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土方地形施工技术要点浅析

时间:2022-10-16 07:34:59

园林绿化工程土方地形施工技术要点浅析

摘 要:园林绿化地形是园林绿化空间的构成基础,与园林绿化性质、形式、功能与景观效果有直接关系,也涉及到园林绿化的道路系统、建筑与构筑物、植物配置等要素的布局。园林绿化地形处理是园林绿化施工的关键。园林绿化用地地形的实现必然要依靠土方施工来完成。本文结合园林绿化施工工程实践,就土方地形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园林绿化;土方地形;施工技术

1、引言

土方地形施工作为园林绿化工程中的重要施工环节,是保证园林绿化施工达到预期设计效果的关键工序之一。其施工难点和重点在于如何有效地确保地形测设的准确性,在确保地形位置不发生偏移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挖填土,做到就近挖填、减少外运土方;同时加强地形细部整理,保证线条优美流畅,凸显园林绿化艺术效果。

2、土方地形施工的分类

土方工程量一般来说在园林建设中是一项大工程,其完成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后续工程,所以它和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进度关系密切。土方工程的投资和工程量一般较大,有的工期长且涉及到的施工机械众多,这就导致土方地形施工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因此为了使工程能安全按时按质完成,必须做好土方地形施工的统筹安排。

土方工程根据其使用期限和施工要求,可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但不论是永久性还是临时性的土方工程都要求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密实度,使工程安全质量和艺术造型符合原来的设计要求。同时在施工中还要遵守有关的技术规范和原来设计的各项要求,以保证工程的稳定和持久。

3、土方地形施工的准备

3.1吃透图纸

按照地形、构建筑物要求制定土方挖填方案,确定合理的挖填方式、施工顺序和边坡防护措施,选择适当的施工机械,提前安排好土方倒运方式及外运场地。先清除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做好绿化建筑物、构筑物的标准轴线桩、标准水平桩,用白灰洒出开挖线,把预检手续办理好。而对于赶紧的土方工程而采取夜间施工时,要准备碘钨灯等一系列照明的相关设施。

3.2场地清理

土方工程施工前,必须在施工场地的有效区域内做一些准备工作,如必须及时清理存在妨碍工程进度的障碍物,以便后续的施工工作正常开展。有些土方施工工地可能残留了少量对工程稳定有隐患待拆除的建筑物或地下物,在施工前要拆除掉。拆除时应根据其结构特点并遵循现行《建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操作。操作时可以用镐、铁锤,也可用推土机、挖土机等设备。如果施工现场内的地面、地下或水下发现有管线通过或有其他异常物体如地下文物、地下矿物或地下不明物时应事先请有关部门协同查清。未查清前不可动工,以免发生危险或造成严重损失。

3.3定点放线

平整场地的放线一般使用方格网法,放线应尽可能将方格网放到地上,以做控制网。在每个交点处立桩木,侧面平滑、下端削尖,并且在桩上把桩号和施工标高(挖土为“+”,填土为“-”)标识出来。1对于挖湖堆山的放线:挖湖堆山,首先应确定挖湖或堆山的边界线,一般仍使用方格网法,先按图纸要求打出边桩,确定湖、山的基地位置、然后把设计地形等高线和方格网的交点详细标到地面上并进行打桩,并且把桩号及施工标高在桩木上标明。2对于狭长地形的放线,如园路、土堤、沟渠等,其土方的放线包括下列内容:首先打中心桩,定出中心线。可利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按照设计要求定出中心桩,桩距20~50m不等,视地形的繁简而定。每个桩号应标明桩号距离和施工标高,桩号可用罗马字母字也可用阿拉伯数字编定。距离用公里“+m”来表示,打边桩、定边线。一般中心桩定下后,边桩也有了依据,只要用皮尺就可以拉出,但较困难的是弯道放线。在弯道地段应加密桩距以使施工尽量精确。

