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人单位更倾向招收研究生?

时间:2022-10-23 04:17:33

为什么用人单位更倾向招收研究生?

不久前,微博上流传着一件事:在一次电视台策划会上,主任让一名实习生开完会给大家订盒饭,结果被实习生拒绝。该实习生认为自己是来实习当导演的,不想也不应该做这种事。这条微博被多次转发,并再次引起人们对“90后”群体的热议。不少网友跟帖、吐槽身边的“90后”实习生:不懂礼貌、太自我、目的性强、不会与人相处……有专家点评:“90后”有着比较优裕的生活条件,生活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忽视和别人的沟通与交流,淡漠对他人、对社会的关心和责任。

“90后”却说“这些杂事本来就应该让行政、后勤的人去做”。职场新人也纷纷吐槽,认为在中国社会,老一辈思想过于陈旧,缺乏人权、平等和社会分工意识,在单位里,老同志欺负新人都成了理所当然。有评论认为,“90后”在个人能力、对社会的了解和竞争意识等方面,更现代、更大胆、更敢于表达。但无论如何,“90后”至少现在还不是职场宠儿――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收研究生,在他们眼中,研究生更为“稳重、谦和、懂得规矩、做事有条理”。

对于职场偏见是否能找到合理的解释?不妨用反证法的逻辑,沿着“90后”的思维轨迹,从“盒饭”出发,寻找到相关的蛛丝马迹。

观点一:人人平等,今天的领导未必是明天的领导,也许明天我就是领导!

也许那位拒绝订盒饭的实习生马上要结束在电视台的工作,临走前想给长期看不顺眼的上司一个下马威;也许是她当天心情不好,种种头绪扰乱了正常思维。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有争上游的意识,才能成就来日辉煌。现在的上级不足为惧,只要好好努力,一定可以超越他,不怕以后被“穿小鞋”。

这让笔者联想到刚踏入职场的那段日子,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小领导总是“找茬”,为一点小事喋喋不休甚至大声嚷嚷,久久积蓄的矛盾终于因一点小事爆发。争吵之后,回归平静,桩桩件件,仔仔细细地梳理一遍,其实自己并没有多少道理,除了气势上最后抖擞了一下,到底是没占到任何便宜。且不论谁对谁错,领导就是领导,上级就是上级,以后还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矛盾挑明了,真到鱼死网破的地步,换掉我还是换掉他?事后,大领导批评了我,也批评了对方,各打五十大板了事,显然他心如明镜:我错在年轻气盛,对方错在不懂得如何管理新人。在上司的眼里,我们都还只是新手,而他有容人的雅量,有领导的风范,有长辈的耐心。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是幼稚之极。职场上,单线逻辑绝对是错误的,做事情要顾全大局,要考虑到大领导的处境,要考虑到周围同事的利益,更要考虑到自己未来的发展。

那位不去买盒饭的同学,如果真的心比天高,现在就如此桀骜不驯,如何能让上司做到真心传授?即使上头有心栽培,该同学又是否能听得进去?因为这件事少了领导的关爱与提点,绝对是不智之举。如果只是偶然失态,更是不值。

情绪管理很重要,随便发泄怨气的人,总让其他人退避三舍,直接结果就是无法更好地与团队协作。在一个越来越力求打造团队优势的现代社会,能力可以拆解成很多方面,团队协作绝对是考察重点。时下流行的“群殴”式面试,大家围坐在圆桌前,顺次发言或者自由发言,掌控局势的绝对不是说得最多或者声音最大的人,那些因势利导、画龙点睛的高手才是真正的未来之星。

总之,藏锋芒于朴拙,化戾气于敦厚,这才是新人正确的成长之路。

观点二:工作内容要明确,学习导演的工作内容不包括买盒饭!

非要较真,人家确实不是来专门买盒饭的,买盒饭也不是人家被指定的工作。职场上,要讲究遵从逻辑,要按常理出牌,但对于“逻辑”、“常理”的理解每个人却并不统一,在这个模糊的问题点上,往往就是新人比拼高下的焦点――你所认为的正确逻辑,未必就能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不买盒饭这一举动,至少是让许多人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这部分人的一般逻辑就是“一点小事都不愿意做的人,绝对是一点责任也不愿意承担的人,怎么能够与之合作甚至共担风险?”

