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20 10:08:26

管窥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

通过解读和研究新课程标准下,打造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摆脱陈旧的教学方式,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新课标 高效课堂 导学案 教学理念 学生主体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继续深化、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及深入实施,我们深切地认识到,要真正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必须努力推行高效的英语课堂。所谓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一定的单位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受和掌握目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课堂活动。如何在一堂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向课堂要质量,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呢?笔者就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取得高效进行了探索,总结出一些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

一、编好导学案

高效课堂建设的第一步,就是教师要编写好导学案。若要真正让我们的英语课做到高效,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而且对知识点重新整合,编写好导学案,因为只有教师编写好了导学稿,学生才能按照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语言点导学以及预习作业并且去认真预习课本,学生的预习有了目的性,预习就不会盲目。根据学习目标学生可以知道本课所要学习的知识以及重难点是什么;结合语言点导学,学生通过自主的查阅资料以及小组讨论,可以理解课文中的大部分内容;然后通过预习作业来检测预习的效果,可以发现在预习中还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及时解决,或是反馈给老师,在课堂中解决。所以,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认真备课、查阅资料,要确保导学案有利于学生的预习,要让学生真的能结合导学案充分预习好课本内容,从而保证不会因为预习不充分而影响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地有效。

二、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

作为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信息化教学的手段等。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既要做课堂的驾驭者,又要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同时要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英语教师,不仅自己教学水平高,还要注重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高效的英语课堂,应该是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教学是一项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善于观察学生、注意情感沟通,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饱满,表情轻松愉快,目光亲切,态度和蔼,语言纯正、地道、流利。讲课时面带微笑,对学生热情而有耐心,经常鼓励学生。课堂上,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应是至关重要的。

四、鼓励学生质疑

传统的教学提问有如下特点:教师问,学生答,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答案明确唯一,最终以学生解答教师的所有问题为教学的归宿。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提问而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全程质疑,在课堂真实问题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要始终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引导学生质疑。不仅要让学生解决“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等问题,更要鼓励学生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即使学生提出一些教师或学生一时都难以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更应该做到坦诚相待,不能胡编乱造,欺骗学生,敷衍了事。这样只能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从而无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高效的课堂是开放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的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我们要善于创造条件把握关键,提高课堂效率,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

五、落实小组合作,使学生成为主人

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

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适当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效果很好。

六、课后工作勿忽视

长久以来,教师认为上完一节课就可以歇一歇了,剩余的工作就是学生自个儿的事情了,其实不然,教师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教师的反思习惯

课后反思,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每节课后记录下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如巧妙的教学设计、精彩的导入、教学难点的突破等;还要记录下本节课失误之处,如教学时间的安排误差、课堂练习选择的难易不当等;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瞬间灵感,这就需要教师课后及时通过反思去捕捉,供以后教学时使用。养成积累课后反思的习惯,日积月累,教师自己在不断总结反思过程中就成长起来了。

2.指导督促学生养成巩固复习的习惯

根据艾宾豪斯遗忘曲线,复习是记住知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如果能够养成课后及时巩固的习惯,那肯定能让学习成绩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课后巩固的第一步,是复习课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并整理笔记,这是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第二步,是解决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并萌生出更深层次思考的欲望;第三步,是适当的课后练习,这是检查所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必要环节。这一环节需要我们集体智慧,做到分层作业,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感。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高中英语老师需要不断地自我学习和成长,为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而努力,积极地投入和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准备,既要借鉴成功教师的优秀经验,又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地总结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上一篇:关于转化后进生李×的案例 下一篇: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