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区的土地规划和管理问题

时间:2022-10-20 11:32:29

城市边缘区的土地规划和管理问题

摘要:城市边缘区人口复杂,土地权属不明确,没有科学的功能分区,污染严重。农用地尤其是耕地的乱占乱用,有些甚至占而不用,土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下降。政府应该通过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约束管制该地区土地使用,使土地发挥最大作用。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土地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城市边缘区指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或是指由城市向郊区过渡的地带,表现出明显的城乡结合部和城乡经济混合增长的特征。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经济快速发张,在我国城市边缘区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一些地方由于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企业布局和对短期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加之未能开展科学有效地管理,逐渐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问题。坚强城市边缘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改善城市地域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开发效益,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以做好整个城市和周围地区的开发建设,其重要意义毋庸置疑。

1.城市边缘区的土地规划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土地权属和导致的问题

由于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两种地域特征兼而有之,在城市边缘区的内侧以建成区为主,在外侧以乡村为主。而且也没有法律针对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属性进行明确的界定,使得城市边缘区的土地权属表现出混杂性。加上城市边缘区以便采取城乡分管体制,多头管理职责不清,致使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地收益流失严重。原因之一是土地的非法转让、非法出租、转让农村集体土地,划拨土地非法转让、出租、联营和质押等各种土地违法行为;之二是一些地方政府以低地价政策或以租代征的方式吸引外资办企业,致使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偏低。

1.2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制约经济发展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非均衡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设施供给制度,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渠道相对单一,导致农村和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差距较大。而城市边缘区处在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原属农村的区域范围,其基础设施也是按照农村的标准进行配置的,无法满足城市建设的要求,存在缺乏规划、布局不合理,建设随意性大等问题。突出表现在各个行政区域在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缺乏规划沟通和协调,使得重复建设的情况大量存在;基础设施数量少、质量差,达不到相应质量标准;缺乏管理和相应维护;结构不合理,绝大多数地区侧重于发展交通设施、水利设施和供电设施,而忽视环保设施和天然气设施等的发展。

1.3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问题首先表现在空间结构方面。第一,城市与农村建设用地的无序,出于眼前即短期利益的驱使和诱惑,在城市外延的的扩张性发展过程中,为节约某些费用的支出,一些城市在征地时有意避开农村居民住所,造成“农村包围城市,城市又包围农村”的无序混杂局面。第二村镇住宅建设零乱,没有合理的规划布局;乡镇企业经济混杂多样,布局分散。第三,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整体使用率不高,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

其次表现在土地闲置方面。城市边缘区吸引着大量企业来这里租建房屋;政府也大量征用农地建设各类开发区。而这些建设大多是盲目扩张,缺少科学的规划利用和管理,致使许多事业单位多占少用,占而不用,大量土地闲置,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1.4农用地转用中快速扩张和无序问题

城市边缘区是位于城市建成区与乡村之间受城市辐射影响的过渡性区域。城市边缘区的农地资源在受到城市建设用地的粗放性外延扩张,各种类型的产业的开发区盲目开发,乡镇企业滥占滥用,农村居民住房的杂乱建设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城市快速向外扩张的同时必然要侵占大量的农用地。城市边缘区同时也是城市土地管理体系的边缘,土地管理秩序混乱,对土地利用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直接导致城市边缘区不饿华丽的快速扩张模式和土地利用混乱的局面。当前,农用地尤其是耕地资源的非农性利用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急需解决的问题,造成这种结果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之间产生巨大级差收益。

1.5土地规划和管理方面的法律不健全

目前,《土地管理法》主要是规范集体土地的征收问题,现行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主要是针对国有土地的征收问题,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并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征收、征用、租赁等利用和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这一法律不健全问题阻碍了城市边缘区的全面建设和健康稳定发展。

2.解决措施及建议

2.1利用宣传手断,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

城市边缘区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区域,无论是本地区的人还是在该地区进行开发经营的企业人士,还是政府都应该从自身做起,恪尽职守,高度重视该地区的一系列问题,在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下共同带动该地区的可持续性建设和发展。

2.2完善并研发相应的法律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

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建立起适合该地区发展的专门法律制度,让各项工作都能有法可依;成立专门的部门对该地区进行科学规划、管理和监督,并在所有大众的监督下执行。

2.3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坚决保护农用地

实行城市边缘区土地用途管制,即限制该地区土地的用途,规定土地用途转变的条件,以及不允许转变的条件,并规定土地利用和土地用途变更必须按照规定执行,并进行不定时地监督和检查;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土地决不允许变更。另外,对城市内部土地进行挖潜,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对荒废的土地进行复垦和综合治理;减少对农用地特别是更低的占用,切实保护耕地资源。

2.4建立自律性组织,结合市场情况规范整个土地市场

征收或者租用城市边缘区的土地进行开发建设的政府或者企业等都得成为自律性组织的一员,从自己做起,行主体开始设置第一道防线。规范和完善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市场,借助地价杠杆来调节土地利用,可以减少盲目占用、非法占用耕地,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在出让土地时要引入竞争机制,采取招标、挂牌、拍卖等形式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尽量不采用行政划拨的方式,是的土地市场逐步步入公平、规范化。

2.5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改善土地利用结构

边缘区是一个动态系统,其土地利用的科学规划、设计与决策以及这些规划、设计和决策的有效实施都必须建立在对边缘区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研究的基础上。动态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一、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边缘区的空间范围及土地利用演变进行多时期、全方位的动态研究,揭示边缘区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形成与演化的特点及其内在机制,为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规划、设计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建立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动态监测预警体系,监督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设计及决策的执行情况,以便及时制止土地利用的短期行为与不合理的利用方式。

2.6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惩治闲置土地行为

当前,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不断上升,耕地面积越来越难以保证粮食安全,这一问题使得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展除了需要建立在对城市现有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挖掘城市中心区及老城区的土地,同时,要注意土地开发的质与量,发挥每一块土地的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要科学规划各个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要严厉惩治限制土地行为。闲置土地既是资源浪费的行为,又是一种投机行为。

3.结论

城市边缘区的土地规划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城市向外扩张最先接触到的区域,为了高效合理使用土地,就需要各项工作的互相配合,加强宣传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坚决保护耕地,规范市场改善土地利用结构,严惩土地闲置,从而实现城市与城市边缘区协调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艳辉. 城乡边缘带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1).

[2] 梅昀. 城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初探[J]. 理论月刊. 2000(08).

[3] 程力,黄际恒. 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有关问题的探讨[J]. 南方国土资源. 2007(05).

上一篇:总统也没有理由 下一篇:试论公路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