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感流淌在每个孩子心上

时间:2022-10-21 06:29:52

内容摘要: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幸福成长为终极目标,在探索真“我”中感受幸福,在真“我”展示中体验幸福,在与文本对话中体验幸福,在彼此接纳、尊重中体验幸福。

关键词:幸福感 语文课堂 体验 对话

幸福是每个人生命的终极目标,无论这个人拥有多少财富、掌握多大权力,假如内心不幸福,那身外的一切都是海市蜃楼。而我们语文课即使知识含量很高、技术手段先进、老师口才上佳,假如难以唤起学生的幸福感,那再好的语文课堂,也只是昙花一现,不足为道。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幸福成长为终极目标,借优秀的文本为媒介,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和驾驭为前提,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共通并互相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探究并互相激发,学生与文本之间感悟和共融,实现拥有幸福感的高品质语文学习课堂之美好目标。所谓“幸福感”:即“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如何能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上更多获得幸福感呢?

一.在探索真“我”中感受幸福。

一个人想自立,首先需要自信。自信,即相信自己,这是无法自欺的心理观照。那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是否值得相信?在语文课堂中,孩子们通过学习、交流、展示及互动,是可以生动地了解自我、探索自我乃至塑造自我的。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认识和发展自我。每个人对于自己是谁,总是充满着无尽的好奇和探索的动力。每个个体假如不是通过一个群体的活动和交往,是不可能充分了解自我的。所以,语文这种人文色彩浓厚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们发现真实自我的好平台。

“一千读者心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文本时,每个孩子的阅读体验都不会雷同,这和每个个体的经历、知识储备及个人修养等方面有关。所以在相互的讨论和交流中,他将发现自己与他人有着共性,也有着别样的个性。当这样的自己在真诚的展示后,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赞同,这对一个孩子的自我觉醒是很好的契机。

二.在真“我”展示中体验幸福。

显我、隐我、盲我和潜我,哪一个是真实的我呢?每个人其实都有趣,皆精彩,若老师动动脑筋,运用科学手段和教学机智,完全可以让孩子们展示出来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比如,语文背诵本是许多中学生头疼的事,但假如是以四人为小组进行背诵接龙则顺应孩子们天生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小组间的背诵比赛,让每个人都充满了参与感、不可替代感、成就感和团队感等,语文背诵因此增加了许多趣味,不再令人望而却步。

因为背诵接龙活动形式中每个学生被抽到机率极大(四五人为一组,每抽两组Pk,每个人就有1/5的抽中可能),学为了团队的荣誉,会主动促进小组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不至于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当小组获得胜利时,组长和组员均充满了集体奋斗的成就感。

而基础差的同学因为组长和其他组员的督促,因而在背诵也会多花功夫、多花脑筋,在小组背诵时反而比那些重视度不够的其他同学发挥得更好。因为背诵本身也非多大难事,许多基础本来不太好的同学由于团队的督促和鼓励,常常可以超水平发挥,也许就是“一句诗”的背诵,让整个小组充满了团队成功的喜悦,后进生常常令人刮目相看,获得他人的喝彩。

老师若在评分机制中再给后进生进步更多的分数奖励,那整个班级将更加友善地关注后进生,也将更导引学生宽容自己或别人,孩子们的心灵也将摆脱桎梏,获得极大的解放,不再患得患失,因而大胆地展示,不怕丢脸,不怕失败,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让自我争取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当学习一旦变成有趣的活动,在此过程中,每个个体展现出有趣而漂亮的个性特质,整个课堂也将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状态。

三.在与文本对话中体验幸福。

阅读文本中彰显的高尚人格和灵魂更是是孩子们与之对话的能量载体。比如,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有篇课文令笔者爱不释手、百看不厌的,即海伦・凯勒的《享受生活》,这样的文本也就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富矿,海伦・凯勒们便成了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在将来的日子,这样的理想自我偶像将深刻地影响孩子们的生命历程。当孩子通过交流后,发现那些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精神享受竟然来自又聋又瞎的残障人,孩子们真诚地表示海伦・凯勒在生活中享受的丰富多彩的乐趣及生机,这让我们这些身体健全人情何以堪时,对于身边的同学将是怎样的共鸣?可以说,语文课堂上学习诸如此类优秀的文学作品,与高尚的灵魂对话,孩子们是在伴着理想的我在体味百味人生,在思想交流和灵感碰撞中思考及成长。

语文老师更应该是好的导引者,自觉地践行人文理想,老师自己首先要大量高品位阅读,给孩子一勺水时有大海般地含蕴和胸怀。好的语文老师本身就是语文,一言一行应散发独特的人文气质,让学生愿意亲近你,愿意与你交流。课堂应根植在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基础上,老师引领孩子们进行审美观照,智慧传承,丰富情感,追求美好,完善独立之健康人格。

四.在彼此接纳、尊重中体验幸福。

当孩子们最终意识到,一堂的课精彩并不在于学的知识有多神秘,不在于自己已经有多优秀,也不在于老师有多博学多才,更不在于教学信息技术有多先进,而在于自己和伙伴们,在于这些彼此尊重、彼此喝彩的人,在于大家对于自己和他人的认可喜爱,在于彼此的投入,在于那颗热爱生命、热爱语文的纯真的心,他们将会努力并自觉突破小我,在课堂中逐渐修炼出一个富有包容心和生机活力的大我。

当孩子把同伴的缺点当自己的缺点宽容和善意提醒,把同伴的长处当自己的而骄傲和努力看齐,把为他人和集体的成功而奉献时间、精力以及心力,把一滴水融入一潭活水中,把一棵树纳入大森林间,每个个体将充满了安全感、认同感、爱的感觉以及价值实现感。

如果我们语文的课堂是一个充满信任的、安全的、让人踏实的平台,在这里伙伴们可以发现有趣的话题、奉献才能、得到情感满足、并互相激发灵感及共享智慧,那语文课堂将是让人充满期待、获得新奇感愉悦感的地方。当所有的孩子意识到,只有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并且融入到充满学习氛围、和谐发展、学力渐进及有助于提升自我的集体中去,即一个绿色生态的大我,那么,幸福感将在此过程中流过所有孩子的心上。

语文课堂不该是沦为只是培训各种阅读技巧的训练课,不该只是传授交际知识的实用课,更应该是流淌着生命中的诗意与舞蹈,是生命的个体享受整个人类文明的饕餮盛宴,是每个生命膜拜全世界思想文化的宏伟殿堂,她应该是生命对生命的引导,灵魂对灵魂的唤醒,语文课应该是学生自我探索和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是灌溉生命以汩汩幸福之泉的重要源头。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

上一篇:闲读《经义述闻》 下一篇:论《周作人书信》与公安派的性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