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等

时间:2022-10-21 07:57:50

近期,我国不少省份蔬菜价格迅速下跌引发各方关注,“菜贱伤农”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菜价的快速下跌使一些蔬菜的价格远低于2010年同期,“蒜你狠”、“姜你军”都已风光不再。在山东一些地区,白菜的收购价已跌至0.04元/kg,即便如此,很多菜农手中的菜仍然难以出手,以至于一些农户要雇人扔菜。

从2010年到现在,蔬菜价格像是坐上了“过山车”,“高菜价”突然就变成了“卖菜难”,政府工作的重点也从“菜贵伤民”,转向了防范“菜贱伤农”。剧烈波动的菜价引人担忧,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一边是农村蔬菜收购价“跳水”,一边却是城市零售市场菜价“高企”。这一怪象在“菜地”和“菜摊”同时出现,暴露出蔬菜产业链的哪些问题?这种供应链两端价格“两重天”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本刊特别策划了系列专题,邀请业内权威和行业专家,与您一起深度聚焦事关民生大事的蔬菜价格问题。

我国蔬菜产业链价格波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张利庠 张喜才

蔬菜价格波动,农民揪心,市民担心,政府操心。蔬菜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是菜农收入的主要来源。2010年以来出现的蔬菜价格波动既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又影响农民收入。蔬菜价格过高时,政府部门迅速出台政策控制物价,菜价应声而落,但广大菜农的收入也随之迅速缩水。菜价下跌过度,不仅严重影响农户的收入,而且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政府部门不得不仓促出手,帮助农户渡过难关;而当蔬菜价格稍有上涨之势时,又开始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蔬菜价格波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通过对我国蔬菜产业链的调研,笔者认为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把解决当前问题和建立长效调控机制结合起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我国蔬菜产业链价格传导模式分析――以山东寿光为例

我国蔬菜种植总体规模庞大,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平均种植面积较小,同时消费者是分散的,所以我国蔬菜的物流供应链必然是“两头宽,中间窄”的形式,经过一个从分散到集中再分散的过程。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物流是现在主要的生鲜蔬果营销渠道,辅之以零售终端超市的快速发展和靠近生产环节的农民组织化发展,产生了二元结构下多种形式的生鲜蔬果农产品物流模式。结合在调研中对流通环节的调查,可以归纳出几种典型的蔬菜流通模式。因为调研的最终目的是讨论蔬菜价格的形成机制,所以在归纳流通模式的时候,可以不采用传统的流通主体标准,而是讨论3种不同供给来源的蔬菜,即地产菜、本省菜和外来菜,因不同的运输路途、供应时节以及流通环节上组织化程度所产生的不同流通模式。

寿光地产菜典型流通模式

寿光地产菜主要由当地农户生产,农户可以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是没有深入参与到蔬菜产业链分工当中的分散生产农户,即农户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市场的判断选择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由于一个村子里种植蔬菜种类多、数量小,一般不会有大型批发商定期进入村子大规模收菜。农户在种植过程中需要考虑蔬菜销售的问题,目前这部分农户所占比例并不大,并且在逐步缩小。他们在整个蔬菜供应链中起到供应量调节作用,即当某种蔬菜紧缺时,一部分批发商会到村子收菜;而当供应充足时,这部分农户就需要自己解决销路问题。另一方面,这部分农户供应的蔬菜往往价格较低、且更新鲜,但是只能够小范围供应,一般不超出寿光县的范围。

对于第二类集约生产的农户来讲,已经比较深入地参与到蔬菜产业链分工当中。寿光现在很多村子的农户都只种植一种到几种蔬菜,由批发商统一、大量收购,农户不考虑运输、销售等问题。这部分农户一般都是专业化生产,采用温室大棚等较为先进的种植技术,具有一定的质量标准,但是对于市场价格并没有多少发言权,往往批发商带来价格信息,农户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通常是半天或者小半天)、非常小的范围(一般固定的几家批发商到村子收菜)内对批发商的报价进行选择,但是基本没有议价能力。在调研中笔者发现,2011年批发商在收菜的时候经常强调国家对于蔬菜价格的打压政策,从而以一个更低的价格收购蔬菜,农户没有办法,只好接受批发商的报价。另一方面,寿光蔬菜价格的形成,市场作用明显强于政府政策调控,而政府的政策(甚至往往只是一种舆论导向)就成了批发商压低价格、农户被动接受的一个理由,农户在卖出蔬菜之后往往又把原因归咎于国家。

