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风格在现代服饰文化中的意象特征解析

时间:2022-10-20 08:31:55

超现实主义风格在现代服饰文化中的意象特征解析

(德州学院 纺织服装工程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摘要]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潮对现代服饰文化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近年来,具有超现实主义特征的服饰文化又一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给服饰文化的重塑以及认识服饰文化内部规律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通过阐述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它在现代服饰文化中的形式特点,对进一步促进服饰文化更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服饰文化;隐喻思想

超现实主义是现代艺术流派中包揽内容较多的艺术形式之一,极大地丰富和启发了服饰艺术文化的创作灵感。在服饰艺术文化中运用超现实主义风格理念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虽然距今已近百年,但超现实主义风格反逻辑、超时空、怪诞感所产生的强烈视觉特征,对服装风格、服装摄影、橱窗设计等艺术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创作手法也一直成为服饰艺术文化领域的一种重要趋向。

一、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特征

超现实主义发源于20世纪初期,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由达达主义衍生而出,强调内容和形式上的自由,后来影响到了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成为20世纪影响东西方现代文艺运动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文艺思潮。它体现了对当时社会形态的一种全面藐视,主要表现领域以诗歌为主,波及戏剧、绘画、电影等方面。

最初,超现实主义一词来源于法国诗人兼评论家阿波利奈尔,他于1917年在剧本《蒂蕾霞丝的》中最早使用。1919年,法国作家布列顿和苏波创办《文学》杂志,又采用了超现实主义一词,而后由于1922年达达派荒谬古怪的崇拜走到极端宣布结束。1924年,布列顿纠集了达达派集团中的几个人外加画家阿尔普、恩斯特、诗人艾吕雅、佩雷等发表了第一号超现实主义宣言,其影响波及欧洲许多国家的不同领域,至此超现实主义运动全面展开。超现实主义是一种以表达人的潜意识为主的艺术流派,它以奥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下意识心理学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探讨无意识绘画,创作神秘诗歌,展现梦中世界。超现实主义的思维特点是脱离现实世界,回到原始状态,通过人的心理深处隐藏着的无意识行动的本能,把梦境、幻觉、错觉、欲望、、机运、灵感等自动作用的偶然性结合起来,并摆脱理性的控制和审美、道德上的偏见,创造一个超现实的艺术世界。

二、 服饰文化中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美学特征

超现实主义服饰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运用多元化的形象符号,塑造古怪、幽默的服装,追求服装与意象的结合,以显现、表达人的主观情感和意愿,这从现代东西方超现实主义服饰文化中就可见一斑。

(一)服装艺术风格的造型模式与隐喻特征

1929年,画家基里科为佳吉列夫的芭蕾舞剧《颂歌》设计的服装和布景,是超现实主义成长初期的代表作品,也显示了超现实主义从一开始就与服装艺术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20世纪30年代是超现实主义服装风格出现的第一次浪潮。意大利时装设计师夏帕埃里就是服装界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创始人。她创造了一个服装设计的全新领域,给巴黎高级女装业带来了无限惊奇和震动,为后来的设计师提供了经典的范本。她的作品多把绘画、诗歌作品移用到服装设计中,形成了前卫、古怪、独特的服装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她与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合作设计的“泪滴”图案服装;龙虾连衣裙、骨骼连衣裙;类似女性红唇的腰部口袋设计,胸部像是箱子抽屉的西装口袋设计,绣有假领子、克夫或领线的羊毛衫,花生、羊头、金鱼或人型的钮扣,一双有着指甲的的手套。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帽饰更为古怪,1930年,她设计的鞋帽倒扣在头顶,被勇气十足的雷金纳德费罗斯夫人所佩戴。她的这些服装大多廓型简单,色彩纯度高,易于穿着,装饰细节趣味横生。夏帕埃里,用她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寻求一种奇迹和梦境的解释,形成了一种丑陋的雅致,也让人体会到超现实主义艺术超越时空的震撼之美。

经历了上世纪40年代的战乱、50年代的恢复和60年代的动荡,70年代朋克颓废的一代后,在80年代,由于1982年纽约的超现实主义画展和人们对现实社会和生活困惑的共鸣心理,超现实主义获得了全面复兴,同时它又一次影响了服装界,使超现实主义服装出现了第二次浪潮,并在短短几年之内超越了以往几十年的总和。马丁在《服装与超现实主义》一书中对服装与超现实主义联姻的过程有着恰如其份的描述。这一时期典型的设计师是法国人伊夫・圣洛朗、拉格鲁瓦、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伊夫・圣洛朗的作品,更多体现出夸张的造型和对视幻技巧的偏爱,如圣洛朗推出的金黄胸铠表达了人体的惊人效果。拉格鲁瓦在1987年第一个将超短裙引人高级晚装,1985年,拉格菲尔德设计完成的“蛋糕帽”和“安乐棱帽”,1982年,三宅一生的“先锋派”作品,他们这种新颖独特、带有预示性和幻觉色彩的服装设计倾向和着装方式,表明超现实主义已彻底融入到服装鲜活的创作生命力之中。

至90年代,超现实主义构思方法更趋多样化。1998年,在米兰举办的“现代艺术胸饰展”几乎都是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品。对于服装而言,这一时期典型的设计师是充满想象力的设计鬼才马克昆和约翰・加利安诺。在马克昆的设计中,表现上帝、死亡、性、爱等带有清新伤感格调的超现实主义服装,让人体会到一种寓意深刻的语境意味。1999年,约翰・加利安诺在迪奥春夏高级女装会上,重新回顾、演绎了一系列的超现实主义设计,包括正反面颠倒的外套,“泪滴”形的腰带装饰,混淆于服装上的手形图案,奇思妙想令人叫绝。