4、土方地形施工的现场

4.1挖方、运土

无论是人力或机械挖方都必须先挖截水沟、排水沟或抽水井,然后分层开挖。人工挖方必须注意安全,而且必须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者要确保人均4~6m2的工作面。开挖土方附近严禁重物和易塌落物。进行挖土时,要仔细观察土质情况并留出合理的坡度。如果需要垂直下挖,松散土的范围≤0.7m,中等密度者≤1.25m,坚硬土≤2m,如果超过了上述规定的范围,则须加上支撑板或把符合规定的边坡进行保留。

为防止塌方,不允许在土壁下向里挖土。在施工的同时,对基桩、龙门板及标高桩进行保护。在进行土方大开挖时,挖掘机从放好线的施工区域内,由中间向四周倒退行驶开挖,开挖土方随挖随装入自卸车进行倒运或外运。从上到下分层进行,直至开挖到设计高程。机械开挖在接近槽底时,用水准仪控制标高,以防止超挖。尤其是对于雨季进行土方开挖时,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在开挖河槽、管沟时,要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在需要时,可把必要边坡坡度进行放缓或进行设置支撑。冬季进行土方开挖施工,一般可保留部分土不挖,待气温回暖后再挖。

由于土方运输比较艰巨,所以必须组织好运输线路,一般采用回环式道路并且要明确卸土地点,从而避免混乱和窝工现象的发生。在进行外来土垫地堆山时,需要设专人指挥运土车辆,确保卸土的位置准确,防止乱堆乱卸,给以后的施工带来麻烦。

4.2填土、压实

按照设计要求就近倒运土方进行回填。填土前应将池塘或人工岛底原地面上的树根、垃圾、淤泥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对回填土进行分层铺摊、压实。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来确定每层铺土的厚度。对于因绿化设计需要而新筑人工岛也应分层压实(通常使用挖掘机每覆土50cm压实3~5遍)。控制好岛顶标高,保证新筑人工岛的整体景观效果。

对于雨期进行土方填筑时,要确保连续进行并在短期内完成;分层分段逐片的处理工作面,不宜追求过快过大。如果遇到重要或特殊的,要在雨期前完成土方回填。雨期施工时,要做好完善的防雨措施及方案,避免边坡塌方遭到破坏。土方填筑工程在冬期施工时,填筑前应清除池塘底或人工岛底施工面上的冰雪;在距离边坡表层1m以内的范围,不能用冻土进行填筑;填方上层应用未冻、没冻胀或透水性好的土料进行填筑。与常温施工比较,每层铺筑厚度要减少20%~25%,其中冻土块体积≤填方总体积的15%;其粒径≤150mm。要符合均匀分布,逐层压(夯)实的标准。为有效保证土壤相对稳定,压实要求均匀并且注意土壤含水量,过多过少都不利于压实。如土壤过分干燥,需先洒水湿润后再行压实。

4.3地形的整理

清理绿化用地中的沥青、石块、水泥、白灰等工程垃圾;清除栽植乔木、灌木周围的杂草等;种植草坪处,深度40cm的范围内,土壤不能有影响植物生长的杂物存在。依照园林绿化设计的要求,对绿化用地进行平整及做微地形处理。绿化用地中无熟土或生土含量比较大时,在种植穴或栽植的地表施入草炭土进行土壤改良。如果适宜生长的土层低于设计整地深度时,宜调用黄土以能够满足地形要求时为准。整理草坪、草花用地时,要求局部平整,活土层厚度≥30cm,深翻拣出影响生长的土壤杂质,粉碎土块。当需要使用基肥时,基肥应均匀加入土壤中。

5、结语

实践表明,园林绿化施工必定会涉及到土方施工,同时土方施工的质量是确保园林绿化效果的前提基础,在确保地形测设准确性的前提下,必须采取合理的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方式,合理做到就近挖填、减少外运土方,同时结合土方开挖回填施工后采取地形细部整理,是有效保证园林地形线条优美流畅,凸显园林绿化艺术效果的可行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所:《园林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6)

[2]廖芳艳:《浅谈园林地形处理的方法及技巧》[J]企业技术开发,2011(12)

上一篇:浅谈中央空调系统的选择 下一篇:楼宇自控系统的照明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