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没有”的语用区别及对外课堂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28 04:43:27

“不”和“没有”的语用区别及对外课堂教学设计

(新疆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摘要]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归纳出否定副词“不”和“没”在意愿、时间和状态方面的不同,并对留学生使用“不”和“没”的语用错误进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最后从语用差异、对比留学生母语和目的语、提高留学生汉语学习兴趣三个方面论述了“不”和“没”的课堂教学设计。

[关键词]对外汉语;否定副词;语用区别;教学设计

关于否定副词“不”和“没”的区别问题,学术界已发表过数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这些文章在分析否定副词“不”和“没”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当然也就有不同的论断,出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各家对这两个词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很难达成一致见解。目前,留学生在使用这两个否定副词时出现错误的频率很高,否定副词“不”和“没”也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在二者的语用区别上,有的观点认为,“不”和“没”的区别主要在于主观和客观,“不”否定的是主观的意愿和主观评价,“没”否定的是客观事实;1也有观点认为,“不”和“没”的区别主要在于时间上,“没”否定的是过去和现在的事件,“不”否定的是现在和将来的事件;2还有观点认为“不”和“没”的区别主要在于静态和动态的变化,“不”在修饰形容词时表示的是静态的量,“没”在修饰形容词时是一种变化的动态的量。3本文根据具体的语言事实进行分析,从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语用方面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区别,总结出“不”和“没”在表意愿、时间和状态上的区别。

一、“不”和“没”的语用区别

语用指的就是人(使用者)在一定环境(语境)中对语言的运用。一旦从语用角度观察语言,语言在我们的视野中就不再是一个个静态的词、短语和句子,而成了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中说出和听辨这些词、短语或句子的动态的行为过程。4了解语用意义和话语的结构在这些制约下的变化,找出语言使用者和使用环境对话语结构及其语用意义的制约关系,从而更准确有效地进行交际。

否定副词“不”和“没”在意愿上的语用区别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不”和“没”在意愿上有主、客观的区别,“不”主要是对主观意愿进行否定,“没”的否定一般用于客观事实,通常指动作的发生或完成的客观否定;“不”和“没”在与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连用时,“不”否定的是主观评价和看法,“没”否定的是动作的发生或完成;“不”和“没”与能愿动词连用时,“不”否定的是动作发出者的主观行为产生的客观事实,“没”只与个别能愿动词连用。在表意愿的语用条件下“不”的使用范围要大于“没”。

第二,在实际运用中,“不”和“没”都可以与表示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连用,“不”表示的是主观的否定,是对动作本身的否定;“没”表示的是客观的否定,是对动作的发生或完成的否定。

第三,否定副词“不”和“没”在对存在的状态进行否定时,“不”否定动作行为状态时,表达的是一种主观意愿、态度的结果状态的否定;“不”否定事物的性质状态时,表示的是对当事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评价的结果状态。“没”否定动作行为状态时,表示对事情的动态变化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状态的否定,这种状态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没”否定事物性质状态时,是对事物在变化过程中暂时出现的状态的否定,这种状态是事物变化中的过程状态。

二、“不”和“没”的常见语用错误分析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使用否定副词“不”和“没”时出现的错误较多,从比较常见的错误句型中得出的结论:学生对“不”和“没”表达的主观意愿还是客观事实的不同不能很好把握;当“不”和“没”与时间词连用时学生容易混淆;学生对“不”和“没”表状态时的语义不能准确理解。例如:

(1)我从不参加过汉族人的婚礼。

(2)他的父母没喜欢他。

上述所有的例句都存在着表述错误的问题。这些句子属于“不”和“没”在表达主观意愿与客观叙述时混淆产生的错误。例(1)中,“参加过”否定的是动作的发生,所以应该用“没”来否定。例(2)中,“喜欢”是表心理活动的词语,一般用“不”来修饰,而且句中是要对经常性的行为的否定,所以应该用“不”来否定。

(3)明天我没能去看电影,我要上课呢。

(4)去年我不能参加夏令营,因为我生病了。

上述例句中对于“不”和“没”与表示时间的词连用表达的意义没有准确把握,导致出现错误。例(3)中,通常情况下,“不”用来否定能愿动词,此句中否定的是主观打算做的事,所以要用“不”。例(4)中,去年我生病了所以去夏令营的动作没有发生,因此要用“没”来否定。“不”和“没”可与表示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词连用,但是要根据具体的语用环境恰当的选择。