(二)超现实主义在多元化服饰艺术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体现

现代服装摄影和插画中同样也受到超现实主义观念的影响,体现了艺术家的超现实主义梦幻情结和隐喻思想。

在服装橱窗设计上,由于受到超现实主义思维特点的影响,设计师们的审美观不在是单独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构成效果,而更是表达一种信仰,他们借用超现实主义空间感的主题创意、达利般华丽而充满幻想的色彩、夸张情绪和梦幻观念的表现方式,在对橱窗布置设计时无须考虑布景的虚幻性,使用原色和空间的构成效果,表现夸张的细节和概念化的整体,描述情节性场景的意与境,把橱窗处理为一种从真实通往虚幻的出入口,一种理性与非理性物象同情感的交融贯穿。他们这种新颖独特而华丽的艺术手法为世界带来了一种温馨甜蜜的气息。

在服装摄影中,值得提及的是1924年美国艺术家曼・雷的摄影作品《安格尔的小提琴》,他用一对f形的剪纸叠印在法国画家安格尔作品浴女背部的照片上,造成浴女的整个背部就像一把小提琴的印象,追求了一种梦境般虚幻或摆脱写实的变形效果,同时也象征了对于女性审美的朦胧心理情绪,充分展示了他惊人的才华。其另两幅拍摄帽子的作品也表明了他对服装超现实主义理念的深刻见解,画面中那顶带裂缝的大帽子隐喻着女性生殖器,它是直觉和无意识想象的一种表达,表示一种符号化的物体或是服装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视觉和性之间的含蓄关系。而另一个带尖的帽子可以被看作一种超现实主义符号和人物形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存在的与性有关的物体,也可以被看作是和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视觉想象力之间的荒诞结合,画面充满着某种象征性和暗示性。

1931年,纽约设计师克勒尔的《无题》拼贴画也体现了超现实主义的特征。画面背景,妇女们劳作在缝纫机生产线上,前景的花和玉米就像粗加工的纺织材料,经过缝制后,展现的却是美丽的女性。通过这幅超现实主义拼贴画说明:缝纫机就好像一台制造虚幻世界的机械,不仅创造衣服,也创造了女性,使妇女们体会到机械工具创造事物的快乐。

三、超现实主义服饰艺术文化价值解析

(一)超现实主义服饰艺术文化价值

超现实主义服饰风格给了我们很多的感悟,它怪诞,富有联想性和强烈的游戏意味,设计不循规蹈矩,常出乎意料之外,令人惊奇。它以各种装饰细节形态结构,摆脱理性束缚,运用分析解剖、错位原理等方法,从人的本能、梦幻、潜意识等领域出发,寻求新的可能,创造出一种奇特、童真、幽默、夸张、非理性效果,构成了一种新的服装艺术内在张力和秩序。另外超现实主义服装趋向于将体现视幻技巧并且带有梦的隐喻、潜意识的隐喻以及偏执狂乃至困境的隐喻意象贯穿到服装设计之中,它借用服装以及制衣工具符号语言,隐喻思想发出的指令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对那些看不见的或是难以解释的现象进行诠释,揭示人类无意识精神内涵的真实。

(二) 超现实主义服饰艺术文化的启示

超现实主义观念对服饰文化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无论是在服饰的风格、材料技法以及视觉语言的运用上,都可以看到超现实主义赋予设计师们的超凡想象力和创造力。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拥有众多的支持者,服饰这种时髦的艺术也很早被视作为超现实主义梦幻和信仰的场所,在那里正常与反常,物体和概念,技巧与真实的冲突形成一种新的和谐。21世纪,超现实主义风格继续受宠。2008年,春夏时装T台超现实主义服装用新颖奇特表现方式又再一次吸引人们注意的目光 ,2009年,意大利女设计师?Elsa Schiaparelli的作品迈向超现实主义风格,用色大胆,设计感十足。它们神秘乃至诡秘的视觉游戏,在如今视觉信息传递纷杂的时代,仍将会成为人们审美习惯的一部分。

四、结语

现代服饰艺术文化,处于多元化发展交织的时期,时代性、社会性和创造性是它的全部意义。超现实主义服饰艺术文化的探索和创造,无论是来自东西方传统观念还是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都赢得了比以前更为广泛的受众,它在扩大设计和塑造价值观上发挥了史无前例的作用,它刺激了人们的艺术观,唤醒了人们艺术文化的自觉意识。总之,无论如何超现实主义从某种意义上扩展了现代服饰文化的可能性,对于推动服饰艺术的革新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关春华.论精神分析学说对超现实主义的影响[J].文艺评论,2005,(7):194~195.

[2] 范梦.西方美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81~486.

[3] 刘颖.夏芭亥莉的衣香梦影――超现实主义与时装的经典联想[J].中国纺织, 2004:148~150.

[4] 陈彬.论超现实主义风格及对现代时装设计的影响[J].流行色,2009,(9):76~78.

[5] 熊应军.橱窗展示设计与超现实主义[J].艺术界,1999,(3):114~116.

[6] 冯悦.谈超现实亥义对时装的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0,(4):90~91.

上一篇:试论人性化包装设计 下一篇:浅论博物馆教育与青少年公共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