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提问艺术 创新高效课堂

时间:2022-10-21 06:39:08

讲究提问艺术 创新高效课堂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熠熠生辉。因此,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

一、设问新颖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因此,课堂提问,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请同学们阅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善抓契机

教师问题设计得好,还要善于抓住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在学生的“愤”、“悱”之时,这时提问定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上下求索。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

三、分层提问

教师的层层设问其实就是在设置一个个鱼饵,诱惑学生上钩。这种提问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便于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触及文章的深层内涵,磨砺学生的思维。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回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四、问点要准

所谓“准”是指:一要紧扣教学目的,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要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我们不妨作比较浅易的处理。例如,教《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

五、问法灵活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等,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六、发散创新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呢?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使学生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总之,课堂提问要讲究艺术。教师只要从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出发,去打开学生求知欲望的大门,去追求创新高效的课堂教学,就一定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大王镇第五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上一篇:谈谈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