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S是发展现代企业管理新途径

时间:2022-10-20 11:18:19

CIMS是发展现代企业管理新途径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日益信息化,国内外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正朝着精密化方向发展。自80年代以来,适时管理(Jus-tin--Time,JIT)、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Control,TQC)和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Activity--basedManagement)或简称作业管理(Ac-tivityManagement,AM)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在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的支持下更使其卓有成效。美国著名企业管理专家RichardSchonberge教授称誉JIT是日本产品称雄世界的法宝之一;还有专家认为JIT和TQC特别适合在发展中国家企业推广应用,甚至认为AM是对泰勒“科学管理”的重大突破。JIT、TQC、AM和MIS等之所以会产生,是与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系统(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CIMS)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并为CIMS所包容。可以说,CIMS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哲学的科学思想在现代生产的结晶。CIMS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现代制造企业和工厂自动化的一种新模式和发展方向。

一、CIMS的产生

在美国学者约瑟夫•哈林顿于1973年在其《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一书中首次提出CIM概念(即用计算机通过信息集成实现现代化的生产制造,求得企业总体效益)之前,制造行业的产品生产主要是由机械式或液压式的自动机床组成的单品种生产自动线来完成。这种自动生产线有其固定的节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缺点是改变生产品种非常困难且价格昂贵。在当时条件下,与大批量生产企业相比,中小批量生产企业的成本要高得多,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为改善这种状况,迎合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小批量生产企业迫切需要引进自动化生产技术。7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企业的自动化创造了条件,从而出现了CIM。70年代中期,计算机技术开始植入机床,形成了计算机数控(ComputerNumericalControl,CNC)机床。与传统的机械式或液压式自动机床相比,CNC机床的特点在于只需改变软件程序即可加工新零件,改变加工对象的灵活性很大,而且只需很少的调整时间,因而特别适用于中小批量生产。CNC机床开始大规模取代机械式或液压式自动机床。然而,CNC机床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它可以使某个零部件生产达到局部最优,但是在把生产经营的所有功能连成一体,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方面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尚无法最大限度地适应当时社会需求的剧烈变化。到了70年代末,微处理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工业机器人、分布式多级计算机技术、整体联接技术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开始把不同处理功能的CNC机床用自动物料处理系统联接起来,由中央计算机统一调控,形成了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ManufacturingSystem,FMS)。FMS能够在不降低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同时或交替生产各种具有类似加工要求的零部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和灵话性。在FMS的基础上,对企业各种各样的活动进一步集成和发展,便形成了CIMS。

二、CIMS的构成

CIMS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数据库等现代高新技术将企业的经营、管理、计划、产品设计、加工制造、销售和服务等环节和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集成起来,使之能够既充分发挥自动化的高效率、高质量,又具有充分的灵活性以利于经营、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发挥智能,根据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及企业经营环境,灵活及时地改变企业的产品结构及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实现全局最优化,从而提高企业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并取得稳定的高效益。

CIMS主要由五大部分集成,即:集成工程设计系统(CAD/CAM等);集成管理信息系统(MIS);柔性制造工程(FME)系统;质量保证系统;计算机网络通讯、数据库管理系统。以上构成的基础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CIMS比传统的工厂自动化、工厂计算机化、无人工厂、无纸工厂等等范围大得多,含意也深刻得多。它是个复杂的大系统,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通讯科学和技术与制造技术相互交叉渗透产生的集成方法和技术的一个复杂大系统。CIMS涉及的自动化也不是工厂各个环节的自动化或计算机化的简单相加,而是把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看成一个整体,紧密联系,统盘考虑,把企业内部相互分离技术如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OA办公自动化、MIS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过程控制等和企业各部门、各层次的人员通过计算机有机地结合,使企业各种活动高速、灵活、协调地进行。

三、CIMS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CIM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高新技术生产系统,又是一种现代工业生产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现代科学概念,是一种现代哲理。在这种哲理、概念指导下,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大生产取得了比以往任何单个先进技术、单种现代管理,比以往任何自动流水线、甚至无人工厂、无纸工厂更好的效益,更大的灵活性,更快捷地占领市场,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IMS是一种被实践证明在新形势下能适应社会需求重大变化的卓有成效的生产方法。同样,AM也被实践证明能使CIMS发挥最大整体效益的管理方法。近几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推行CIMS,并辅以AM,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美国科学院在1985年曾对美国五家大公司进行了CIMS效益分析,其结果是:产品质量提高200-500%;生产率提高40-70%;设备利用率提高200-300%;工作能力提高300-500%;在制品减少30-60%;设计费减少15-30%;人力费减少5-20%,生产周期减少30-50%。日本富士通一厂家启用CIMS后,其生产率提高60%;直接生产率提高200%;人员减少50%;库存减少35%;废品率减少65%。国际CIMS90年的效益调查结果:新产品开发时间减少50%;工艺过程计划时间减少60%;库存减少30%;总生产时间减少40%以上。

在我国,CIMS的应用也有其广阔的前景。自1990年以来,以北京第一机床厂(1995年度美国CIMS工业领先奖获得者)为代表的10多家工厂均启用了CIMS,并且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由此可以看出,CIMS是现代企业高速、粗密、灵活、集约运行的基础和保证。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它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这是现代企业生产、制造与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上一篇:电视和日常生活的表演思索 下一篇:企业管理运用激励机制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