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服饰

时间:2022-10-20 07:46:30

鄂尔多斯服饰

摘 要:鄂尔多斯妇女盛装服饰是民族识别的标志。作为一种凝聚力,服饰把族人吸引在一起,形成集团的统一力,增强了集体的战斗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本能;其次,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是婚否的区分符号;再次,它也是财富的象征。由于蒙古人自古以来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中,除了畜群外,只有服装和佩饰最适合用于表现财富;第四,鄂尔多斯盛装服饰也是空间与时间的代表,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穿着不同的衣服;最后,宗教意识也在他们的服装上表现出来。从鄂尔多斯人生活中的各种刺绣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佛教的虔诚,宝伞、、宝瓶等宗教图案,以及各式长盘图案时刻都阐述着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关键词:游牧文化;鄂尔多斯;服饰;游牧民族

中图分类号:K8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017-04

鄂尔多斯高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鄂尔多斯蒙古人世世代代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休养生息,繁衍子孙,为整个蒙古民族服饰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他们是蒙古民族的化身,以精美的传统服饰和严谨的传统礼仪闻名于整个蒙古部落。

鄂尔多斯蒙古族传承元代蒙古宫廷服饰文化,结合北方游牧民族特色,同时吸收汉文化营养,但最终保持了原有的传统和地区特色,充分展示了其文化的顽强性和包容性,创造了独具魅力的鄂尔多斯服饰艺术,成为最独具特色的内蒙古地方文化,而在鄂尔多斯各类服饰当中,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盛装服饰成为其中最独特的风景。

一、鄂尔多斯妇女盛装服饰

蒙古族部落的服饰种类繁多,而鄂尔多斯妇女盛装服饰是蒙古族女性服饰中最具代表性,最精致,也最能够体现蒙古民族服饰特点。

鄂尔多斯妇女盛装服饰(图一)一般为已婚妇女穿着,未婚女性不能穿。鄂尔多斯女装在结婚前后有很大的差别,未婚女子不能戴圆顶帽,装束相对简单、素雅,而已婚妇女服饰则以华丽、精美著称于世。

鄂尔多斯服饰特别注重头部的装饰与打扮。人们认为头部是一个人朝气、幸运的象征,所以妇女们都非常注重头饰,头饰也成为最具魅力的部分。女性婚前都戴一种体积很小的耳坠,但足有一斤重,上饰方古、4个陶纳勒喜、吉祥银盘蚕,只有最下面的部分像平常所见的耳坠,在结婚时则戴上大耳坠。

鄂尔多斯女性不仅喜欢贵重的头饰,也喜欢扎头巾,头巾的颜色多种多样,根据年龄、性别而各取所好。头巾的质地有布、麻、绸、绢等,姑娘和媳妇的头巾缠法不同。姑娘缠头巾不封顶,缠一圈后,在右侧系一活结,把穗头垂及肩;已婚妇女有“不能露顶”的习俗,缠头巾不仅要封顶,且不留头巾穗头。

鄂尔多斯蒙古人男女都系腰带,腰带长丈余,颜色绚丽。鄂尔多斯女子出嫁时有由父母或婆家收取腰带的习俗,婚后妇女们被称为“布斯贵浑”,①代替腰带的是紧身长短坎肩。当然已婚妇女也不是绝对不能系腰带,骑马、拉车时仍可以系腰带,只是系法有所不同而已,未婚女子系腰带时身后右侧留出一个穗头,婚后系腰带时则要把腰带头完全藏好。

已婚妇女常常要穿短坎肩,名曰“敖吉木格”,也称敖吉,基本款式有对襟、琵琶襟两种。多选用色泽艳丽的绣花缎为面料,金黄色库锦镶边,配色、缝制工艺和式样极其美观,是鄂尔多斯服饰中的杰作。

蒙古靴(图二)在婚后同样有所不同,未出嫁的姑娘要穿绿粉颜色“赫”②的靴子,已婚妇女要穿“赫”更为鲜艳的靴子。

二、妇女盛装服饰

鄂尔多斯妇女盛装服饰有着浓厚的草原风格,非常适合游牧生活,主要为头饰、长袍、坎肩、靴子。

(一)头饰

蒙语称首饰为“陶勒甘久甘”,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图三)和“发套”两部分组成,制作工艺非常精湛,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

