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脑活动到自由意志

时间:2022-10-21 01:24:44

从脑活动到自由意志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李恒熙、李恒威、罗慧怡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人类的心智现象可谓宇宙间最复杂的现象。意识体验如何产生,它与脑神经活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认知科学研究的主要焦点之一。尽管已有太多的论文和专著试图阐述和回答这些问题,但美国神经生理学家本杰明 里贝特的著作《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不可不读。该书的文笔清晰凝练,对实验的描述具体严密,理论论证谨慎细致。

在里贝特之前,自由意志问题被作为一个纯粹的哲学问题,尤其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然而,里贝特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实验的发现和检验上,而不是思辨的论证。《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一书将脑神经实验的设计和描述与心-脑理论的提出巧妙编排,并针对自由意志问题给出了独特的回答,其结论基于可重复的实验结果,说服力强,发人深思。

作者指出,他撰写该书的目的是将他们的实验发现呈献给广大读者。这一发现给予人们的深刻体会就是,心-脑问题和意识体验的大脑基础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作者采取了一种实验描述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撰写方式,全书分为六章,从时控理论的提出,到自由意志的相关实验研究和现象学分析,再到心智场理论的构思,里贝特全面地阐述了用实验方法研究无意识与意识的时控机制、自由意志以及心-脑问题的历程。

在第一章中,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脑活动与心智功能是如何关联的。我们知道,物理的脑对于我们有意识的主观体验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密切地参与了这些体验的呈现。作者承认存在关于心-脑问题的科学进路。原则上说,可以对脑活动如何与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心智功能相关联这个重要问题进行描述的和实验的研究。研究脑与有意识的主观体验之间的关系的实验方法必须遵守两项认识论原则:一是内省报告作为实验的操作标准,即把主体对体验的内省作为标准;二是不存在任何心脑关系的先验法则。

按照作者确定的研究目标和应遵循的原则,本书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分别阐述了关于有意识的感觉觉知中的延迟实验和自由意志实验。这一部分内容呈现在本书的第二章至第四章。在第二章中,作者介绍了关于有意识的感觉之中的延迟实验。感觉觉知存在延迟这一结论源自于对大脑皮层进行电反应实验而获得的两个证据:大脑皮层对作用于皮肤的单个有效的刺激脉冲所做出的反应;延迟的二次刺激的回溯、反向效应,这个刺激在初始检验刺激之后发出。对感觉觉知存在延迟的这一发现至少具有两点重要意义。首先,如果我们从实验已经证实的躯体感觉延迟这一结果进行推论,从而认为对所有感觉刺激的觉知都存在约0.5秒的延迟,那么我们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就存在一个实质的延迟。第二,我们可以确定,实验被试所报告的意象与实际呈现给他的意象也许有相当大的出入,这种对内容的扭曲是无意识发生的。因此,觉知的大脑延迟这一发现提供了一个生理上所要求的时间间隔,在这个时间间隔之内,一个体验的内容在有意识地出现之前,其他输入可以对其进行调整。在第三章中,作者进一步讨论了无意识的心智功能。这一部分内容的讨论是为了解释对第二章实验结果的一种推测,即在觉知延迟的那0.5秒中,无意识对觉知内容实现了调整。作者提出了时控理论来区分脑的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心智功能。时控理论有两个简单的成分:(1)要造成有意识的感觉体验要求脑活动必须最少进行大约500毫秒。(2)只要增加适当的脑活动的延续时间(即时控),无意识功能就可以转变为有意识功能。时控也许并非是影响无意识与有意识之间转换的唯一因素,但它是控制性因素。作者也详细介绍了用来检验时控理论的感觉皮层刺激实验。感觉觉知的延迟引发对自由意志问题的重新思考,本书第四章内容进一步指向自由意志的存在问题。如果对意志或行动的意图的觉知也要在脑活动500毫秒之后才出现,那么启动意志行为的脑活动可能在有意识的行为意志发起之前就出现。作者在这一章中详细描述了检验以上猜测的脑电实验。实验证明,脑有一个启动过程,这个过程在自由的自愿行动之前550毫秒就开始了,但是对实施那个行动的有意识意志的觉知只是在那个行动之前150-200毫秒才出现。因此,自愿的过程是在被试觉知到他的意志或实施行动的意图之前大约400毫秒无意识启动的。作者将自由意志作为一种在非决定论意义上的真实的自由。他的结论是:比起基于自然法则的决定论对其的否定而言,自由意志的存在即使不是一个更好的科学选项,它也并不更加糟糕。如果决定论和非决定论都不过是思辨的,那么不如采纳我们有自由意志的观点,因为这种观点至少可以让我们继续接受和容纳我们有自由意志这样一个我们对自身的深刻感受。

认知科学始终致力于为心智现象提供一种全面的解释,并且它在这方面的努力早已超越传统哲学思辨的局限,而开始运用神经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更有效的工具来为其理论提供更丰富的土壤。从脑电实验获得的结果来看,感觉觉知的确存在着延迟,尽管这并不能充分证明自由意志存在,但这个假设是更符合直觉的。更重要的是,从实验的结果可以衍生出心-脑关系的一种新的理论――有意识的心智场理论。作者在第五章中介绍了心智场理论,它能够解释心智如何从物质中产生。我们可以将有意识的主观体验视为一种场,它由脑的适当而多样性神经活动产生。有意识的心智场(CMF)将提供神经细胞的物理活动与主观体验的涌现之间的中介物。因此,它为非物质的心智起源于物质这个深刻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答案。作者描述了如何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实验地证明CMF理论。对神经隔离皮层的适当刺激诱发一些可检验的主观反应,而这些反应不能归因于临近未隔离皮层或其他大脑结构的刺激。这意味着,一个皮层区的激活有助于全体统一的意识体验,它是通过某种模式而不是通过神经传导的神经信息实现的。作者指出,他提供这个检验CMF理论的实验设计,其检验的结果能够证伪这个理论。按照波普尔反驳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任何经验的结果都不能证实一个理论,只能证伪一个理论。波普尔的理论对于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有着重要意义,科学哲学界基本公认他的观点,即能够被证伪的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因此,作者设计的检验实验能够证伪他的CMF理论这一点,正是说明了CMF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既然CMF理论是一种心脑理论,那么考察它与传统的心脑二元论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作者对此的回答是,即使不否认CMF理论是二元论,但它也绝对不是笛卡尔式的二元论,而且它也适用于所有的物质系统。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中,作者模拟了与笛卡尔之间的一次对话,并且启发读者从脑电波实验的结果思考自我和灵魂的论题。笛卡尔是二元论观点的创立者,按照这种的观点,心与身代表了两种独立的“实体”。作者基于笛卡尔在自己著作中表达的观点,围绕思维的意义、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等问题与他进行了虚拟的对话。从这次虚拟对话中,读者能够在重新梳理笛卡尔二元论的同时,意识到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对心-脑问题的实质性贡献。在本章总结篇中作者提出,在觉知的产生方式,以及无意识的心智功能与有意识的功能之间的过渡中,时间因素是重要的成分。时间因素的重要性使我们注意到,如果无意识过程先于所有有意识的觉知,那么我们实际上并不生活在当下,而且无意识过程在我们有意识生活的出现中起到了支配性作用。作者也在本书的总结篇中提到了本书最主要的三点作用:首先,使读者了解并吸收心-脑问题的实验发现;第二,使读者认识到那些发现如何可能影响对自己的心智体验的观点;第三,鼓励读者对统一的大脑心智场理论做出适当的检验。

上一篇:侠义仁心,桃李天下 下一篇:英国智库:技术与创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