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成也专利 败也专利

时间:2022-10-21 04:21:10

无专利,利润不得不给别人

又该交专利费了。马老板把电话打到财务科:“账上有多少钱?……不够?进货的钱先别付,凑够了专利费再说……”马老板叹了一口气:“好不容易赚点钱,大头却得给人家!”在深圳,马老板的电子厂也算是名企了,养着上千号人呢!可一提到效益,马老板满脸苦涩:“外行看我这规模,以为我赚飞了。可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钱赚得难啊!专利费占售价的40%,你说我还能赚多少?”其实,电子厂里生产的产品技术并不复杂,白手起家那会儿,自己和工人拆了几次就摆弄明白了。几年间,厂子发展大了,这引起了国外的专利产权所有者的注意。业内几个大品牌被诉侵权后,专利费成了卡在马老板喉咙的刺。一听说要收专利费,马老板就考虑转行。考察了半年,马老板蔫了:多数行业都躲不过专利这道槛儿。

英特尔公司拥有电脑核心CPU的设计制造技术,其税后利润达到20%;微软公司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系统核心技术,其税后利润高达40%。与此相对应,我国许多年产百万台电脑的企业,由于需要支付专利费,利润不超过5%。

还要垮掉多少个“DVD”?

2006年8月17日,北京银谷大厦11层大厅,北京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张平请求判定飞利浦DVD某专利权无效的案件正在审理。诉讼颇有胜算,却无法掩饰张平教授内心的失望:“中国DVD产业已经垮了。”而更令张平担忧的是,她不知道谁会是下一个。

中国DVD产业已经垮了,这在业内是一个毋庸置疑的话题。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05年1-9月,作为中国DVD出口领头军的广东省共出口8060万台,其中以贴牌形式为国外品牌做加工贸易的产品7653万台,占出口总量的95%。国产品牌全军覆没。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企业约定好了要印证这句名言似的,一个又一个行业栽进了“专利陷阱”。专利真成了中国企业过不去的槛吗?

数据显示: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上海32万家企业,申请过专利的不足3.5%,累计申请专利在10件以上的仅占其中的10%;北京中关村园区1.4万家企业中,申请专利的仅占12%。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从DVD、彩电、摩托车,到数码相机、MP3芯片、汽车和电信设备,企业因知识产权纠纷引发的赔偿累计超过10亿美元。

专利:藏在深闺人未识

一方面缺乏技术的企业找不到新技术成果,另一方面大量研究成果不知花该落哪家。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国宝级的发明专利流出国门,成为国外产业巨头反制中国的武器。

“两手一拧,50年不漏”,国外200年未解决的管道技术难题,已被我国的发明专利破解,然而落地四五年至今无人投资。葛文宇怀揣影响科技进步的重大发明――“葛氏新型管件”,四处求援却得不到推广应用。葛文宇南来北往先后找过几个正在大张旗鼓组团出国招商的地方政府,都没有人对本土的创新发明专利“感冒”。

世界几乎每一个城市都在为管道的“跑、冒、滴、漏”伤脑筋。城市建设、输油供水、送暖通气等等,哪个行业少得了管道?葛文宇的专利克服了外国管道技术应用200年来难以克服的缺欠。他以简便、快速、科学的方法,解决了“跑、冒、滴、漏”这个令全世界头痛的管道难题。葛文宇想把自己的专利在中国应用,石油管道专家看了他的发明,连连叫好;一些战略研究者看了他的发明,认为这是属于国家的产业战略武器;一些媒体记者看到他的发明,上下呼吁……但葛文宇和他的发明最终结局却是四处碰壁。

是专利不够先进吗?是专利没有应用价值吗?

国外一些投资家欲持重金购买这个专利,条件是十年内不能在中国销售这种专利产品。国内一位资深科学家对葛文宇说,你的发明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但只能在国外投入应用。国外有风险投资,中国目前还缺少重视科技发明专利的意识和科技专利风险投资体系。

企业要有“风险投资精神”

抢先赢未来

国家知识产权局助理巡视员朱宏表示,大多数企业对专利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他们大多认为专利就是用来换钱的,因此他们只对没有风险的专利感兴趣,对于一些前景不明的专利则避而远之。实际上,不经过企业的孵化和完善,很难断定某些专利的真正市场和价值。企业对专利认识上的缺失,结果是前怕狼后怕虎,浪费了机遇。等看到别人大赚特赚,后悔晚矣。其实,购买专利和企业其他经营决策一样,都有个风险的问题。对待专利,企业应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掌控专利,就等于掌控了涉及行业的命根子。企业应自觉关注专利市场,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猎取更多专利。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形成专利群,向海尔、华为等企业学习,最大程度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很多企业觉得只有专家或大型机构研发的专利才货真价实,这是错误的。专利只有是否适合市场之说,没有身份之分。鉴别专利的好坏,是依据市场的反应,不是出身。民间发明确实有很多值得考虑的地方,譬如有很多人市场意识不是很强,但企业不能把这个问题推给发明者,自己应该练就甄别的眼光。

上一篇:感动营销 怎样才能真正“感动”顾客 下一篇:做好软服务 生意自然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