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就幸福 发展即卓越

时间:2022-10-20 07:23:41

进步就幸福 发展即卓越

朝阳晨晖漫天,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小学“醒”了!孩子们跳跃奔跑,教师们自信从容,热情的问候和招呼如树叶滴翠,似花草添色,像教学楼、办公楼一样井然有序,此起彼伏,错落有致。七十年悠久历史的观音桥小学依然青春常在,生机蓬勃,它们在每一个日子,每一个角落,都放飞着梦想,经营着幸福,韵动着“幸福教育”的音符。琅琅书声在校园上空回响,歌声隐约飞扬,操场、晨练、口号声雄劲回荡,成为“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形象乐章。

幸福:在校本研修中酝酿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幸福的梦想,从来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幸福的人生。教育是人类寻求幸福人生的必经之路,构建“幸福教育”是教育人的使命和本能。观音桥小学的老师们深切地体会到:“幸福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实现人对幸福的追求并在追求中获得幸福;教师的幸福就是从职业中获得成功和愉悦;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幸福生活的本身。构建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每一次教学设计、每一节课堂甚至每一次作业批改和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之中,教师们在经营着自己和学生的幸福。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幸福感的源泉,有了幸福感,教师才能享受事业,享受生命,进而才能让学生成长进步,快乐幸福。

观音桥小学的老师们从校本研修做起,去创造幸福教育,酝酿教育幸福。

一是创设教师的个性发展“特区”。学校尊重教师的年龄、能力、兴趣、爱好上的差异,关注教师的优点,保护和张扬教师的个性,发挥教师的潜能,创造机会,为教师的个性发展创设“特区”。

二是制定“‘五有’能‘赢’‘得’”的课堂建设标准。学校根据幸福教育理念和卓越课堂要求,提出“课堂有快乐,学习有进步,说话有水平,发言有自信,交往有礼节,对话赢尊重,活动得成功”的课堂教学标准,使每一个教师确立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追求目标,实现“进步就幸福,发展即卓越”,工作的幸福指数明显上升。

三是落实三个层次的教研活动。即学科组、课题组、年级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吸收到更多的教学思想,解决一些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四是集中培训与自我学习相结合。每月一次的大组学习,间周一次的课题沙龙,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每学期一万字的理论学习笔记,让教师学习的形式多,兴趣浓,效果好。

五是深入开展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为教师建设有效高效课堂打下基础。根据二年级语文教材识字量大,课时少,学生小的特点,着重抓好“语文课堂教学随文识字的研究”。实施几个月来,学生识字兴趣明显提高。我们根据学生怕苦,对体育课“耐久跑”存在害怕和抵触的心理状况和高段年级学生400米达标效果差的问题,开展了小学体育耐久跑激趣和有效性教学研究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校本研修,为每一位教师的成功提供原动力,搭建大舞台,让教师的生命释放辉煌,使成就感不断充盈在他们的教育生活中。校本研修,让老师们享受到了专业发展的幸福,学习的快乐以及团队带给自己的自豪感。

幸福:在课程辅助中生长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为了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

观音桥小学的学生无疑是幸福的。近两年来,学校致力于“减负提质”研究,在“五有”能“赢”“得”的课堂改革中落实学生的幸福感,并在一系列课程辅助活动中,让学生幸福地成长。

管乐团、合唱团、田径队、篮球队……观音桥小学为孩子们提供多个展示能力、发挥特长、享受幸福的舞台。学校于1987年就成立了管乐团,现在有一个演奏乐团和一个后备乐团,常年保持着150人左右的规模,多次参加市区大型比赛和表演,在区内乃至全市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学校田径队、篮球队的队员梯队成长,生生不息,为学校、江北区争得了非常多的荣誉。

上学路上。“妈妈,我们学校每周四下午都有‘小能人大舞台’的表演,你们学校有没有嘛?”这是刚读一年级的一位小朋友骄傲地在向另一所学校任教的妈妈炫耀。

二楼走廊尽头小小的平台处。几个四年级模样的孩子正紧张而认真地排练着他们的小合唱——明天下午,他们第一个上台表演。

布置得热烈而庄重的舞台上。一个大孩子正抱着萨克斯吹奏,热情的旋律瞬间流淌,台下的同学们不由得跟着节奏拍起了手……

这就是观音桥小学的孩子们,他们自信又潇洒、文明又有礼、认真又富于激情、活泼又聪明能干,他们在古老而年轻的校园里、在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上酣畅地享受着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幸福:在弱智辅读中闪光

教室里,几个孩子正兴趣盎然地跟着老师学习律动《手指歌》:“小拇指睡了,无名指睡了,中指睡了……大拇指醒了,食指醒了,中指醒了……”跟着优美舒缓的琴声,孩子们一边唱一边做手指操,几遍下来便熟练了。他们又扮演起了角色游戏,分别扮演起了五个手指,跟着音乐缓缓地蹲下,又慢慢地站起来,脸上洋溢着童真、幸福的微笑……

这是观音桥小学弱智儿童辅读班的一节普通的音乐课。老师根据孩子们的特点,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入日常教学中,从劳动能力、自理能力、运动能力、交往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和培训,促进了孩子们积极参加身体机能、动作技能和智力潜能的锻炼,让特殊学生有独特的发展。

“幸福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观音桥小学一直以来都秉承关心弱势群体的公益精神,扶残助残,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孩子们,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使每个孩子都拥有平等的享受教育的权利。观音桥小学早在1987年就成立弱智儿童辅读班。学校辅读四班现有学生11名,其中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9岁,智商最高的68,最低只有40。学校克服了重重困难,配备最优秀的师资,推动特教班级建设,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发展,让折翅的雏鹰能重新翱翔蓝天,享受阳光下放飞梦想的幸福!辅读班4名运动员参加全国特奥会,获得了一金四银三铜的好成绩;在2007年世界特奥会上,特教班学生王一婷获得两枚金牌、一枚银牌、一枚铜牌,改写了江北区残疾人在国际赛事上无金牌的历史,王一婷同学也因此获得“江北区争光贡献奖”。

观音桥小学以幸福的教育润泽幸福的学生,始终坚持“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目标,落实学校“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提升综合实力、突出特色发展、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这一办学理念。为了孩子幸福地成长,为了孩子幸福的一生,为了让每一个观音桥小学学子放飞梦想,观小人一定会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谱写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幸福篇章!■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小学)

幸福是一支乐曲:有时高亢激昂,有时低回婉转。教育是一条河流:有时澎湃奔流,有时宁静潜藏。幸福教育的品质并不都是欢笑快乐,更多的则是进步和成长。师生的进步与跨越,需要辛勤与汗水;只有付出了辛勤与汗水、蕴含着提升和深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幸福教育”。观音桥小学“提升综合实力”的办学理念含义深刻,人本的意义值得深思。“‘五有’能‘赢’‘得’”的课堂评价标准颇有新意,耐人寻味。他们把“减负提质”“幸福教育”“卓越课堂”有机结合,落到实处,取得了让师生幸福发展的实效,能为同行提供思考与借鉴。

——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特级教师

冉泊涯

上一篇:大班幼儿注意力培养的几点策略 下一篇: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