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初探

时间:2022-10-21 08:48:02

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初探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时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探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创业能力;培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高校是社会人才培养的基地,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时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创业能力是一种与人的事业、职业紧密相连的综合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具有的各种生存竞争力的综合反映。包括知识、技术、进取心、处理公众关系的态度、方法和技巧、驾驭组织的能力、对市场机会的敏感度、决策与胆识、忍耐力、从业经验以及职业道德等。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校园文化活动是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最活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从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来看,学校各部门、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各班级都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不同的组织者从不同的角度设计符合自身特点的活动,使校园文化活动呈现多样性。同时,从活动的内容来看,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涵盖的内容也很广泛,思想教育、科技创新、文化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的广泛性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层面来看,校园文化活动的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年级。不同专业的具有不同知识结构乃至思维方式的学生经常在一起交流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影响,互相熏陶,在一个人身上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融、渗透。而一个人的创造力与他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

校园文化活动的自主性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创业能力作为一种核心能力,其培养实践更需要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同课堂教学相比,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校园里具有明显的自主性。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当代大学生是思维活跃、头脑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并具有更高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判断能力的青年群体。校园文化活动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允许的范围内,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从内容到形式、从策划到实施都不会受过多的限制和束缚,没有固定的模式。活动负责人及其活动骨干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思想组织设计活动,其想象力和创新力比较容易得到充分发挥。这种在活动的开展上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的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能动性。而主动性、能动性的开发与调动对一个人的创业能力的最终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性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践机会。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实践、学习实践、能力实践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机会和平台。这些实践平台和机会正是创业能力培养的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渠道。在思想道德实践方面,通过邀请校内外有关专家、教授为学生举办“创业教育概论”、“创业成败事例剖析”等讲座,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在学习实践方面,通过与各种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系列活动,如“创业设计”、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能力实践方面,通过举办的“科技创新文化节”系列活动、开展“我心中的创业之路”演讲赛等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集体精神和协作精神;在创新能力实践方面,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通过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推动学生树立知识经济时代的创业观念,锻炼和提高青年学生面向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进行科技创业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活动的协作性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已经被公认为是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创业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团队精神、协作能力。校园文化活动需要集中每一个学生的智慧,需要每个参与学生献计献策,更需要每一个同学都倾听他人的意见。在共同的知识背景、相近的年龄、兴趣和爱好的纽带中,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号召力。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相互交往,增进友谊,培养成员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无论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还是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竞争精神和合作态度;无论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具体组织运转,还是校园文化举办的活动所造成的校园声势;无论是学生可以创出的成果,还是学生交流的信息,都影响着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观念、志趣和追求。作为一个活动的负责人,更需要培养锻炼协作能力。制定方案、组织人员、争取各方面支持、凝聚各方面人员等,对负责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这需要活动负责人极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作能力,需要负责人把参与成员的智慧挖掘出来,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这个角度上讲,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和措施

1.转变工作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号召,高校作为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许多高校的共识。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载体,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管理者应进一步转变观念,认真审视和研究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树立明确的工作理念。一是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几项活动,而是高校学生培养的一种特有模式和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贯穿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中;二是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平台,高校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良好的平台,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设高品位的大学文化;三是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仅让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参与,还应该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每一个教师都积极关心并主动指导校园文化活动。明确的工作理念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为活动的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展各种创业教育活动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各种创业教育的内容。一是将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有机地融入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如在学科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劳动活动、集会、党团活动等活动中,渗透创业意识的任务和要求。二是开展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如参观创业成功的企业,访问某个创业成功人士,请他介绍创业的奋斗历程,开展有明确主题的创业能力类专题社会调查,组织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三是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为部分在校期间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激情的大学生力所能及地提供更多的条件和帮助,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宣传他们创业的事迹,大力营造创业光荣的氛围,带动更多的学生勇于创业。四是建立创业类学生社团,通过社团文化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加强对创业类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引导他们通过发挥社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以社团为依托,提高创业意识和能力。

3.形成良好的工作体系

校园文化活动的成功开展需要学校各方面以及校外各种力量的共同合作,特别是创业能力的培养,更需要整合各种校内外资源。一个良好的、互动的工作体系建构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至关重要。必须要构建一个领导支持、部门联动、学生主体、教师指导、校企共建的良好的工作体系。一是领导支持。学院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政策、经费、设备、师资、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活动的顺利组织提拱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部门联动。在学院的领导下,学生工作部门、团委、教务部门、科研部门、各个系要有明确的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三是学生主体。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广泛发动全院同学积极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四是教师指导。组织在创业领域有建树的专家或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各种创业教育活动。五是校企共建。通过各种方式让企业家、风险投资、各种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有关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达到合作共赢、共同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共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的。

4.创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在高校,校园文化环境也是一种课程方式,但是一种隐性的、潜在的课程方式。高校要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和要求,在校园的学习、生活环境等物质环境建设上,尽量体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旨和目的,在校园广播、校园网络、黑板报、宣传栏、墙报等宣传阵地上,尽可能地形成有利于创业能力培养的人文环境;在学校的制度层面上,也要努力形成有利于创业能力培养的舆论、氛围和价值观念;在校园文化和心理层面上,要紧密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行创业能力培养;在师生关系和人际关系中,要形成一种平等互动的交往关系,以利最大程度地让学生进入创业能力培养的氛围。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文武.论创业教育的意义及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06(1):47-48.

[2]李丽坤,张俪馨.多维的校园文化与创业能[J].中国西部科技,2006(35):111-113.

[3]胡丕洪.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探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0):111-113.

上一篇:组织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博弈分析 下一篇:论第二语言习得与一语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