连垂,蒙语为“西布格”,由布和棉絮制成两个扁圆形物,其下缀两截约5寸长的木棒,系戴在发辫上,这两根木棒必须截取于蒙古包的“乌尼”。③蒙古各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胜利者在被俘的妇女头发上系两根蒙古包的“乌尼”杆,以防止她们逃遁,之后逐渐演变为从“乌尼”杆上锯下两块木头制作头饰,而发辫上系木棒也成为当地礼俗,而长木棒也逐渐变得小巧。虽然这种木棒代表着对女性的束缚,但现在却成了精美的装饰品,鄂尔多斯妇女利用灵巧的双手把连垂装饰得异常精美,木棒套上了精致的圆锥形外套,并绣上各类花纹图案,缀以金、银制作的工艺品。在小木棒上部的扁圆形外加做了蒙古语称“敖日雅德格”的布垫,同样缀满珊瑚、金银制品。

发套,蒙古语称“阿日布其”,戴在头顶,造型庄重,绣有各种花纹和龙凤的图案,还有用珍珠缀成的发箍(图四),过去以串珠数目的多少来衡量人们的财富和地位。发箍前是流苏,两侧分为单色或红绿相间的流穗。发套常以布条为底衬,上饰12朵达玛银花,④每朵花中嵌一红珊瑚,当额一颗最为昂贵,前额上有用珍珠或金银做成米粒大小的珠子穿缀而成的璎珞流苏,中间长,两边稍短,每串流苏下挂一宝石。流苏两侧各垂4或6条由红珊瑚或绿松石、镂花银片和银铃制成的流穗,垂至胸前,中间同样镂金镂银,背后为“凸”字形护领屏风(图五),这个造型来自于战争年代士兵盔甲后半部分的起保护作用的造型,后来演变到蒙古族妇女头饰中来。为了遮挡耳朵与屏风间的间隙,上方排有密集的珊瑚护耳(图六),布衬上也是由外向里缀满了红珊瑚,同时镶嵌玛瑙和金银制作成各种表示吉祥的图案。妇女平时要戴头巾,盛装时还要戴上有二龙戏珠图案的礼帽,这种礼帽是鄂尔多斯地区服饰文化的标志之一,它体现了蒙古服饰文化的传统的同时揭示着与汉民族文化的交融,装扮后,头部除脸部外几乎被珊瑚、珍珠、玛瑙等遮盖,耀眼夺目。

头带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必备而且不可随意离身的饰物,只有在入睡时方可解下,不戴会被认为是不尊敬父母、长辈和邻里客人。因此,头带在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二)长袍与坎肩

鄂尔多斯妇女出嫁时,在长袍外面必须穿对襟四开衩长坎肩,开衩都很高,以便于骑马。坎肩名曰“敖吉”,肩部和腰身都很窄,穿上后显得身体匀称,曲线优美,突出妇女胸部曲线;而下摆较宽大,站立或行走时婀娜而飘逸。通常为红色,代表着喜庆和吉祥,一般分为直襟式、大襟式、带兜式几种。

(三)女靴

鄂尔多斯盛装女靴与常用女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般用山丹、牡丹等花草纹与佛手、D字纹、八结肠纹和云卷纹装饰,这些图案都有着宗教上的含义,从中可以看出蒙古族人民的原始崇拜及其对佛教的崇拜。

三、妇女盛装服饰的文化内涵

蒙古族服饰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穿着者的身份地位、性别年龄及所在的场所及环境,反映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和文化发展,与地理和气候关系密切。

