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2-10-20 10:27:00

关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思考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市场需求逐年增大,建筑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生产活动,涉及到施工技术与方法、施工资源调配方式、安全监管等各个方面。因此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1、引言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入手,通过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及当前我国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以推行材料控制措施、狠抓图纸会审工作、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制定严谨的管理制度、明确施工技术管理主体、建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等为主要手段来强化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只有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才能做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责任明确、资源调配调整及时、安全生产监管严谨、采取措施准确到位,保证我国建筑施工能够达到成本低、效率高、工期短、质量好的目标,从而为我国建筑工程提供有效地施工技术保障。

2、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不仅仅局限于对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控制与管理,还包括能够按照国家出台的有关方针及政策,利用系统科学的技术管理体系与方法,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组织、资源调配、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涉及到人力、物力及各种生产活动进行科学管理,能够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计划与决策、控制与调节,促使建筑施工技术与生产工期、成本、质量、安全达到辩证统一的目的。

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有“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充分发挥施工团队的工程特点与技术优势,选取较为适宜的施工方法,将科学技术真正地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通过质量监管、材料选取、资料分析等管理手段达到最优的施工效果,提高施工质量;有利于施工资源配置优化。通过人员组织、资源调配、技术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节能降耗,所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施工任务的重要保障及必要条件,应当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以达到施工预期任务。

3、当前我国施工技术管理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逐渐开始重视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等等。但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下几点:

3.1材料把关不严,设备管理松懈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仅将重点放在调整各个阶段施工技术规划方面,并未对原材料与设备的引进进行严格管理,造成进购原材料收回扣、设备引进资金不足,从而导致原材料价格过高、用料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设备较为落后等不良现象,往往造成施工工期过长、施工质量不达标等后果。

3.2管理主体不明确,人员责任不明晰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少建立一个专门的技术组织机构来分析施工各分项各环节的技术不足、考核施工的完成质量、制定下一步的技术组织、资源调配、人员管理等方案,这就造成了施工过程中施工设计、技术需求、材料供应、质量监控等各个环节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往往造成资源浪费、人员制度松散等后果。

3.3资料管理不正规,图纸会审不重视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中为了追求工期,不断的修改图纸或还没有完全领会图纸设计意图的情况下便进行经验施工,既不能实现建筑图纸设计,也不能实现施工目标。同时,建筑施工项目负责人很少组织人员进行图纸会审,较为排斥能够简化的施工工艺或施工方法。鉴于规定,图纸会审需要多部门的签章,所以一般都是在施工后进行图纸会审记录补充,这样达不到及时发现施工问题、优化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4、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4.1推行材料控制措施,狠抓图纸会审工作

在建筑施工中材料是保障施工质量与成本具有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材料包括施工的原材料、成品、配件等,如果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质量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所以加强材料监管力度势在必行。在施工中要编制材料购买方案,严格将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及数量等信息进行规定,并且在进行采购过程中应当实施多方询价、相互比较的措施,购买材料应当按需购买,避免造成浪费的现象。

材料的购入次序及保管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购入次序应当根据施工的进度,优化材料的进场次序与间隔时间来制定。材料的保管应当按照材料的材质等进行分类保管(易燃易爆品应当给予相应的保护措施),并且要严格遵守材料的抽查审核制度,将抽查与检验结果及时的汇报给业主及设计单位。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还要加强对图纸会审工作的落实力度,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施工人员领会图纸设计意图,完成施工要求。具体措施是要检查图纸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与法规、图纸的总说明是否符合图纸设计内容、图纸规定的技术要求是否明确对于存疑之处、设备安装图的标高尺寸是否符合土建图等问题。如果以上的问题存在或无法解决,应当及时与设计部门进行沟通。

4.2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制定严谨的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建筑施工能够保质保量的进行,要制定全面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使得施工各个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都能够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并且成立领导小组对项目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促使项目负责人员能够负责尽职,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具体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图纸会审制度。此制度可以促进施工人员深入了解设计需求,以便能够满足施工设计要求,保障施工质量。2施工资料技术管理交底制度。此制度方便施工验收,可以为下一阶段的施工顺利进行打下基础。3施工技术变更审批制度。任何与设计规定不符合的施工技术或材料等都要进行逐层审批制度,并且应当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会议讨论,最终制定技术变更方案,以防止技术不符合建筑要求的现象发生。4工程质量检验与评级制度。施工完成后应当首先由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部门制定工程质量检验方案,按照我国规定的相关标准,对工程进行严密的质量检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避免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等现象发生。

4.3明确施工技术管理主体,建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在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要确保完善技术管理责任制,施工中明确各级管理及工作人员的职责。抓好人员管理与调度环节,管理层要引入精通项目管理并且技术扎实的技术复合型人才,并且明确施工技术管理主体,在施工中对工程各个环节的技术、资源调配等进行统一部署,防止由于技术交底工作执行不到位发生安全与质量问题。同时还要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利用制定方针制度对施工进行严格约束。在制度中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条件与设计方案,明确各个工序的技术要求、质量检验标准、工程验收标准等,并且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方法进行技术交流与学习,逐渐增强施工技术管理团队的业务素养,做到未雨绸缪。

5、结语

建筑企业通过对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确保建筑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的完善,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优化操作各项规范,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各个环节的监督执行。

参考文献:

[1]任学涛:《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

[2]颜怀志:《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2(07)

上一篇:探讨高压喷射灌浆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议招标控制价编制的原则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