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投保建议书“挑挑刺”

时间:2022-10-21 07:27:36

人每碰到一个“准客户”,总会做一份投保建议书出来,给消费者一个参考。消费者可要留心了,这建议书也的确只能当作一个参考,到底该怎么安排,怎么投保,还得自己根据实际需求说了算!

“上周我到一位同学家去玩,恰巧碰到她的哥哥。她哥哥徐先生现在是一名人,就聊起保险的问题。我说我和老公还没有买过商业保险呢,徐先生第二天就很热情地给我Email了一份投保建议书。其实我对保险不是很懂,能帮我看看这份计划书,是否合适我和老公的情况呢?”

近日,一位名叫张倩倩的朋友这样告诉记者,希望记者能帮她看看人徐先生帮她做的投保计划是否合理可行。记者当然是义不可辞了,就仔细帮她看了那份投保计划书。结果发现,这件事还挺有典型意义的,于是乎决定和读者朋友们一起来探讨和分享投保计划中的一些“窍门”,希望通过此事也能给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带来一些小小的启迪作用。

一看人做的投保计划书

先看看张倩倩认识的人给她和先生做了怎样的投保计划书。摘录其文如下。

张倩倩:您好!为什么买保险,我只给你三个理由:

1、只有商业保险是由自己控制的,所以,不要因为单位有保险就觉得没必要买商业保险了。其实,您自己想想,很简单的道理,单位的保险很有可能因为经济原因或者换了管理层而变更,这样的保障主动权不在你,何况,你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在这家单位工作,不是嘛?所以,购买商业保险,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2、关于家庭。老公一般会对老婆和孩子说,只要我在,你们一定会幸福。这句话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如果我不在,那么你们的幸福我就不管了。当然,“在”和“不在”代表什么含义,我想你一定能明白,但是,如何做到,只要老婆和孩子在,老公就可以让他们幸福,那么请给幸福上把锁吧!那就是要老公买高额的保险。

请把保险作为配偶的义务,你和老公都有权利让对方买一份受益人是自己的保险。这才是对双方负责和爱的具体表现。

3、保险公司是金融市场的巨头,长远来看,也会让你在保险公司的钱进行稳健的增长,这也是保险除了保障功能之外的附加功能。

如果以上理由你同意和认同,请看下面的规划。谢谢。

我为你和你老公分别做一个计划,每年各缴6300元左右,暂时缴15年,这笔钱对于你们现在的收入不是压力,你们各自就有如下权利:

1、45万元额度的生命保障,任何原因导致的生命丧失,赔45万元。

2、大痛保障额度15万元,假设遇到合同约定中的大病,赔付15万元现金补贴,和任何社会或者单位福利不冲突。

3、30万元额度的残疾保障,防止因为意外导致的收入丧失。

4、15年后,也就是孩子读高一时,你们各自在保险公司的账户上有11万元左右的现金,加起来就是22万元,可以给孩子上学进修。这笔钱怎么拿,拿多少都由你们自己控制,不拿,就按照到时我们公司的利息结算。比如,现在银行利息只有225%,但是我们给客户是按照5%结算利息的。我们会利滚利计算,如果不拿,你们可以看见,数字还会不断上升,比如到孩子19岁,你们各自账户金额接近12万元。关键这个时候45万元生命保障,大病补贴15万元的保险效力还是有效的,不会因为你们不缴费了,而失去保障。

这款计划也是我为妹妹他们设计的计划。既能让你们夫妇都有了巨额的保障,又可以为孩子累计一笔教育金,正可谓,进可攻,退可守。具体的利益你们可以看看我通过表格做的演示。

二问自己的实际保险需求

“看了人给我们做的投保建议书,有些说法好像挺有道理的,有些说法却搞得我一头雾水。我该怎么理清思路呢?”张倩倩很迷茫。

其实,张倩倩的心理也代表了很多人的困惑。的确,面对人的“来势汹汹”,消费者往往有些“无力招架”,有些人只能被迫顺着人的意见往前走。

那我们有没有一些小的诀窍,能让自己在最短时间内,就知道自己的实际保险需求到底在哪几个方面呢?

