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动情点

时间:2022-10-20 10:30:25

【技法梳理】

作为写作的触发点,动情点可以作为文章的引入部分。如朱成玉的散文《捆绑苦难》的开头写道:“在那次关于矿难的采访中,我接触到一位双重苦难的中年妇女:瞬息之间,她失去了丈夫和年仅18岁的儿子。”其后的文字都是围绕妇女对待苦难的态度的。此外,“动情点”同样可以作为文章的高潮出现。如《警察与赞美诗》中当苏比突然在赞美诗中醒悟,想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时候,警察突然找上门,使全文达到高潮,同时作者也开始了收尾工作,故事虽戛然而止,但却又余味悠长。

由此可见,动情点就包含在一个个细节里。要捕捉动情点,我们就要用心感悟生活,主动体察真情。那么如何才能让文章打动读者呢?

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即将人物的某一动作放大,对其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如人物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等,抓住这些动作对其进行细化,将有助于折射出更广阔的生活图景。如贾平凹的《我不是个好儿子》:

把母亲送出医院,看着她上车要回去了,我还是掏出身上仅有的钱给她,我说,钱是不能代替了孝顺的,但我如今只能这样啊!母亲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眼看着车越走越远,最后看不见了。我回到病房,躺在床上开始打吊针,我的眼泪默默地流下来。

作者将母亲对儿子的关怀动作化,并同时将动作细化,分步骤、多角度对其进行刻画,如同电影拍摄中的慢动作回放,同时又给以特写,让一个关爱儿子的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一个满心愧疚的儿子流泪的原因更为具体。

二、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变换角度,增加层次”即从他处他人的角度来渲染气氛、增强感受。如《心灵鸡汤》一文中的片段:

“杨勇,真羡慕你。你妈妈竟然送了鸡汤过来,还留了一张纸条。”张曦用充满羡慕的双眼望着我说。

室友们都羡慕说:“这鸡汤好香啊。”

也许是听到我大声的呼喊,严厉的生活老师打着手电筒走进了我们寝室。本以为他会太严厉地批评我们寝室的不安静,结果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用手电筒照了一下我手中的保温杯,似乎明白了什么,就离开了。

这段文字从不同人的角度来赞美母亲送来的鸡汤,其目的并不是写鸡汤的美味,而是为了彰显母爱。那浓浓的鸡汤,无论是闻到味道的同学,还是听到喧哗声音的老师,只要看到那保温杯,就似乎感受到了母亲的关爱。作者为文章设置了动情点,丰富了母爱的内涵。

三、环境描写,营造气氛

环境描写是服务于文章主题和人物特征的。适当的环境描写既可以渲染气氛,反映人物性格,又可以推动情节、深化主题,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心灵深处的思想与情感。环境描写可以是连串式描写,即多次使用景物描写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更加吸引人,也可以是情景式描写,将人物内心的情感自然渗透到外物之中,使情景合一、水融,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如:

在一个烟雾弥漫的傍晚,我独自走在一条幽深的小街上。小街上没有一个人,只有几辆破车孤零零地横在旁边,像一头头病入膏肓的老水牛伏在那里。一阵冷风吹来,我不禁哆嗦一下,竖起了我的衣领,双手插在衣兜中。

这段文字是非常鲜明的环境描写,不仅告诉读者当时的环境,而且还反映出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在环境的渲染下,读者极容易与主人公的情感产生共鸣。

四、细节描写,触动心灵

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语,一件寻常的小事,或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总能触动你的心灵,牵动你的情思,引发你的思考,将这些细节运用到文章中,同样可以收到打动人心的效果。如下面这一细节:

他把手伸向了我,这是一双枯瘦的手,筋骨从外皮中突出来,像那老树上的枯藤,错乱地缠在他的手上。我不由自主地把手从上衣口袋中抽出来,把浑身都搜遍了,也没找到一分钱。我忽然想起,出门时忘了带钱了。我顿时尴尬起来,不知道该怎样面对他。可他干瘪的身体,褴褛的衣衫,枯黄的脸,仿佛在告诉我,他确实很需要帮助。

本段的特色在于人物的“手”上,作者将一个乞丐老人的手描绘得栩栩如生,这样的手伸到人的面前,大概善良的人们是难以拒绝的,而作者的尴尬正是由此开始的。

五、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类比联想,即以他物言此物,以他人言此人。这种写法通俗易懂。描写一个人时,可以类比联想到大众熟知的某个人,使读者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加细腻深刻。如: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古装电视剧里的客栈,小二用一口流利的京片子问道:“客官,您要点什么呐?”满脸堆笑,虽然站在面前的是这位东北老爷爷,未见得有丝毫谄媚,那也一扫身处“冰塞”江南的阴霾。

我想起了他人口中对东北人的描述:女儿彪悍干练却也不失细致;男子大气豪爽却也不少忠义,老爷爷坐在我面前跟我闲聊起来,嗓门洪亮,神态自若,没有半点隔阂,似与老友神聊,羞得有那南方人的小家子气的我无地自容。

本段中,作者由眼前的“东北老爷爷”联想到所有东北人,无形中将南北方人进行了对比,赞美了北方人的豪爽,显出自己的窘态。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英国诗人塞・柯尔律治也说过类似的话:“只有动情写成的作品才能动人以情。”同样的话在狄德罗那里也可以听到:“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也不可能打动人心。”可见,作者的动情点恰恰就是阅读者的共鸣点。无论是看小说还是看电影,让人们落泪的不是长篇累牍的说教,而是真情的流露,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段旋律。

写文章离不开“雪中送炭”,也不能少了“锦上添花”,摆正两者的位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仅能够避免华而不实的文风,还能够创作出文质皆美的好文章来。

【思考练习】

俄罗斯的伟大作家屠格涅夫,青年时觉得生活无聊而平淡,年轻的心已不愿负担人世间的孤苦。他来到悬崖绝壁边,面对夕阳,把脚一提,忽然有什么独特的声音传来,他不禁侧耳一听――原来是婴儿的啼哭声。在这暮霭笼罩的荒山野岭上,孱弱而无助的生命依然高高在上!他转身循声奔去……

他终于在生命的悬崖绝壁上感受到生命啼哭的意义。

战胜生命绝望的力量恰恰在于生命的本身。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此文的动情点在何处,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篇记叙文的动情之处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作时如何抓住动情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让自己的文章扣人心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品味父爱 9期 下一篇:无声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