第三类契约农户一般是与蔬菜企业签订生产契约,更深度地参与到了蔬菜产业链分工当中。此次调研没有涉及到契约农户的调查问卷,所以这里不再进一步详细阐述。

地产菜的整个流通路径如图l所示,其中每一个箭头代表一次价格加成,直到最终端的消费者,每一个完整的路径都是一个价格形成的途径。但并不是环节越多,价格加成就越大,由于集约化程度的不同,经过不同流通环节所耗费的成本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集约化程度越高,越能够降低流通成本。

寿光本省菜典型流通模式

进入寿光的本省菜一般是由本省集约生产的农户和省内的蔬菜生产基地提供,省内分散生产的农户一般都将蔬菜运送到当地的农贸市场进行销售,不会专门运到寿光来。省内的蔬菜生产基地一般由蔬菜企业和大型批发商经营,许多寿光物流园的大型批发商(周转资金在百万元以上的批发商)在省内或省外都有自己的蔬菜生产基地,采用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且通常只经营一种到几种蔬菜,专业化程度很高。但是,他们并不能涉及蔬菜产业链的整个链条,往往自己种植并且收购当地蔬菜,再通过寿光物流园进行集散和中转,将蔬菜卖给各地来进货的批发商,一般不会面对消费者。

本省菜的流通模式如图2所示,同地产菜一样,每一个箭头代表一次价格加成,直到最终端的消费者,每一个完整的路径也都是一个价格形成的途径。

寿光外来菜典型流通模式

外来菜的流通模式和本省菜基本一致,但是外来菜多为反季节温室大棚蔬菜。反季节菜需要制定较高的价格来补偿长距离运输产生的费用,并且外来菜一般集约化程度比本省菜要高一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运输贮藏费用以及额外的损失,才能和同样种植反季节菜的地产菜及本省菜竞争,所以经营外来菜的一般是较大型的批发商和蔬菜企业。

外来菜的流通模式如图3所示,同地产菜和本省菜一样,每一个箭头代表一次价格加成,直到最终端的消费者,每一个完整的路径也都是一个价格形成的途径。

通过对蔬菜流通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蔬菜价格的加成有很多种途径,在不同路径中,路途的远近、集约化程度的不同都会影响价格的加成。但是,通过不同路径加成出来的价格不会是杂乱无章的,因为这其中还受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控,例如进入寿光物流园的同一品种的蔬菜,不论生产成本、运输费用以及其他费用是否相同,各项成本费用加成之后的批发价格一般会稳定在一定范围之

内,不然价格过高就会有当天不能及时卖出的风险,甚至成本都收不回来。然而这个风险,批发商一般可以大部分转嫁到农户身上,从而使农户成为整个蔬菜产业链中风险最高、收益相对来说最低的环节。

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寿光蔬菜流通模式已经逐渐成熟化和固定化,同时流通环节具有完全市场竞争的特点,导致价格基本由市场形成,各个环节的加价都具有较大的合理性,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都不能够任意操控价格,随意转嫁风险。

蔬菜产业链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

蔬菜生产周期性强,设施栽培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

由于不同蔬菜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不同,一般来说在收获季节,蔬菜供应量大,其价格就相对较低。例如,大白菜一般立秋前后种植,立冬后收获,第四季度大白菜集中上市,供应充足,其价格也是一年中最低的时期。

造成2011年3、4月份蔬菜价格迅速下跌的主要原因就是天气回暖,大量新菜上市,蔬菜供给量大幅增加。在气温尚未回暖的时候,市场上的蔬菜基本都是高温大棚和海南等少数地方供给的,生产限制条件较高,产量有限,因此蔬菜价格一直居高难下。随着气温上升,露地和简易拱棚种植的蔬菜开始大量上市。由于蔬菜生长和气候密切相关,而且生长速度快,不易贮存,因此蔬菜会在某一时间点同时上市,造成供给量突然增加,给原有的市场供需平衡造成巨大冲击,导致菜价迅速下落。

