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陶俑共舞的女人

时间:2022-10-20 07:20:45

《收藏界》2008年第6期,我写了《一个被忽略了的艺术大师――王子云》,这个在欧洲学雕塑艺术的大师写了许多关于雕塑艺术的大作,比如《中国雕塑艺术史》《欧洲雕塑史》等,但却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雕塑大师。有幸的是,这个遗憾被她的女儿弥补了。通过写王子云,我认识了他的女儿――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专门从事古代陶俑艺术品复制工作的王倩。

在中国,陶的历史非常悠久,至今发现的最早的陶制品应该是万年前了,那时的陶制品主要是生活用品。大约在2000多年前,出现了陶俑,也就是仿照人类社会生活的陶制品,当时的功用主要还是用来陪葬的。所谓孔子的“始作俑者”即出自于此。

我们要感谢陶俑,因为在他们出现之前,中国古代实行残酷的活人陪葬制度,还要感谢秦始皇,大约是从他开始取消了活人陪葬制度,而在他生前就开始制作的宏大工程――秦兵马俑陪葬方阵,在今天已经成为世界第奇迹,也成为中华民族强悍精神的标志性艺术形象。

王倩从小就生长在艺术之家,父亲是专门从事古代文物艺术研究的理论家,母亲在陕西省博物馆工作,是西安文博界的女杰,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散文写得非常棒。王倩从小就耳濡目染,加之又是在碑林博物馆工作,每天面对着这些千年前的各式各样的人物,在历史的时空中频繁地穿梭,她已经深深地将自己融进了历史的长河。她对她亲手复制的这些陶俑,有着我们常人难以理解的情感,每一件栩栩如生的小人,都似乎是出自她的孩子。在她的眼中,他们不仅是中国文化,不仅是古代艺术,还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物。

是的,这正是王倩制作的陶俑与众不同的原因。当今旅游点充斥着很多各式各样的陶俑制品,大部分并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不过是一堆黄土烧出来的玩偶,毫无生气可言。

王倩的陶俑是活的,这是我看到她的作品的第一印象。这就是大师和工匠的区别,她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在对历史考证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智慧和创造,用现代艺术手法挖掘并制作出符合古代文物形象的作品。这样的复制,需要深入了解古代的造型艺术特点和当时制作的工艺水平,更要对各个朝代的历史以及人物心知肚明,在此基础上,加上现代思维和手法复制出精美的作品,使古代艺术在现代艺术家手中一件件活过来。

这让我想起了《圣经》故事,在《创世记》里记载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可见将生气吹在鼻孔里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这样我们就成了“有灵的人”。王倩一定也是希望她的作品成为“有灵的人”的。看着王倩工作时那专注而神圣的表情,看着千年前的“人类”在她手下“复活”,我也不免神圣起来了。

1984年,机会来了,中国将参加在洛杉矶举办的奥运会,这是中国解放后第一次在这样的国际大赛中亮相,所以特地同时举办了一个“中国古代体育运动史展览”,王倩接受了其中很重要的两组“唐代打马球俑”的制作任务。她认真研究了唐朝马球的历史,参考了大量的唐朝陶俑文物,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连夜完成了任务。这是几件非常精美的艺术品,骑在马上的运动员表情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再现了千年前唐朝王公贵族们的体育娱乐生活。这绝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鲜活的创造。作品送到美国后,引起了一致的好评。

这之后,王倩信心大增,其创作也进入高峰期,在1987年和1988年的全国旅游纪念品大会上,她的“唐代粉彩女俑”作品获得了一等奖,观众好评如潮。

这以后,王倩又为自己设计了更高的目标,她希望把中国东方古老的文化艺术通过仿古陶俑这种形式介绍给世界,让这一最直观、最形象反映当时各方面真实写照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再现于世,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古代的文明,感受中国文化的灿烂。这就是她工作的价值,也是她人生的意义所在。

不知不觉中,王倩已经复制了上千个秦朝、汉朝、南北朝、唐朝的陶俑,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汉唐・朗庭,自己制作,自己烧窑。

2008年7月的一天,我来到了她和女儿的工作室。因为在城里不准烧窑,她们在长安县租了一个农民的房屋,很简陋,但也很充实,不大的屋子摆满了各种陶俑,琳琅满目的古代人物仿佛把我带回了汉唐岁月。我一边看一边惊叹,都是好东西,可惜藏在深山人不知啊!如今这个汉唐朗庭工作室的主人已经不再是王倩,而是她的女儿孙津了,这个美术学院毕业的女孩继承了父母亲的事业,完成了王氏家族中三代人共同的传承。由于她们制作的陶俑质量高,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单位来定制产品了。希望这一古老的东方艺术将永远传续下去。

在长期的复制创作中,王倩总结出了一系列工艺和技术上的经验,并毫不保留地教给学生,写成文章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她希望更多的人能和自己一样制作出艺术精品来,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而她的创作心得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神”字。陶俑是人,一定要把他们当成人来制作,一定要传神。

