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比较研究

时间:2022-10-20 11:43:12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比较研究

【摘 要】同为著名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之间具有某些相似性,但因其各自所处时代环境、阶级立场、哲学思想和文学主张的不同,导致他们戏剧创作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目。本文试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的异同优劣,揭示他们各自的戏剧创作特色,深化我们对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及其戏剧的认识。

【关键词】《罗密欧与朱丽叶》;《牡丹亭》;比较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作为东西方戏剧文学巨匠,他们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性,但由于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环境、阶级立场、哲学思想和文学主张的不同,导致他们戏剧创作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目。本文拟从创作方法、主题思想、悲剧彻底性、戏剧结构和叙事风格五个方面,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二者之间的异同优劣,揭示他们各自的戏剧创作特色,深化我们对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及其戏剧的认识。

一、创作方法

同为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采用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迥异于《牡丹亭》的浪漫主义表达方式”。莎士比亚秉承文学表现生活、改良社会的宗旨,用巨大的勇气直逼沉痛的社会现实,严格遵从生活的本来面目来表现生活,通过描写罗密欧与朱丽叶二人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行为以及为此付出的悲壮努力,严厉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赞扬了罗、朱二人勇敢追求自由爱情婚姻的精神。这种思想映射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新兴资产阶级渴望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恋爱婚姻的强烈愿望。尽管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较快,但与封建庄园经济相比,力量还比较弱小,新兴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建立起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伦理制度,罗、朱二人为爱牺牲的悲剧结局证明了这一点。莎士比亚通过戏剧文学如实把英国新兴资产阶级艰难崛起的过程揭示出来了。这既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诞生的现实土壤,也是其思想深度的所在。与此相对,《牡丹亭》是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来反应当时的现实生活,通过描写杜丽娘因情感梦、因梦而病、因病而死这样一个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凄凉爱情故事,强烈谴责了程朱理学的虚伪和罪恶,歌颂了柳、杜二人追求自由爱情的巨大勇气,张扬了以情反理和个性解放的时代主张。在当时程朱理学压得女性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柳、杜二人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和渴望个性解放的理想和愿望,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和典型意义。由于当时统治阶级实行严厉的思想高压政策,作家的言论自由相当有限,汤显祖只能以这一虚拟安全的浪漫主义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诉求。汤显祖以“情”为主题,通过“梦”的形式描绘了一个烂漫奇幻的意境,让柳、杜二人离经叛道的惊人举动反衬现实礼教制度的丑恶,以此达到文学反映现实的目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的创作方法虽不一样,但其本质都是为了描写现实,反映生活,二者可谓殊途同归。

二、主题思想

虽同为爱情悲剧,但二者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有所不同。莎士比亚生活在伊丽莎白时代,当时英国正处于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崛起的新兴资产阶级主张肯定的人的自我价值,提倡人的民主自由,倡导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作者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以一种欣赏的笔触热情赞扬罗朱二人为了追求自由爱情婚姻,迎难而上,努力克服重重艰难险阻而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的罪恶。而《牡丹亭》的主题思想较之,显得更为宽泛,涵蕴度更大。作者在《牡丹亭》中通过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口道出全文主题,即“可知我一生爱好是天然”,旗帜鲜明地张扬爱情婚姻自由自主,提倡人的个性解放,鞭挞了虚伪至极、惨无人道的程朱理学。汤显祖生活在资本主义萌芽已产生的晚明社会,深受陆王心学的影响,高扬“情”的主题,肯定世俗人的正常的七情六欲,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这两部戏剧传达出来的思想倾向不仅在当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直至今天,它们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或许正是因为汤显祖、莎士比亚的敏锐深刻的洞察力,他们的思想才能够超越时空,永不退色,具有永恒的意义。由此才确立二者在中西戏剧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

三、悲剧彻底性

虽都被冠以“爱情悲剧”的称谓,但二者在悲剧表现程度上存在差异。《罗密欧与朱丽叶》将罗、朱二人的爱情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蒙太古和凯普莱特是由来已久的宿敌,作者罗、朱二人的爱情放在这两个巨族上,就等于给他们的爱情披上了一层阴郁的阴影。在当时,婚姻还处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阶段,青年男女还无法在爱情婚姻上做到自由自主。剧情一开始,罗、朱二人就采取了激烈的大胆行动,伴随着他们爱情的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爱情道路日趋坎坷。他们的行为越前卫,遇到的压力也就愈大。事实也确实如此。罗、朱二人在夯实爱情基础后,他们一如既往地延续最初的坚定,从始至终他们的行动一直都非常果敢激烈,他们的悲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最终以二人的毁灭结束了两家的恩怨。他们为了爱情而采取的行为是激烈的,他们的爱情悲剧是惨烈的彻底的悲壮的,对现实的批判力度是非常强的,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而《牡丹亭》的爱情悲剧是虎头蛇尾。由于作者知道,自由爱情婚姻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实现,于是作者设计柳、杜二人在梦中私自结合实现,柳杜二人的行为在当时骇人听闻的,这也正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礼教制度对女性思想禁锢之深。梦中的结合毕竟是虚幻的,作者又让柳、杜的爱情回到现实。可是一旦回到现实,柳、杜二人的爱情就遭遇了无法逃避的巨大困难。由于作者受所处时代的局限,柳、杜爱情只能以御赐团圆的方式结束。作者本想借柳、杜大胆追求爱情婚姻的越位举动来批判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制定的伦理道德制度,却最终又借皇帝之手来解决柳、杜二人的爱情困局。这种调和折中的解决方案显示了作者思想的妥协。这样,作者借柳、杜爱情来批判现实的力量便大打折扣。尽管柳、杜二人爱情是经过生死之后才获得认可的,他们的爱情是用巨大牺牲换来的,显得异常悲壮,但最终还是借助皇帝的调和来实现。所以他们的悲剧是不彻底的,批判力度也削弱了。

四、戏剧结构

戏剧创作都是以舞台演出为最终目的,也只有经过舞台表演,戏剧创作才算最终完成,戏剧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其中,戏剧结构是戏剧作家在创作剧本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牡丹亭》是一部长达五十五出的戏剧,篇幅冗长,结构松散,完全不适合舞台演出。它的演出成功缘于当时文人和剧作家对其的改编和重新制谱。与此相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戏剧结构上做得较为恰当。全剧五幕二十四场,除第五幕第一场在曼多亚外,其余地点都集中在维洛那城,戏剧结构紧凑集中,事件发生一环扣一环,场景更换适度,适合舞台演出。“分幕分场一方面可以突出重点,使戏剧情节更为集中紧凑,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头绪和枝蔓,便于观众把握。”这得益于莎士比亚在环球剧场多年的舞台演出经验,而汤显祖属于典型的才子型的案头作家,舞台表演经验相对欠缺。《牡丹亭》曾被贬为“案头读物,非筵上之曲”,其松散的戏剧结构也是遭人批评的原因之一。

上一篇:“人文关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 下一篇:论我国环境刑法完善与刑法谦抑性原则实现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