(一)民族识别的标志

服饰承载着民族文化。不同风格的民族服饰是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族徽”。民族传统服饰与民族心理素质密切联系,凝聚着族人的精神,吸引着族人的向心力,形成集团的统一、团结,增强了为集体发展拼搏的战斗力。对内,民族服饰使人们相互认同;对外,民族服饰使人们区别于其他民族,这种凝聚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本能。蒙古人多年生活在草原上,他们从未离开过马背,过着游牧生活,为了便于骑乘马匹,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艺术,虽然近代蒙古族传统服饰因受现代流行影响而有所改变,但其独特的风格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传统服饰成为民族标志的同时,民族内部各不同支系也有其不同的服饰特色。清政府在不破坏蒙古原有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建立新的盟旗制度,实行分治,主张旗与旗之间的服饰差异,促成了蒙古部落服饰的形成。根据地域与部族特征,蒙古族服饰类型被分为巴尔虎、布里亚特、喀尔喀、科尔沁、巴林、克什克腾、察哈尔、阿巴嘎、苏尼特、乌珠穆沁、土默特、杜尔伯特、乌拉特、鄂尔多斯、阿拉善、土尔扈特等。这些部落都各自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如:鄂尔多斯妇女有着收腰的长袍和坎肩;乌珠穆沁妇女穿较宽大的袍子;察哈尔妇女的袍子则讲究合体;巴尔虎妇女则穿着高腰宽下摆式长袍。虽然各部落有其特色,但都喜欢袍服,都具有蒙古族服饰的典型特点。

(二)年龄、身份与婚否的符号区别

服饰当然也是年龄、身份及婚否的符号区别,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服装的色泽、款式、装饰等方面。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儿童穿无领交襟软布长袍,为避免衣边太硬使孩子不便,一般不镶衣边,还要穿布质软靴和开裆裤,戴瓜皮帽,帽檐部位缝上吉祥或猛兽图案,但忌绣凤凰等成双的图案,以防孩子长大后会有双重性格;青少年穿耐用、宽松、色泽暗淡的长袍,领边儿、前襟、袖口、下摆都要镶边,并且要用与袍子颜色对比强烈的丝绸做镶边材料,要更加明亮、醒目。

大蒙古国建立后,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制度规范臣民的穿着,其中包括官场礼服的穿着规定,从皇帝到百姓,在什么场合、什么地点穿什么样的服饰都做了相当严格的规定,而鄂尔多斯妇女服饰是蒙古各部落中保留古代礼俗最多的。元代妇女冠饰――姑姑帽(图七)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此13世纪到过蒙古地区的东西方使者和旅行家都有一定描述。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写道:“妇人冠以桦皮,高2尺许,往以皂褐笼之,富者以红绢,其木如鹅鸭,名故故,大忌人触,出入卢帐须低头。”这种头饰根据妇女的地位不同,分大、中、小3种。在《黑靴事略》徐霆曾注:“霆见故姑之制,用画木为骨,包以红绢金帛,顶之上用四五尺长柳枝铁打成枝,包以青毡,其向上人则和我朝翠花或五彩帛饰之,令其飞动,以下人则用野鸡毛。”

蒙古族平民服饰中较为特别的有驼夫服,由于古代蒙古社会一直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为了进行更多的商业贸易而产生了专门以骆驼为运输工具的职业,其服饰的首要条件是宽松轻便,这样才便于活动,以从事装卸等体力劳动。

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服饰已婚和未婚差异很大,其分别不仅表现在款式、工艺和色泽上,还表现在是否使用某一种饰物上。如鄂尔多斯妇女在婚前系腰带,婚后不系;婚前不使用鼻烟壶、不戴头饰、坠饰等,婚后则开始使用此类饰物。

(三)财富的象征

自古以来蒙古人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他们居住在方便可拆的帐篷中,用结实耐用的毛毡来阻挡寒风,用木材来制作各种生活用具,财富很难在这些东西当中表现出来,只好用服装和佩饰来表现,例如鄂尔多斯盛装服饰中的头饰和蒙古刀等。

鄂尔多斯已婚妇女都要戴上本部落特有的头带,显得高贵典雅,一付好的头饰,雍容华美,选料珍贵,制作工艺精湛,价格也是相当昂贵的,所以,从头带上完全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贫富。一般家庭结婚,只是配备重约3、4斤,价值约300、400个银元的头带,而富家结婚都要配备重约十余斤,价值可达上万个银元的头带,往往可以交换到数百峰好骆驼。