实际工作中,该做的与不该做的,没有十分明显的界定。在国家机关、公职机构以及银行、法律等专业机构,有“不要多管闲事”的潜在生存法则,因为这些机构有比较明确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多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可能会招来麻烦。但是,类似帮大家谋福利的“小事”,任何机构、单位都比较提倡。

笔者在第一家单位实习的时候,一位从没有见过面的同事打来电话,希望我帮他收一份快递,收到快递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位已经退休的领导。只是实习生的我,实在没必要为了一位已经不在其位,且素未谋面的上级跑前跑后,但后来还是把东西送到了他手上,并且又做了几次同样的“邮差”。这次经历是宝贵的,虽然牺牲了一些平时休息的时间,但至少让其他人省去了很多麻烦,办公室内务组不必为传递东西而烦恼,老领导不用仅为了接份快递而专门来趟公司。我也获得了很多额外收益,办公室同事对我格外热情,给我讲了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公司信息,让我对这家公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老领导对我的“上门服务”也颇为满意,几次向大领导提及,虽然可能我的名字他们未必记得住,但至少我给他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我也有很多缺点,比如不细致,有时候不够耐心,但是我的优点也得到了展现,两者相较,大家脑海里的我是谦和、热心的上进新人。

后来,我离开这家公司继续求学,当遭遇经济危机求职寒冬的时候,我又叩开这家公司的大门,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以前带我的那些部门经理已经全都离职。带着沮丧和疲惫,我在成群的求职者中等待面试,偶然间又遇到了实习时办公室的同事,一番寒暄之后,她直接把我引荐给了现任部门经理,还加上一车好话。再后来,我拒绝了这家公司,到了另外一家心仪的企业,但这次成功面试给予了我极大的自信,让我在后面的求职过程中一路劈风斩浪。最后,我才知道我简单的举动其实平衡了微妙的关系:如果我不去送快递,他们也绝不会真的让退休领导自己来取或者转递,那样显得太不尊重。于是我明白越是不在位的老领导,越要照顾他们的情绪。

新人往往没有实际工作的经验,正因如此,也就没有多少发挥个人才能的余地,如果不多做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事情,如何能够接触到实际工作,又如何能真正进入专业领域有所发展呢?这个悖论如果按照所谓的“一般逻辑”来考量,永远是死循环。“学做导演”,那应该是在学校的事情,因为实习单位没有一个岗位叫做“学导演岗”,怎么让人家肯教,才是问题的关键。

观点三:创造力是新人脱颖而出的法宝,而不是循规蹈矩!

新人们在遇到挫折和批评时,总会不自觉地认为:“创新总会有阻力,新生事物总会受打击!”新人们总会以“我是创新思想的代表”自居,认为工作中具备创新精神是最重要的素质,于是总要求新求变、标新立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脱颖而出。

这是一个创造力为先的时代,中国的崛起确实需要更多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马云都已成为偶像,新人们每天都在为如何摆脱俗套不停奋斗。当遭遇现实的困难,新人们认为自己是被泼上一头冷水,被社会无情地否定,被迫接受大众的平庸思想。难道真的是外部环境太恶劣?非也。

首先,创新需要建立在合理可行的工作基础上,无法实现或者说不容易实现的创新点子,最多是头脑风暴的火花,绝对不能形成提案,更别说是进行实践了。新人没有工作经验的积累,不了解行业,没有项目执行经历,有太多的一线知识需要重新学,有太多的实践内容需要温习,有太多人尽皆知的业内规则需要恶补。连基础都没打牢就谈创新,似乎有些牵强。

其次,除了研发型机构,一般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是效率第一,都要求在完成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才提倡创新。即使是研发型机构,对专业水平的要求也肯定很高,刚入门的新人,连行业脉络都没摸清,创新思想如何运用是个很大的问题。

第三,没有付诸行动的创新都是虚无的。没有最终开花结果的那些思想火花、理念,也许真的很珍贵,但仍旧不为人知。一个新人也许真的有很强大的创新能力,可是因为种种因素无法实现,或是太超前,只要没能付诸实践,就是空话,反而容易落人笑柄。

创新是建立在深厚的工作基础、对行业脉络有清晰认识、通过实践印证等之上的高端境界。要让自己在工作中表现出创造力,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有脚踏实地的态度。脚踏实地的态度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考察。耐心细致的工作可能体现在档案整理、收发信件这种小事上;灵活的头脑可以用在搜集材料、归纳信息的基础工作中。新人要做的、能做的、必须做的事情其实很多,只不过有些没有明确写在日程表上。换个角度,其实买盒饭就应该是实习生做的,但真的列在工作表上,是不是有些让实习生难为情呢?放下这些所谓的高调逻辑,回归常态,一切也都顺其自然了。

笔者搜肠刮肚只找了三个观点,也许有更多有力的证据可以说明当今社会是一个问题社会,是急需改善新人发展环境的社会。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外部环境的改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青春只有一次。与其抱怨外界的不公,不如放下那些所谓正确的概念和逻辑,换个角度,结合现实重新思考。

上一篇:政策变局频袭A股通胀暗中压制大盘 下一篇:总统也没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