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环境监测中的质量保证问题

时间:2022-10-20 08:10:05

谈环境监测中的质量保证问题

摘要: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和技术工作, 它的目的是为了使监测结果控制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使环境监测的数据具有精密性、代表性 、可比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等特点。良好的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也必然会对以后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环境监测工作现状,探讨了环境监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质量保证;措施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guarantee is a very important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work, its purpose is to make the monitoring results in the control allowed error scope, and make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with precision, representative, comparability, accuracy and integrit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Good monitoring data i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smooth, also will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flu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resent situation, discussed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e 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为环境保护制定管理措施, 也可以为了解和评价环境质量提供信息服务, 还可以为各项环境管理法规 、法令 、条例的建立和执行提供客观的依据。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和技术工作, 它的目的是为了使监测结果控制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使环境监测的数据具有精密性、代表性 、可比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等特点。良好的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也必然会对以后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在环境监测中加强质量保证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工作。

一、环境监测工作现状分析

目前环境监测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制约着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

1、 监测人员专业水平和监测能力参差不齐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基层环境监测战线上的许多同志学历低,专业水平有限,知识更新慢,在遇到疑难问题时难以解决受经费等条件限制,基层环境监测人员难以接受系统的 、先进的专业理念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制约着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与提高。 同时由于在监测能力建设过程中往往更多的关注硬件条件建设,将较多精力放在争取财政经费和购置仪器设备等方面,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仪器闲置率高、 实际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

2、监测用仪器不够精密

缺少大型的、 先进的仪器设备。 基层环境监测机构仪器配备不足,对于诸多的污染因子难以提供精确的监测数据,影响了监测工作的发展,限制了监测水平的提高。

3、监测数据的质量缺乏保障

数据的审核和综合评价能力欠缺,未能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审核评价制度 质量保证工作流于形式,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力度和水平不一。

二、环境监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1、提高监测人员对质量保证工作的认识

质保工作是一项质量管理工作, 我们要通过质保工作提高监测分析质量, 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然而我们有些同志把质保工作看成是一种负担, 认为“质保工作是增加工作量”, “有意难为人”, 这些错误的想法是我们开展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绊脚石。我们只有让他们真正理解、 认识质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认识到质保工作有助于提高监测人员的素质和检测水平, 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这一重要作用, 才能使质保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地有效运行。

2、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素质

加强人员管理, 是质量保证的基础工作加强人员管理对确保质量保证工作的质量非常重要, 同时充分激励和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提高质量保证工作质量的关键。这里所指的人员包括监测人员和管理人员, 要使这些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得以更新,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自觉地把质量保证工作贯穿到监测工作中去,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人员的管理, 提高人员素质。

(1)对监测人员管理也是质量保证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监测工作中, 有些监测人员素质不高, 责任心不强, 即使监测仪器再精密, 监测方法再先进, 也很难做出好的数据, 也就无法提高监测质量。因此对监测人员管理也是质量保证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为提高人员素质, 要鼓励他们学习并为其创造条件, 将学习的情况纳入考核范畴, 从而全面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

(2)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有力地推动质量保证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人员包括质量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质量监督员、 内审员等高、 中层人员, 他们起着具体领导和监督的作用。作为管理人员不但要具有熟悉相关领域的监测方法和程序, 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 关键时刻挑大梁的能力, 更要有秉公办事的良好素质, 而在实际工作中, 部分管理人员具有第一种能力, 但缺乏第二种素质, 主要是因为怕得罪人, 怕对本部门有影响的心理, 从而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 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最高管理者和部门管理者要规定他们的职责, 并提供履行其职责所必须的权力和资源, 有力地推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

3、正确采样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关键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由于环境样品有着极强的空间性和时间性, 欲要正确了解和评估环境质量状况,必须采集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的样品, 当样品不具备真实性和代表性时, 任凭实验室分析工作再严密也无法弥补和改变样品失真所致的严重影响, 即使测试质量完全符合要求, 而对于了解和评估环境质量状况也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采样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中,我们注重实验室的质量保证, 对采样方面质量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抓得不够,采样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是一个薄弱环节, 因此加强采样质量保证工作势在必行。目前现场人员采样过程中不查询有关资料, 也不核查企业的生产情况时随意地采样, 这样采集的样品就很难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在采样频次上, 一般采取瞬时采样, 这对周期性排放的不稳定废水, 其代表性就难以保证。在采样点布设方面, 有时不考虑监测内容和污染物类别及生活污水对工业废水的影响,一律把采样点设在企业的总排污口,而且未设明显标志, 使采样点难以保持稳定性。上述情况影响了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监测采样的质量保证工作。

(1) 建立采样人员岗位责任制。对现场采样人员要加强业务技术培训,一律要求持证上岗。对采样人员定岗定责, 实行项目负责人制, 按照企业类型或者分片区进行定岗, 由科室内具有中、 高级职称的同志负

责某一行业或某一片区的废水监督监测组织管理工作。这样, 项目负责人对包干的企业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摸底调查, 对正常生产条件下的一个生产周期组织加密监测, 绘制污染物排放曲线, 对采样的时间和频次进行优化, 从而确定该企业的采样时间和频次, 最大限度地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

(2)制定完整的采样实施方案。精心制定完整的采样实施方案是质量保证的一项重要措施, 将有助于消除采样时的随意和盲目, 方案应包括采样目的、 标记排污口位置、 以及所有与采样有关的设备和信息: 种

类、 数量、 容器、 容量、 标签、 现场记录内容、 采样工具、 每种样品添加的保护剂、 保存方法、 运输手段、 现场处理方法。最好还要把与采样分析方法有关的信息也要体现。如某一项目的最小采样体积、 最低检出限、分析偏差和精密度的限值等, 这些信息可有助于采样人员在意外环境条件下, 作出合理的抉择。

(3) 建立完整的采样原始记录。每次采样除进行样品交接外, 还应填写一份完整的采样记录, 其主要内容包括采样点的描述, 环境气象条件记录、 采集方法、 样品状态、 样品保存剂的名称、 用量、 现场主要特征、特殊情况以及可能估计到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 尽可能地将不影响数据公正性的信息传递给实验分析人员, 便于分析人员确定预处理方法,取样量以及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4)建立采样工作质量监督制度。要明确规定科室质量监督员, 项目负责人要对整个采样过程进行监管, 要抽检采样工具和容器, 也要检查采样实施方案、 采样记录, 实验室质量监督员要及时反馈质量控制数据,站质量管理员要不定期进行各项抽查, 并就检查和反馈情况编写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报告。总之, 现场监测采样是监督监测过程中质量保证工作的薄弱环节, 但是只要充分发挥监测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严格执行技术规范, 制定全程序质量控制措施, 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 现场监测工作就能做到标准化、 规范化和程序化, 从而使检测数据更准确。

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务必要把质量保证工作作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从监测的源头到报告的报出,把质量保证融入监测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提高环境监测水平,使环境监测更好的为环境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环境执法实施技术监督、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洁屏.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研究[J]. 管理观察, 2009,(17) .

[2] 周梦玲,文建辉. 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在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04) .

[3] 柴蕊. 基于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策略研究[J]. 科技资讯, 2008,(31) .

[4] 钱线.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05) .

窗体底端

上一篇:浅谈市政园林景观的项目施工管理 下一篇:浅谈道路绿化工程的施工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