(四)空间与时间的代表

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上,人们常常把最好的民族服饰穿戴在身上,这证明了民族服饰与节日的关系。无论哪个地区的哪个民族,在节日到来时,都要把最漂亮的服饰穿上供人欣赏,同时也满足自己的身心。蒙古族妇女也是一样。例如,阿拉善男女服装只有在节日及重要的活动时才戴上马蹄袖,以示隆重。因此,想要欣赏各类精致的蒙古族服饰,就要去参加蒙古族传统活动:那达慕、庙会或祭敖包。同时,蒙古族妇女盛装服饰也是婚礼礼服。例如鄂尔多斯少女出嫁时,母亲给她穿上新长袍、大襟长坎肩及绣花靴子,长辈们要给她举行分发仪式,梳长辫,要戴上昂贵的头饰。这身华丽的装扮就是鄂尔多斯妇女的盛装。

(五)的反映

从服饰上当然也能看出一个民族的原始崇拜和。许多传统的观念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服饰上。蒙古族人民长久以来一直信仰藏传佛教,而在鄂尔多斯人的生活中,妇女们用手工刺绣的方法来表现他们对佛的信仰。

鄂尔多斯服饰上的图案内容极为丰富。因为藏传佛教的传入,宝伞、双鱼、宝瓶、海螺、吉祥结、等八宝图案在蒙古族地区极为流行,莲花等图案结合其他民族信仰和习俗在民间以各种形式丰富起来,由单调变复杂,这些图案常与卷草纹结合,形成蒙古族人民十分喜爱并独具特色的盘长图案(图八)。此类图案应用很广,除了在服饰外,在油饼、奶豆腐、蒙古包的毡子、衣柜、地毯上、马鞍上都有。蒙古语把修饰图案统称为赫或乌嘎拉吉,一般来讲,呈条形的图案叫做赫(图九),居中或对称的图案叫乌嘎拉吉(图十)。

总之,鄂尔多斯妇女盛装服饰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蒙古族服饰的佼佼者,是最华丽、最独特的蒙古族服饰,是鄂尔多斯人的骄傲。

鄂尔多斯妇女盛装服饰是民族识别的标志。作为一种凝聚力,服饰把族人吸引在一起,形成集团的统一力,增强了集体的战斗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本能;其次,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是婚否的区分符号;再次,它也是财富的象征。由于蒙古人自古以来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中,除了畜群外,只有服装和佩饰最适合用于表现财富;第四,鄂尔多斯盛装服饰也是空间与时间的代表,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穿着不同的衣服;最后,宗教意识也在他们的服装上表现出来。从鄂尔多斯人生活中的各种刺绣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佛教的虔诚,宝伞、、宝瓶等宗教图案,以及各式长盘图案时刻都阐述着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注 释:

①蒙古语,译为“没有腰带的妇女”,特指已婚妇女。

②蒙古语,可译为“带条形的图案”,和下文中的乌嘎拉吉同为蒙古族特有修饰图案。

③蒙古语,蒙古包的椽木。

④代表12生肖,另一说为12个月。

参考文献:

〔1〕高格.细说中国服饰.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2〕彭大雅.黑鞑事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172.

〔3〕孔令生.中华民族服饰900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4〕章荣慧.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

〔5〕乌云巴图,格根莎日.蒙古族服饰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6〕钟茂兰,范朴.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7〕臧迎春.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8〕韦荣慧.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国画报出版社,2004.

〔9〕段梅.东方霓裳.民族出版社,2004.

〔10〕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

〔11〕乐天.蒙古族服饰文化.青海民族研究,1995,(2).

〔12〕包晓兰.流光溢彩的蒙古族服饰刺绣艺术.装饰,2003,(11).

〔13〕包晓兰.独具魅力的鄂尔多斯服饰艺术.装饰,2005,(5).

〔14〕王大方.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服饰文化.丝绸之路,1999,(6).

〔15〕敖奇.蒙古族妇女服饰之特征.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1).

〔16〕孙国栋.风情万种的鄂尔多斯.理论研究,1999,(3).

〔17〕孙萨如拉,祁惠君.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5.

〔18〕罗洁,王璇.蒙古族婚庆服饰研究.天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19〕李海青.蒙古族工艺和服饰.中外文化交流,1997,(4).

〔20〕洪玉范.蒙古族服饰浅谈.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7,(4).

上一篇:基于IRF模式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探析 下一篇:聚类算法在高校网络用户行为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