(5)这个苹果没红,我不要。

(6)9月份了,树叶还不变黄。

例句中“不”和“没”的用法都存在一些问题,例(5)中,苹果红与不红是当事人主观评价的,强调的不是从不红到红的变化状态,因此应用“不”否定“红”。例(6)中,树叶变黄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状态,因此要用“没”来否定。上述分析是对于否定副词“不”和“没”常出现的错误类型的例举,在具体的语用中还会出现特殊的示例,需要我们不断地发现,然后分析研究,找到出错的原因,以便在今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中采用更合理的方法进行讲练,使学生出现错误的机率降到最低。

三、“不”和“没”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设计

在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中,虽然否定副词“不”和“没”都有否定的意义,但它们在具体的语用中意义和用法却有很大差异,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第一,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词汇、语法和具体运用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和“没”的语用差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讲清楚、讲透彻基本句式,常用的特殊示例重点讲解,少见的特例可在遇到时再进行讲练,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例如:

(9)我不是不想说,只是不能说。

例(9)中“不想”是主观的否定,表示主观意愿,“不是”是对“不想”的再次否定,双重否定后意思就变成了我想说。类似这样比较难理解的句子,在讲基本语法时还是不要涉及为好,当学生理解了基础的再去拔高,效果会更好。

第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用留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进行对比,预测留学生可能出现的负迁移,找出出现偏误的原因,促使正迁移的产生,通过对比加深理解,最后通过有效地操练达到掌握语言点的目的。例如,“我们明天没有课”和“我们明天不上课”,前一句是静态的否定,后一句是动态的否定。俄语中“我们明天没有课”翻译为“У нас нет занятий завтра”。这与汉语中静态的表达方式相对,而俄语中“Мы не будет идти на занятия завтра”是动态的表达方式,但它与汉语中动态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因为本句中加入了运动动词“идти”(走),在汉语中译为:“我们明天不去上课。”这里的“不”否定的是“去”这个动作,而“我们明天不上课”这个动态的表达否定的是“上课”这个动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提前预测到学生会在哪些地方出现偏误,有效地把负迁移转化为正迁移。

第三,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是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因为兴趣是推动留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留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自主,他们不想学的时候不会强迫自己去学,提高留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对留学生采取鼓励教学的方法,对于他们的进步给予适时的鼓励,当留学生被肯定时,他们有了成就感就会更积极主动求知。例如,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比较喜欢看芭蕾舞剧、马戏等节目,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设置了一个看马戏的场景:迈克没看过马戏,莉莉不想看马戏,迈克说服莉莉去看马戏。在场景中标出带有“不”和“没”的语句,学生理解片段的大意后,再进行讲解,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四、 结语

上文从语用的角度分析了否定副词“不”和“没”的区别,对留学生使用“不”和“没”时常出现的错句进行归纳和分析,分析其出现错误的原因,以期减少或避免出现错误。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时,可以从“不”和“没”的语用差异、从留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对比角度、从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等角度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白荃.“不”、“没(有)”教学和研究上的误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21~25.

[3]程丽州.“不”和“没”辨析及对外汉语教学对策[J].语文学刊,2009,(7):152~153、165.

[4]王立群.“不”和“没(有)”的句法、语义、语用区别[J].语言应用研究,2006,(7):55~57.

[5]高林华.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长沙大学学报,2004,(1):82~83.

本文受新疆大学校院联合项目“俄汉语空间前置词对比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编号:XY110224)”资助。

① 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不”用于主观意愿的否定,“没”用于客观叙述的否定。

② 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不”否定的是现在或以后,“没”否定的是以往。

③王立群在《“不”和“没(有)”的句法、语义、语用区别》一文中指出,“不”和“没”否定形容词时,“不”否定的是静态的语义特征,“没”否定的是动态的语义特征。

④何自然在《语用学概论》中阐述了语用的概念。本文就是依据这个定义分析“不”和“没”的语用区别。

上一篇:中国人信仰问题探析 下一篇:论中国画中的造型\笔墨\写意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