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2-10-20 11:01:33

安徽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摘 要]本文从安徽省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构成比例、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构成比例以及三次产业对GDP贡献率三个方面,对安徽省产业结构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安徽省产业结构的现状,针对安徽省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调整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现状;调整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1-0115-02

1 引 言

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指调整各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比重,使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并协调处理各经济要素的关系。本文通过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现状分析,运用计量软件剖析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情况,提出安徽省产业结构亟待升级,并提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举措。

2 安徽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 1 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安徽省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902. 0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359. 33亿元,在全国稳居第14位,人均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4779. 5元增长到2010年的20887. 8元。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507. 38亿元增加到2010年5290. 62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3. 02%提高到63. 19%,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0年的866. 6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1849. 4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 1077. 8亿元增加到4151. 5亿元。由此可看出,安徽省总体经济保持着平稳较快的增长趋势,市场内部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安徽省产业结构也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2. 2 安徽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1)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构成比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的经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2000年的25. 56∶36. 41∶38. 03调整为2010年的13. 99∶52. 08∶33. 93,日益向最优的“三二一”产业格局靠近。从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结构的统计数据(图1)可以看到,第二产业比重呈快速上升趋势,尤其是2004年以来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呈现平稳发展趋势,相比2000年占比有所下降;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2010年占比只有13. 99%,渐渐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化发展,但是为了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仍较高,应需进一步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

图1 安徽省三产构成比例(%) 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2011年)

从表1进行横向分析来看2010年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在华东七省市中排名靠后,仅排第六位,说明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从三次产业构成比例来看,安徽省第一产业的占比华东地区最大,这主要是因为安徽省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省;第二产业构成比例虽比较高,但是与其他几个省市相比,处于中等水平;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七省市中仅高于江西,说明安徽省仍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产业结构构呈现“二三一”格局,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比较合理。2010年安徽省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构成比例为13. 99∶52. 08∶33. 93,可看出安徽省目前三次产业构成比例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的问题。

(2)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构成比例分析。从安徽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情况的折线图(图2)分析得出,

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构成比例虽然近年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但所占总就业人口比重仍很高,这主要是因为安徽省是一个传统农业大省,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比例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吸纳劳动力能力日益增强。

再将安徽省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比例与华东其他六个省市进行横向比较,从表2可以看出2010年安徽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比例中,第一产业比例最高为39. 1%,比第一产业所占就业比例最低的上海(3. 9%)高了近36%,第二、第三产业比例最低,分别为25. 1%和35. 8%,比第二产业最高的浙江(48%)低22. 9%,比第三产业最高的上海(58. 5%)低22. 7%。安徽省农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近一半,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与其他省市相比,构成比例明显较低,所以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中,应加大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改造力度,从农业中解放出大量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推动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通过以上比较可知,安徽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与产值结构的变动趋势大体一致,但就业结构中也存在着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而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的问题。这说明安徽省目前的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与产值结构不协调,应适度的进行调整,引导就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之间的有效流动,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3)安徽三次产业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以安徽省GDP 增长率Y为因变量,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增长率x1、x2、x3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利用1995—2010年的相关数据做回归分析,建立如下线性回归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ε。消除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后,得到以下方程:

Y=0. 201x1+0. 473x2+0. 409x3-0. 0152

(15. 41) (34. 27) (8. 01)

R2=0. 9948,调整的R2=0. 9935,D. W. =2. 1829,方程拟合较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每增加1%,GDP 分别增长0. 201% 、0. 473%、0. 409%。也就是说,1995—2010年,对GDP 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占GDP 的比重较大但是其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却最小,第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相当,可见,三次产业结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与其比重不一致,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升级。

3 安徽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

总体来看,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国中低等水平,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要不断提高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与质量,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具体包括:

第一,加快工业化进程。通过以上回归模型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最大,要想实现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就应提高工业化水平与质量。

第二,促进农业现代化。安徽是传统的农业大省,我们应走现代化农业道路,生产高质、高产、高效的农产品,由农业大省转为农业强省。

第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安徽省第三产业占比较大,但发展水平、质量较低,对GDP的贡献不够。可通过大力发展商贸、现代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总体质量;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挖掘安徽省第三产业潜力,增加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水. 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9-190.

[2]丁忠明. 安徽省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06[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王玉春. 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评述及形成机理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1(20):21-24.

[4]吕连生. 21世纪初期安徽产业结构调整思路[J].理论建设,2001(1):38-45.

[5]方国斌,马慧敏. 安徽省产业结构现状与生产要素的变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4-7.

[6]刘翀,杨亚达. 安徽省产业结构状况及其优化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23):19-24.

[7]陈培文,曹恒轩. 三次产业划分理论评析[J].山西统计,2000(1):20-22. 

[作者简介]毛琳(1990—),女,安徽宿松人,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

上一篇:企业业务流程梳理的工作模式浅析 下一篇:我国小型物流企业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