要想制作出高水平的陶俑,必需要把握中国古代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把握东方艺术的特质。中国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外国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写意。南朝艺术家谢赫将“气韵生动”列于六法之首,唐代张彦远的“以形写神”也是将神放在高于形的地位,这正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的金科玉律,由此形成了东方艺术的宗旨。

王倩深悟其中道理,传神,也是她作品的一大特点。并非科班出身的王倩,以她精美的作品,突出的成绩,在1994年被评为博物馆副研究员,并在2006年被评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在国内外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让局外人看来,复制古代作品可能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那毕竟不是自己的原创。可王倩不这么认为,当她临摹到每一块微妙起伏的面,每一条极富韵律的线条时,她都读懂了古代匠师当时的心境和他们独特的处理手法。她就这样每天和这些千年前的人物进行着交流,用心灵跨越了1000多年的时空来到了他们的身边,她和他们是朋友,是合作者,甚至是可以交心的知己。是的,在那一个个单调枯燥的日子里,只有她的陶俑和她在一起,听她说话,看她工作,甚至安慰和鼓励她,他们彼此默契,心心相印。工作着是美丽的,王倩确实是美丽的。只有美丽的心灵,才能创作出美丽的、鲜活的、不朽的作品。

1995年,机会又一次来到了王倩的身边,第44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举行,王倩也受到了邀请。她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国度。世界各界名流,欧共体的官员,琳琅满目的最新科技产品,五花八门的广告,让王倩有点忐忑不安。这个带着土陶来到比利时的中国女人被淹没在人群中。

既来之,则安之,50多年前,父亲不是也只身来到欧洲,最终从一个穷学生成为进入高级沙龙的艺术家了吗?王倩将自 己带去的58件作品自信地摆在展台上,安静地坐在旁边,静观这些沾满了华夏尘土的陶俑在这充满现代产品的西方大都市里如何表现。或许不会有人注意到他们,不要紧,毕竟我们来过了。

她带去的作品有汉代至唐代的乐舞类陶俑,有长袖对舞者、耍杂技者、拿大鼎者、折腰耍柔术者,有吹笙、击鼓、弹琴者组成的陶俑乐队,这些作品,将2000年前的西汉、10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的歌舞杂技生动地展现在异国他乡。

出乎意料,作品刚刚摆出不久,她的展台立即引起了大家的格外注意,或许正是因为她的展品太与众不同了,参观者将她的展台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惊叹着,惊叫着,爱不释手,记者也围了上来,闪光灯把她的眼睛都照花了。王倩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作品会在异国他乡受到如此的追捧,她为中国自豪,为自己是中国人自豪,为中国文化自豪。

此时的王倩应该不会忘记,他的父亲正是在欧洲的艺术博览会上真正认识到自己祖国文化艺术的价值的,当时法国老师指着中国的雕塑对他父亲说:“你的祖国的艺术是最棒的,你为什么还要来这里学习?”从此他的父亲便回国,走上了一条研究、复制、保护中国古代文物的不归之路。

在博览会开幕的当天中午,比利时著名的BRTN电视台就将这组来自中国的“仿真陶乐舞俑类”进行了拍摄,并在当天晚上8点黄金时段进行了播放。

接下来的事情更加让王倩做梦都想不到,她带去的作品,在44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登上了最高奖台,荣获了“尤里卡金奖”和“欧洲共同体最高荣誉奖”,在本年度获得最高荣誉奖的10个人中,她是唯一的亚洲人。同时,她还获得了,“罗马尼亚最高学院奖”。

这又让我想起,50年前,他父亲的作品被选入《世界美术家大词典》(1935年法国版),他也是其中唯一的中国人。让我们感谢这跨度50年的父女俩,把中国人的名字,永远地留在了世界上。

站在颁奖台上,接受来自全世界媒体的采访和拍摄,王倩真的是太幸福了,这不是她个人的幸福,她是代表中国,代表东方的古代文化。她觉得自己就像是《灰姑娘》电影里那个在舞会中成为王子最宠爱的姑娘,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的身上,她太幸福了。但是她同时也清楚地知道,她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这些美丽的光环下,她必须离开这里,就像灰姑娘在12点以前必须离开一样。

她还是晚了两天,在忙碌而辉煌的日子结束后,她立即赶回中国,赶回单位,因为她是请年休假出来的,她只有14天假期,但是她耽误了2天。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正是由于这两天,她被单位扣除了全年的奖金,那代表着中国人荣誉的、象征着华夏辉煌的奖牌只能静悄悄地放在自己的书架上。灰姑娘就是灰姑娘,12点之后,她回到了自己寂寞的小屋。

她感到很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作品在国外受到如此的重视和追捧,在自己的祖国却受到如此冷遇?我也很为她报不平,同时也感到不安,如果只是普通群众也就罢了,作为领导,如此对待一个在国际上为国争光捧回荣誉的艺术家,实在有点不可思议。按常理,这不仅是王倩个人的荣誉,也是单位和国家的荣誉啊!

好在王倩并没有因此泄气,或许是几十年的磨难已经让她习惯了吧,她躲进小楼成一体,管它春夏与秋冬,继续开始自己的创作。

上一篇:杰出的革命女性 卓越的画坛豪杰 下一篇:柳孜遗址出土的吉州窑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