,建立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争取早期预警,及时发现疫情苗头,降低学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各类学校要完善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加强校医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学校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水平。

从事件类别看,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其中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分别占47.9%,23.3%,位居前2位,与陈茂余等、王斐的报道结果不同。从学校类型分布看,托幼机构和乡小学位居事件发生的前2位,不同于陈茂余等的报道,提示托幼机构和乡小学是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重点场所,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是需重点防控的传染病。手足口病在目前没有疫苗预防的条件下,应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倡导“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晒衣被”,托幼机构要加强日常消毒工作,减少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疫苗接种进行预防,说明疫苗接种工作仍须加强,提高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从时间分布来看,2月无事件报告,8月仅报告1起,说明学生放假后,学校突发事件减少,开学后开始增加。通过直接接触和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开学后容易在学校暴发流行。提示各类学校及托幼机构应在开学后根据不同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特点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首次报告事件发生时间与接到报告时间的差值,测量事件监测报告的敏感性,反映社会与政府管理层面对突发事件的认知与关注情况。首次接到报告时间与网络报告时间的差值,测量事件报告的时效性,间接反映卫生部门突发事件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实施情况。73起事件从事件发生时间到首次接到报告时间平均9d,最长54d;从首次接到报告时间到网络报告时间最长30d,平均1.26d。说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敏感性和报告的时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分析发现,事件结案不及时的有5起,占6.8%;未及时结案的延期最短2d,最长21d,事件报告时出现首次报告事件发生时间早于首例病人发病时间逻辑错误。建议国家通过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些必填项目和逻辑判断等设置,来控制填报报告质量,包括减少可以选择填写的事件报告来源数量,如只允许选择1个或2个首要的报告来源,明确第一信息报告人,让学校、教育主管机构、卫生机构等部门和单位更好地承担起报告的责任,协力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4 参考文献

[1]张颖,曾光.2004年全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81-82.

[2]陈叶纪,邓舒.安徽2004-2006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报,2007,6(5):5-7.

[3]李国强,郭华荣,吴琴琴,等.酒泉市2006-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2):126-127.

[4]冯增强.构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的探讨[J].海南医学,2007,18(2):106.

[5]张华,陈昌伟,曾欣.关于提高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8):66-67.

[6]魏晶,王海涛,刘小晖,等.青岛市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直报系统准确性评估[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123-1126.

[7]陈茂余,杨玉芳,王立华,等.2005-2011年广东省江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学校事件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12):1003-1006.

[8]王斐.芜湖市2006-2011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1):1358-1360.

[9]秦淑文,吕华坤,缪梓萍,等.浙江省幼托机构儿童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1,32(8):984-986.

[10]孙昼,谢立,邓晶,等.杭州市儿童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研究[J].疾病监测,2010,25(8):606-608.

[11]朱正平,洪镭,苏晶晶.南京市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1,22(5):15-17.

[12]王陇德.卫生应急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

[13]马晓晨,李可群,松凯。2005-2006年北京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23(5):547-548.

[14]洪荣涛,张莹珍,陈彩粼,等.2004-2007年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质量分析[J].疾病监测,2009,24(6):449-452.

收稿日期:2013-04-16:修回日期:2013-05-05

上一篇:减肥运动处方对青春后期超重肥胖学生体成分和... 下一篇:某综合高校学生骨骼肌肉疾患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