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 第1期

时间:2022-10-20 09:26:08

曹晖个展

11月24日“曹晖”同名个展在偏锋新艺术空间开幕。从本次展览的新作品 “如果我是” 、“Oh, No”、“不要忘记我”中,我们看到了曹晖在雕塑语言方面的品质:从最形式化的硬标准中汲取灵感,并将其成为雕塑语言中感性的一部分。曹晖的兴趣在于通过运用荒诞方式形成强迫式观看;被切割的形体可能是一个看不到细节的整体,或者又是一个只见细节不见整体的物体。 通过制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徒劳,来剥离情感效力在作品解读中的特权。(木木)

折象:王彦萍作品展

11月21日,由王萌策展的“折象:王彦萍作品展(1992-2012)”,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以早期的“幻象”图像和最新的“折象”视觉为两大单元,展示了艺术家这20年的水墨探索和风格转换。在王彦萍的最新作品中,“屏风”是其最重要的元素和语言,是其关注、使用的核心对象。她借助于折叠式屏风特有的扇面“起承”、“折叠”功能,呈现了艺术家眼中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具有神秘感的“屏风心理”。在画面中,中国古代家具被巧妙安排在屏风的转折图像中,发展成具有艺术家个人心得的“折象视觉”。而艺术家画室、静物和室内外感受则统统被艺术家统筹安排在焕发东方意蕴的画面中,使得画面丰满、层次丰富,具有浓郁的个人风格。(张瑜洋)

央美造型艺术研究所油画高研班(2010-2012)创作汇报展

11月23日下午3时,“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油画高研班(2010-2012)创作汇报展”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油画创作高级研修班27名学员的创作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油画高研班由詹建俊、靳尚谊、全山石、钟涵等教授组成导师组,由丁一林教授任主任。在两年的教学过程中,导师们组织了素描、油画、构图训练、美术史论讲座、以及创作过程各阶段的研究讨论,并亲自带领学员们远赴欧洲各大美术馆观摩大师原作,从各方面推进学员对于油画本体语言的掌握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参展作品在注重对传统油画本体语言传承的同时,注入了创新的元素。开幕当天,多位先生的出席和指导,令开幕式成为一个教学现场。(王宏州)

“I LOVE AI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

11月19日,经过两年多筹备的“I LOVE AI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分别在国家博物馆南二、南三两个厅中展出,展出面积近两千平米。

本次展览是国博自重装开馆以来首次推出的当代艺术家的综合艺术展览,由副馆长陈履生担任策展人。艾敬的艺术关注的是人类永恒共通的主题—“爱”,她用自己对爱的理解,支撑她的创作,不断努力挖掘和拓展,并用当代的语言方式使之呈现出来,使用最为平常的方式来表现宏大叙事结构中的种种关联,她放弃了错综复杂的叙述,使用“女性特有的精致与委婉”,让其作品除了视觉冲击力带给人的震撼与感动之外,还蕴含着无尽的韵味。艾敬曾经作为歌手为人熟知,她的跨界身份也使得其艺术实践备受关注。(王宏州)

“已知/未知”四人三联展

12月3日,由章易兮与罗忠学联袂策划的展览“已知/未知”—陈洁、孟后钧、李易纹、黄朔菲四人三联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举行展前新闻会。现场展示了四位艺术家的数件代表作,有架上绘画、装置及雕塑。四位艺术家均属于80年代左右的青年艺术家,近年大批以推广、扶持青年艺术家为名的各种展览层出不穷,著名策展人、评论家黄笃表示,要大力支持好的、年轻的艺术家,勇于挖掘和发现新的未来之星。对此策展人也表示:“在这个艺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时代,艺术家百花齐放,我们要做好的展览,为推广、扶持青年艺术家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作品展览于新年后1月3日正式开幕,四个个展将以四个主题为线索展依次展出,展览截止2013年1月30日。(许晶)

Tawwa Wattuya 个展“即逝的怀旧”

12月8日,艺术家Tawwa Wattuya 个展“即逝的怀旧”于杨画廊开幕。此次展览为艺术家在中国举办的首次个展。

Wattuya是一位极具敏感的艺术家,纵观其作品,对社会与文化的探索贯穿于他的创作生涯。不同于之前以泰国社会为主题的艺术创作,这次展览所展出的作品均以中国文化符号作为主题进行创作,如作品中的女兵、兵马俑、孙悟空,观音菩萨等,通过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符号的作品,阐述他对中国的文化、社会制度的观察、审视。届时,艺术家也提示我们应该对本国家的文化历史进行再次解读。(张瑜洋)

住园生心—朱明弢作品展

12月1日,由张思永策划的“住园生心—朱明弢作品展”,在北京798艺术区千年时间画廊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朱明弢近作,在这些作品中,单一的色彩,纵深的压缩感,具体物象的遮掩处理都表明这些作品不再是一幅单纯的风景绘画。朦胧的距离将园林的实景存在引申为意象切片,既保证了园林的形象的不被损耗,又回避了画家个体精神主观的焦虑病症。画面中的园林最终被表现为脱离社会环境和叙述语境的一个孤立的图像存在。因此,朱明弢图像中的园林是东方文化象征的双重假象,是一种集体记忆与精神追溯的当代对接,从一个真实的模仿到另一个记忆中的虚幻。在给人一种旧有集体文化记忆的同时,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又衍生出当下视角干预的现代性。(张瑜洋)

