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20 07:57:42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摘要:施工是建筑工程实体实现的过程,决定工程最终质量的关键阶段,为此,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三方面阐述了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从而保证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实现项目质量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是为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技术标准要求而进行的监督、检查、试验和纠正工作。施工质量控制是一种过程性、纠正性和把关性的质量控制。工程的质量关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好工程质量控制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严格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即包括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竣工阶段的控制,才能实现项目质量目标。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一)技术资料、文件准备的质量控制

1、对施工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及技术经济条件调查资料。对施工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是为选择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收集基础资料,并以此作为施工准备工作的依据。具体收集的资料包括:地形与环境条件、地质条件、地震级别、工程水文地质情况,气象条件以及当地水、电、能源供应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材料供应条件等。

2、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全面性技术经济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要进行两方面的控制:一是选定施工方案后,制定施工进度时,必须考虑施工顺序、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特殊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能否保证工程质量;二是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使工程项目满足符合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要求,取得施工工期短、成本低、安全生产、效益好的经济质量。

3、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及质量验收标准。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责任和义务,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要求、标准,质量问题处理的要求、质量验收标准等,这些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4、工程测量控制资料施工现场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参考标高及施工控制网等数据资料,是施工之前进行质量控制的一项基础工作。这些数据资料是进行工程测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二)设计交底和图纸审核的质量控制

设计图纸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为使施工单位熟悉有关的设计图纸,充分了解拟建项目的特点、设计意图和工艺与质量要求,减少图纸的差错,消灭图纸中的质量隐患,要做好设计交底和图纸审核工作。

1、设计交底

工程施工前,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有关人员进行设计交底,其主要内容包括:

(1)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

(2)施工图设计依据:初步设计文件,规划、环境等要求,设计规范;

(3)设计意图:设计思想、设计方案比较、基础处理方案、结构设计意图、设备安装和调试要求、施工进度安排等;

(4)施工注意事项:对基础处理的要求,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采用新结构、新工艺的要求,施工组织和技术保证措施等。

交底后,由施工单位提出图纸中的问题和疑点,以及要解决的技术难题。经协商研究,拟定出解决办法。

2、图纸审核

图纸审核是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使施工单位通过审查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关键部位的工程质量要求,发现和减少设计差错,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方法。图纸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设计者的资质进行认定;

(2)设计是否满足抗震、防火、环境卫生等要求;

(3)图纸与说明是否齐全;

(4)图纸中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矛盾之处,图纸表示方法是否清楚并符合标准要求;

(5)地质及水文地质等资料是否充分、可靠;

(6)所需材料来源有无保证,能否替代;

(7)施工工艺、方法是否合理,是否切合实际,是否便于施工,能否保证质量要求;

(8)施工图及说明书中涉及的各种标准、图册、规范、规程等,施工单位是否具备。

(三)采购质量控制

采购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采购产品及其供方的控制,制订采购要求和验证采购产品。建设项目中的工程分包,也应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1、物资采购

采购物资应符合设计文件、标准、规范、相关法规及承包合同要求,如果项目部另有附加的质量要求,也应予以满足。

对于重要物资、大批量物资、新型材料以及对工程最终质量有重要影响的物资,可由企业主管部门对可供选用的供方进行逐个评价,并确定合格供方名单。

2、分包服务

对各种分包服务选用的控制应根据其规模、对它控制的复杂程度区别对待。一般通过分包合同,对分包服务进行动态控制。评价及选择分包方应考虑的原则:

(1)有合法的资质,外地单位经本地主管部门核准;

(2)与本组织或其他组织合作的业绩、信誉;

(3)分包方质量管理体系对按要求如期提供稳定质量的产品的保证能力;

(4)对采购物资的样品、说明书或检验、试验结果进行评定。

3、采购要求

采购要求是采购产品控制的重要内容。采购要求的形式可以是合同、订单、技术协议、询价单及采购计划等。采购要求包括:

(1)有关产品的质量要求或外包服务要求;

(2)有关产品提供的程序性要求如:供方提交产品的程序;供方生产或服务提供的过程要求;供方设备方面的要求;

(3)对供方人员资格的要求;

(4)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4、采购产品验证

(1)对采购产品的验证有多种方式,如在供方现场检验、进货检验,查验供方提供的合格证据等。组织应根据不同产品或服务的验证要求规定验证的主管部门及验证方式,并严格执行。

(2)当组织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现场实施验证时,组织应在采购要求中事先作出规定。

(四)质量教育与培训

通过教育培训和其他措施提高员工的能力,增强质量和顾客意识,使员工满足所从事的质量工作对能力的要求。

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技术交底

凡由项目经理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等,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向参加施工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并签署技术交底文件作为指导施工的技术依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要求,应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2、工程测量质量控制

在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同时将测量控制方案、红线桩的校核结果、水准点的引测结果报项目经理部查验认可后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对红线桩、水准点、工程测量控制桩等采取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建筑物轴线、标高及关键部位应由专业测量人员测量、质检员检查、技术负责人复核,填报“测量记录”及“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由监理工程师签认,确保测量质量。

3、材料质量控制

材料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创造正常施工的条件,也是实现造价控制和进度控制的前提。

(1)要对供应人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审,并采用招标“择优选廉”的方式,选择材料供应商,并建立材料供应档案。

(2)企业应建立材料运输、储存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进入现场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应分类标明其来源、加工过程、安装交付后的分部和场所。

(3)企业应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查验收、报检、准用关,确保材料、成品、构配件质量。

4、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企业应根据施工现场条件、结构模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技术经济等因素,使现场的施工机械合理配备,配套使用,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

5、计量管理

企业应制定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检验等规定,计量人员严格按此规定执行,以确保产品所必需的计量器具符合规定要求。

6、施工工序控制

工序质量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工序质量。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质量进行预控的有效措施。

7、设计变更控制

工程变更应按规定程序处理,首先由变更方向监理工程师(或业主)申请。监理工程师与相关方研究做出变更决定后,变更通知,方可组织实施。

8、环境保护控制

工程施工时把好材料验收关,不使用有害含量超标和淘汰的材料。施工所使用的材料作好防污染控制。工程竣工时检测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不合格不允许使用。

9、成品保护

建筑产品或半成品保护应采用护、包、盖、封等措施妥善保护。

三、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1、单位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实验。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材料、设备、构件的质量合格证明材料,各种材料的实验检验资料、隐蔽工程记录、施工记录等质量记录。其整理归档按国家最新发行的《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规定执行。

2、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的技术、质量、生产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检验评定。对查出的施工质量缺陷应予以纠正,并且应在纠正后再次验证以证实其符合性,确认工程质量符合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向发包人、监理部提出工程竣工报告。

3、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各方主体参与的竣工初验、验收程序。与承包人签订“质量保修书,使用说明书”。

结束语

本文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三方面阐述了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从而保证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实现项目质量目标。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的去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廖品槐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齐秀梅编著,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本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福州向海 蓝色崛起“海上福州”蓝图铺开 下一篇:张卫健:快乐是一种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