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综合护理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0 10:10:28

86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综合护理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综合护理疗效。方法:对干预组86例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出院时的疗效。结果:干预组基本恢复占总数的5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采取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临床护理于一体的综合干预,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脑卒中 护理措施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6-0028-02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已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脑卒中由于其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如何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提高其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降低病残率是护理工作的艰巨任务。2012年我们对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12年4-10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为干预组。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58.1±4.8)岁;脑梗死49例,脑出血37例;全部病例均经过CT或MRI确诊。依1:1比例选取辖区内其他二级医院同期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6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卒中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干预组

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综合干预。

1)绝对卧床休息 脑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1],更换床位时注意移动头部要轻,慢,稳。

2)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意识障碍的患者为防止其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可插入导气管。缺氧患者要及时给氧,每2 h翻身拍背,及时吸净气管内的分泌物。

3)保持良肢位 急性期肢体要保持功能位置,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早期进行患肢功能训练:患者取平卧位,各关节进行被动运动和伸展训练,每日3~5次,每次20 min。通过对患肢的按摩及活动,防止肢体的萎缩和畸形。

4)排泄的护理 对尿潴留者留置尿管,每天进行膀胱冲洗。排便困难者应予缓泻药物或人工进行排便[2]。

5)预防褥疮 将患者置于气垫床上,做到床整、清洁,骶尾部、外踝及枕骨等骨骼突出部位放置气枕或气圈。每1~2 h翻身1次,防止褥疮发生。

6)心理护理 首先为患者创造一个清洁、安静的住院环境,使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其次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作好疏导工作,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免造成情绪激动,导致病情恶化[3]

7)中医中药 针灸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所帮助,偏瘫采取患侧曲池、合谷、环跳、足三里、昆仑穴针刺,失语可用哑门、廉泉等穴位针刺治疗[4]。

1.2.2 对照组

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在出院前后(死亡)分别进行效果评估。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5]中疗效评分方法:计算公式=(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81%为基本恢复;≥56%为显著进步;≥36%为进步;≥11%为稍进步;

2 结果

干预组基本恢复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3 讨论

脑卒中是我国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及致残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由于疾病造成的后遗症会给患者带来心理生理上的障碍。因此在脑卒中早期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对急性期平稳过渡,并发症的预防、偏瘫肢体的功能康复以及心理安慰等方面,将起到重要的改善作用。

我们采取的脑卒中综合护理措施具有以下特点:①体现了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提供人性化的服务;②将康复护理纳入临床护理的范畴,有利于患者早日回归社会;③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引入针灸、推拿、按摩等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使治疗更加方便可及。

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早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组基本恢复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是至关重要的,康复护理训练越早,机体功能恢复越好。因此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熟练的操作技能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样才能使综合护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成慧琴, 王环宇.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潜在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 中华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5): 10-11.

[2] 尚海鹏. 脑血管疾病防治新进展[J]. 新医学, 1999, 30(4): 244.

[3] 韩仲岩. 实用脑血管病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1994: 388.

[4] 刘海燕. 脑血管疾病临床护理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 2000, 8(15): 590.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19(1): 55-56.

(收稿日期:2013-05-28)

上一篇:社区居家养老基础护理需求调查 下一篇:嘉定区2005—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