黑白东西:朱乃正艺术思行研究展

12月15日,《黑白东西:朱乃正艺术思行研究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此次展览主要展出了水墨画、书法、油画等作品,朱乃正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观众看到自己数十年来在黑白世界中对东西文化的探索。

朱乃正先生是中央美院代表性的老一辈艺术家、教育家,“黑白东西”展览集中反映了朱美术创造和美术教育实践的成果,是对艺术“思”与“行”的结晶。“黑白东西”一语双关,“黑白”是从中国传统笔墨出发的定义,所谓墨分五色,黑白之间意蕴深远,“东西”既表示东西方的绘画技法和风格,亦是朱乃正对自己作品的谦称“小东西”。朱乃正始终坚持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艺术、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他用“黑白”这两个对比鲜明的色彩展现丰富多彩的人生和社会;用“东西”优秀文化丰富自己、开辟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静心教学、潜心创作,不断研究探索”,是许多美院前辈在教学工作中一贯的坚持。

朱乃正以其小油画写生的精湛色彩及深远的情调为世人所知,如《金色季节》、《青海长云》、《国魂》等作品,早已得到美术界的认可和推崇。《黑白东西:朱乃正艺术思行研究展》包含了朱乃正从学院素描习作到油画风景、水墨和书法等临摹、创作共一百多件作品,跨越从50年代至今约60年的创作经历。(王宏州)

芮雪莹水彩画作品展

12月1日,“瑞雪迎春—芮雪莹水彩画作品展”在北京798艺术区悦·美术馆隆重开幕。芮雪莹数十年在认真教学之余,醉心创作、坚持自己艺术梦想实属可贵。此次展览是芮雪莹的首次个展,亦成为常州高职院进军京城画坛的第一人。在北国边陲长年生活的经历,那些冰天雪地给了她坚毅从容的性格,而江南水乡的家园,那绵绵的烟雨……给了她细腻柔腕的气质,故而在她的作品里既可以看到她对生她养她的北国的思念,亦可以看到滋她润她的南国柔情。(张瑜洋)

对位—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新锐作品展

12月3日,由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会展览部主办的展览“对位”在中央美术学院多功能厅拉开帷幕,“对位”是专门针对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举办的作品推介展,同时也是“Exchange”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致力于建立一个属于中央美院研究生自己的平台,展示研究生们的最新创作生态与最高创作水平。展览展出了各系在校研究生的多幅优秀创作作品,并邀请业界知名的画廊主、媒体、策展人、批评家等,与参展同学一同观展、交流,以增加优秀在校研究生作品与社会大众接触的机会,为艺术市场提供新鲜血液与更多元丰富的选择。“对位”也为艺术市场了解当下的年轻的艺术生态提供了资料和交流的平台。

在艺术市场日益年轻化的浪潮之下,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美术学院,央美此次展览无疑为在校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和与观众互动交流的机会,积极引导年轻艺术家正确认识艺术与市场的关系。(王宏州)

影子—张峰雕塑个展

11月17日,由张英超策划的“影子—张峰雕塑个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以展出张峰近年来的雕塑新作为主。张峰的雕塑游刃于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视错觉中,将“影子”转化为雕塑的一部分,打破了雕塑主体本身与光影的相互关系,扩展了雕塑本身的空间维度。同时,张峰的艺术语言蕴含着中国艺术的“意”与“形”的特殊辩证思维。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了“气韵生动”的理想状态。(张瑜洋)

异介同元—王倩文当代艺术展

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发起的“异介同元—王倩文当代艺术展”展出了王倩文三个系列的作品。早期西方式样的“抽象绘画”,极具强烈的后现代性波谱式的抽象艺术,以及显示出中国民间纹样艺术或中国古典元素艺术的中国风系列作品。她的绘画时而分形自然、情感浓烈、色彩奔涌,具有非常强烈的对比感;时而又温润波折、细腻入微而让人难以断定。可见她是一位多面性表现的艺术家。(张瑜洋)

中国油画院课题组学术研究展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和凤凰画材集团联合主办的“澄怀观道·艺术凤凰:造型与品格的表现力研究—中国油画院课题组学术研究展”,是“中国油画院课题组”自2011年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二届展览,展出该组31位成员今年内创作的200余件作品。课题组研究计划共为期四年,从绘画艺术的本体元素入手,对造型、色彩、构成这三大绘画要素的共性规律进行深层探索,并由个性化的认识而进行创造性的实践。课题组的艺术活动以共同交流、集体研究、独立创作的方式进行,既分又合,既独立又共鸣。籍此彰显了以独立之精神介入现实,面对当代;以自由之思想承接传统,召唤经典的宗旨。(张瑜洋)