这种因作物生长季节性造成的供给增加,形成了价格的周期性,然而本轮价格波动的幅度远大于往期,说明本期蔬菜供给的增加额也远大于往期。

蔬菜大棚种植面积整体扩张,

蔬菜供求结构发生变化

蔬菜大棚的扩张使得白菜等蔬菜因管理容易、技术简单,供给量大幅增加,但是彩椒、菌类等蔬菜技术复杂、管理难度大,供给量趋于紧张。

2010年下半年,部分蔬菜价格暴涨,政府为了保障蔬菜供应,在全国各地推广“菜篮子”工程,通过补贴等方式支持蔬菜种植。于是各地纷纷开辟菜地,支起大棚,开始种植蔬菜。本轮蔬菜价格“跳水”正是各“菜园子”第一批蔬菜上市的时节。本轮蔬菜价格回落有一个特点:叶菜类价格降幅明显大于茄瓜类,这是因为“菜园子”里种的多是叶菜,叶菜类的供给增加量远大于茄瓜类。政府给蔬菜种植以补贴,但是并没有规定种植的种类,而仅仅是以种植面积或产量为衡量依据,因此叶菜便成为菜农的首选。首先,叶菜种植技术简单,水足、肥够就能保证产量,劳动强度较小;而茄瓜需要每天赶早采摘,以及授粉、打花等精细管理。其次,叶菜产量高,以白菜和黄瓜为例,667m2只需70d便可产出1.25万k白菜,而高温大棚300d才能产出黄瓜2.5万kg,两者的生产率相差1倍。正因如此,在叶菜价格跳水的时候,茄瓜类价格的下降仍较为平稳。

蔬菜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资料价格上升较快

受化肥、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影响,蔬菜种植成本逐年提高,蔬菜价格也呈上升趋势。2005―2008年667m2蔬菜平均生产成本由1743.86元上升到了2216.08元,增加472.22元,提高27%。与此同时,蔬菜667m2产值由2005年的3 350.66元提高到2008年的4097.77元,增长747.11元,上涨22.3%。

化肥和农药投入占变动成本的比例最高,2008年是71.3%,2009年是71.3%,2010年是71%。化肥包括复合肥和有机肥,有机肥主要是指粪肥。化肥价格近两年上涨幅度较大,直接增加了农户的生产成本。

草苫折旧费、塑料薄膜购买费、大棚建设折旧费占总成本的比例也较高,2008年是37.5%,2009年是37.1%,2010年是36.8%。近几年塑料薄膜、草苫价格的上涨幅度较大,也是增加蔬菜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

种子或种苗、电费等占成本的比例较小,且近几年价格稳定。

人工雇佣价格上升幅度较大,现在蔬菜大棚雇佣人工平均每天70元。但是在寿光农村,每家务农人口较多,只有在很忙时才会雇一两个人。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不直接构成蔬菜生产成本上升的原因,但是可以作为衡量农户种植蔬菜机会成本的指标。

贮存因素影响,库存放量,冲击市场

蔬菜的生产有规律,其贮存时间长短也不同。一般来说,容易保存、贮存时间长的蔬菜,价格波动较小。大白菜、土豆等蔬菜贮存时间较长,其价格波动相对较小。黄瓜、西红柿等蔬菜贮存期较短,生长周期长,价格波动较大。

卷心菜尚能卖到0.16元/kg,白菜白送却没人要,可见白菜的境遇比卷心菜更糟糕。因为2010年底的韩国泡菜危机,推高了白菜的市场价格,部分商贩看好白菜价格的持续上涨,开始收购白菜囤于冷库。不料,泡菜危机尚未结束,便遇到了“白菜的春天”。白菜价格持续下跌,囤积商为了避免损失扩大,把库存白菜甩向市场,使得寿光蔬菜交易市场的白菜价格直跌到0.04元/kg。白菜在批发市场只能卖0.04元/kg,除掉运输费等成本后,地里白菜的价格就等于零了。但是白送还不能要,因为砍白菜、装车还需要人工成本。因此,菜农要自掏0.04元/kg请人将白菜砍掉,分文不收的装上菜贩子的货车,以免烂在地里的白菜耽误下一轮种植。在上一轮蔬菜价格上涨的过程中,炒作行为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部分商贩囤积货物,在原本紧张的供需关系基础上,放大了价格波动。此次价格下跌,炒作行为继续扮演着放大镜的角色。

市场交易设施较为落后,交易秩序缺乏规范

尽管经营蔬菜产品的批发市场不少,但由政府出面进行规范化建设的为数寥寥,蔬菜价格波动与其不无关系。批发市场既缺乏各项规则和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又不具备化解生产季节性和消费均衡性之间矛盾的多项功能,其集散产品、价格形成、信息处理、供求调节和综合服务功能很不完善,很难达到既顺畅物流,又减少中间环节,方便生产者和消费者之目的。

在蔬菜流通体系中,菜农不参与流通,经纪人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把小农户和大市场连结起来。经纪人的存在降低了菜农和批发商两者的交易成本:菜农不需要每天跑到批发市场进行交易,直接在村里完成销售,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批发商也不用和众多的小菜农进行繁杂的交割。在这种情况下,菜农完全丧失了原本就不多的议价权,也掌握不了市场信息的变化,只能凭借经验和感觉做出决策,难以满足市场需要。