首先,我们要评估自己的风险。必需问问自己,我可能会面临哪些风险,是身故还是残疾还是丧失劳动能力?是离婚还是破产还是孩子出生?我的家庭,特别是我的父母妻子和孩子,最害怕什么事情发生?

这些看似简单的自我提问,其实就是在判断自己的实际保障需求到底该从哪些地方着手规划,应该最重视哪些方面的安排。毕竟,人的一生中可能会发生各种事件,而这些事件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

而在确定风险大小时,“损失的严重性”是衡量风险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举个例子,假设某人死亡的概率虽然很小,但重要的是,此人下有子女需要抚养,上有年老的父母需要赡养,是家庭的最主要经济来源,如果这个人死亡,对家庭经济会引起最坏的后果。这类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此类风险是最需要安排保障的。

给大家提供一个对不同人生事件重要性的简易排序表(见表1),对于个体和不同家庭来说,可能还有些差异。但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对自己的潜在风险事件排序,那么这个表格可能对你有些启示和帮助作用。

同时,在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看到,花一样的钱买保险,有人买的保障很有针对性很有效,有些人的安排却没多大效用。后者很可能就是购买保险之前没有评估和确定好自己的风险所在。其实,当我们处在不同的家庭生命周期时,我们所面临的风险也是不同的,所以不同年龄的人应该有不同的保险安排。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保险品种安排、保险金额也都要有不同。三要比对需求与^建议的差异

经过察看人投保建议书、评估自身实际风险保障需求后,我们就可以将两者进行比对了,看看是否有较大的差异,两者之间的异同程度到底如何(见表2)?

以张倩倩的情况来举例说明。张倩倩和先生即将步入而立之年,他们的儿子不满一岁,两人年收入分别为8万元和6万元,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目前还比较轻。

“对我们这个家庭而言,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当然是我和先生出现意外,从而导致家庭收入的锐减,毕竟孩子需要我们作为经济来源。”张倩倩如是说。

那么,对张倩倩和先生来说,优先应该安排的意外险和寿险。寿险品种有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万能寿险,具体怎么选择,主要看保费预算,其中定期寿险费率较低,后三者由于带有储蓄性质,保费支出要求较高些。

其次,他们还需要一些健康类保障,比如重大疾病险,毕竟张倩倩的身体底子也不是很好。

再者,他们可能需要为孩子储备一定的教育基金,这部分的需求可以通过保险,也可以通过基金、证券等其他工具来解决。

其他还要考虑的,比如张倩倩夫妻俩的退休后养老金储备、孝养父母的资金准备等,这些需求不一定全部通过保险工具来解决。

在比对了自身的实际保障需求和人给出的投保建议后,消费者可以让人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对投保建议书进行改变和完善。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来选择更为合适的险种和投保方案,以防将来出现保费“断供”,影响保单的效力和保障的确定性。

此外,我们还要指出这份人提供的投保建议中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同的家庭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少差异,即使年龄相仿、家庭成员结构相类似的两个家庭,也不见得能用同一套保险方案,人徐先生号称“这款计划也是我为妹妹他们设计的计划”,这句话令其专业水准大打折扣,请人朋友特别留心,要真心诚意地为不同家庭进行保险配置建议为佳。

而对于这份建议书中的一些纰漏,比如“现在银行利息只有2.25%,但是我们给客户结算是按照5%结算利息的”,这样的宣传实在太不地道,因为其推荐的万能险,结算利率是指扣除了初始费用后进入个人投资账户中自己的结算利率,而非投入的全都保费,这样一来与银行储蓄毫无可比性。而且,结算利率每个月都有公告都可能有差异,怎么又能说是“按照5%结算利息的”呢?!

对投保建议书中这方面的说词,消费者一定要留心一点,别在不经意间就被忽悠了!

上一篇:构建保障金字塔之重疾险 下一篇:退休族怎样调整生活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