重读山水—罗民力油画作品展

11月17日,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推出了以“重读山水”命名的罗民力油画作品展。此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罗民力近年来创作的经典作品30余幅,“重读山水”无疑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题材重新解读、重构。艺术家用独特的绘画语言与视角将中国传统的文化融入了油画作品中,他的作品色彩非常柔和、差别也非常细微,充满了微妙的感情和深入的思考。(奈西)

孙建光风景油画写生作品展

绘画,最初的含义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在当代艺术纷繁复杂的今天,绘画早已远离了他最初的含义,然而在2012年的冬天,北京798艺术区这个当代艺术扎堆的地方,有一个展览却让人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从绘画出发,回到绘画,这就是第零空间在11月24日推出的新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家、美术评论家李方平博士策划的《孙建光风景油画写生作品展》。

这是一个质朴的展览,没有令人苦思的观念,没有令人炫目的技巧,有的只是艺术家饱含深情的笔触,多年坚持写生的那腔热忱,虽是风景写生,但作品并不是简单的临摹,每一张作品都蕴含着艺术家那代人对世界独有的人文关怀。孙建光先生画作所描绘的北国春华秋实、冬雪夏雨的无垠风光,饱含了艺术家多年来对故土,对绘画的那份执着与热爱。(王宏州)

夏国个展:美丽新世界

12月9日,由戴卓群策展的“美丽新世界:夏国个展”于798白盒子艺术馆开幕。此次展览集中推出青年艺术家夏国最新创作的9件装置、2幅绘画以及1件绘画装置作品组成。展览主题“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取义自赫胥黎的反乌托邦小说,“Brave”是一个双关语,褒义指向美好、勇敢、大胆,贬义可以联想到莽撞、胡来。灯光既能给人带来一种绚烂、美好,同时又可能是一种诱惑、陷阱。一件令人寻味的幻彩追光LED作品《#07》,使用商业空间常用的追光led产品,直接将古印第安人的警句“let your soul catch up”绕缠成可遥控变换色彩和追光速度的英文字母,“let your soul catch up”意即“请慢点走,让你的灵魂跟上你的身体”,似乎清晰地表明了艺术家意识深处去人类化的愤怒和借工业生产之方式进行消费主义批判的决绝立场。(王静)

问题树—肖勇个展

12月8日,由顾振清策划的“问题树—肖勇个展”在798艺术区视空间开幕。肖勇早期的作品以超级写实为绘画语言。在与好友艺术家徐小国的争论和探讨过程中,一改绘画语言,由延续他人的语言追求进而开始了自己独立的绘画语言探索。肖勇的作品,画面上呈现了对物体完整外观的消解,图像呈现斑驳、迷蒙的景象。物体由片状的色块构成,仿佛被剥离、腐蚀。从2009年底,他开始以这种方式创作后,艺术家的关注点就得以越来越明晰的呈现:观者与作品之间产生的交流关系;认知经验与反常视觉感受产生的关系;当代症候群的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现实中充斥的方便快捷和随之共生的空虚、疏离、焦躁感……据策展人顾振清介绍,他将邀请肖勇去参加2013年9月份马来西亚博览会中国馆的展览。(张瑜洋)

“光芒必临”—周理真个展亮相古庙

11月22日,来自南美的华裔艺术家周理真的个人画展“光芒必临”在北京古庙东景园开幕。现场共展出了艺术家“光芒”系列的21幅作品,画面应用了非常规的色彩关系和表面分层,采用了隐喻、符号、重复等手法,有着丰富阅历的她将个人的经历和冥想之梦渗入其中,画中多次出现汉字“光”,它以诗歌方式排列,与美学衔接,赋予了画面新的意义。对于“光芒必临”,艺术家表示:这绝不是一个奢望,或者一个希望,亦或者一个想法。这是一个宣言,无论个人喜恶,你看到或者看不到,光芒必临。此次展览后,周理真的个人画展还有望进行全国巡展。(奈西)

何不水墨:探讨水墨的思考方式

12月8日,李津的个展“李津·今日·盛宴”和“何不水墨—徐冰、刘丹、王天德、冯斌个案观察”四艺术家联展同时在今日美术馆开幕,使得水墨话题再度被热议。尽管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气质和创作经历,五位艺术家也并非全都以水墨为媒介展开创作,两场展览却以展现艺术家对传统与现代的态度,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多元景观并置的创作讨论。

据“何不水墨”的策展人沈揆一介绍,徐冰、刘丹、王天德和冯斌这四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有强烈的个人观念和清晰的个人风格,但无疑都与“水墨”有着某种联系。“他们无论是在观念的表达、题材的选择、媒材的运用、技法的拓展都表现出惊人的可塑性与包容性。”“何不水墨”展出了徐冰的《芥子园山水卷》、王天德的《孤山》、《数码》以及冯斌的《舞》等作品,以及极少在国内展出的刘丹的《小辞典》、《向日葵》等。艺术家们将中国画传统以及“笔墨”、“临摹”等中国水墨核心概念的思考引入全新的观看方式和价值,这些创作对深陷当代化迷局的当代艺术创作者们,或能提供全新的思路。“何不水墨”由沈揆一、李小倩策划,今日美术馆主办,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协办。(王静)

上一篇:热议 第1期 下一篇:能量、管道与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