在流通体系中,批发商的经营较为复杂,批发商经营的基本目标是不积压前一天的蔬菜。因为蔬菜在流通中不易保存,随着时间增加,蔬菜品质下降,损耗也将增加,同时还造成资金和人员的积压,影响第2天的经营。因此,经销商们从来都是按需进货,不会因为便宜而过量采购,严格控制物流。

消费者需求信息从零售市场传递到销地批发市场,再传递到产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商依据销地批发商的需求量和价格,从产地批发市场采购蔬

菜。供给过量的蔬菜就将滞留在产地批发市场,进入不了后面的蔬菜流通体系。因此,菜农的产出无法转变为有效的市场供给,从而形成了蔬菜“产地滞销、销地价贵”的局面。

市场流通格局不合理,小流通不够发达

当前我国蔬菜存在着两种流通模式:一种是以寿光“买全国,卖全国”为代表的大流通模式;另一种是基于城市“菜篮子”的小流通模式。大流通的优势在于流通量大,供需信息广泛,适用于我国当前产、销批发市场和一、二级批发市场相互衔接和互补的流通格局,并且其历史长、规模大,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但是大流通的缺陷也很明显,就是环节多、路途远、成本高、损耗严重。小流通的优势是接近消费者、直接交易、成本较低、损耗较少,劣势是规模效应不太明显,对信息等现代技术要求较高。笔者认为造成蔬菜价格偏高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恰恰是小流通的缺乏,然而小流通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各地在惟GDP的政绩观下,纷纷上马大型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对于农超对接、直销店、社区店、社区市场等小流通缺乏应有的支持。

虽然大流通占据了主要的流通量,但小流通凭借其经济节约性,逐渐得到发展。产销对接式的小流通模式将是下一阶段蔬菜流通发展的趋势。

蔬菜价格调控的对策建议

补贴蔬菜种植户,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水平。增加供给是保证蔬菜供求平衡、稳定蔬菜价格最重要的条件。一是扩大蔬菜播种面积。建立蔬菜种植面积约束性考核指标,不因城市建设和其他因素而减少蔬菜种植面积。同时对居民常用蔬菜种植户实行补贴,使蔬菜种植户不因成本上涨而减少收益。二是提高蔬菜单位面积产量。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水平。设立蔬菜科技投入专项资金,由蔬菜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单产和质量,增加蔬菜总量。三是蔬菜的供求存在着市场的非均衡性,因而不同季节不同种类的蔬菜面临着不同的需求增长率。要瞄准淡季、瞄准蔬菜多样化和安全化来逐步调整品种结构。

减少直接的价格行政干预,系统研究对于蔬菜产业的支持政策。国家控制蔬菜价格,降低价格的同时也影响了农户收益。应系统研究对于蔬菜产业的支持政策,包括良种补贴、蔬菜价格带、蔬菜合作社补贴、蔬菜价格补贴、蔬菜大县补贴等。

加大对蔬菜流通渠道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直销店、合作社销售、农超对接、批发市场等多种销售渠道。鼓励以村、镇为单位的品牌建设,一村一品牌,支持农户获得更高的利润。大力发展供销社、蔬菜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形成多层次、多网络的流通体系。培育有效经营组织,实行多渠道经营,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入流通流域,真正汇聚成大流通渠道。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流通体系。加大流通市场投入,加强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贸市场与零售商业相结合的市场网络建设和商品大流通格局,形成总量平衡、物流畅通、经营灵活的运行机制。首先,政府投资建设一批公益性冷库,可由政府经营,也可租赁经营。实行低价买进,平价卖出的政策。其次,加强蔬菜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其集散商品、价格形成、信息处理和供求调节等诸多功能,在此基础上探索蔬菜的期货交易。三是加强信息服务,建立蔬菜产销服务信息平台,收集、分析、蔬菜信息,为蔬菜生产者、经营者提供信息服务,指导菜农合理种植,指导蔬菜经营者及时调入调出,确保蔬菜供应及时,流通合理,价格稳定。

支持蔬菜产业链深加工项目。在我国,蔬菜主要消费渠道是直接鲜食,深加工产品非常少。加工方式单一导致国内蔬菜领域易出现集中性的供给矛盾,并以低成本的方式赋予投机者炒作空间。而每一次价格的暴涨暴跌,也阻碍国内农产品形成稳定、有序的生产模式,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惟有提高产业附加值、扩大产业链范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产销失衡的矛盾。

上一篇:辽宁西北部地区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 下一篇:冀东地区大白菜夏季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