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陶俑艺术研究

时间:2022-10-24 02:14:00

北齐陶俑艺术研究

魏晋南北朝这四百年在政治上是王纲解纽、礼崩乐坏的空前混乱时期。五胡乱华、十六国交替林立,社会长期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但它同时又是各个民族、各种文化之间大交流、大融合的繁荣时期,匈奴、羯、氐、鲜卑等少数民族相继入主中原。以佛教为纽带,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粟特文化、西域文化等异域文明不断融入本土的汉文化之中,宽松的政治环境,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使这一时期成为继春秋战国之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尤其是在文学艺术方面,随着文艺成为自觉、专业的文学艺术家的出现,外来文明的大量输入,取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就。这在绘画艺术、石窟寺庙雕塑艺术上有着充分体现,在陶俑这种体量较小的雕塑作品上同样有完整的体现。

俑像雕塑,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变革有着直接的关系。以陶俑代替真人殉葬是社会的一大进步,陶俑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陶俑当然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北齐陶俑在规模和体量上比秦俑要逊色很多,但塑像的生动活泼,手法的精到细致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北齐陶俑的表现题材

北齐陶俑主要出土于北齐尧峻墓、高润墓、茹茹公主墓、娄墓和徐显秀墓等,它所涉及的题材主要有以下几类:1、文武官吏俑 2、女仆俑 3、伎乐胡俑 4、动物和生活器具 5、镇墓兽。

1.文武官吏

武俑多为按盾武士,头戴兜,中脊起棱,前有冲角,两侧有耳护,身披明光铠,胸背都有两片椭圆形的护甲,腰间束带,肩有披膊,腿裹甲,右手握拳作持物状,左手按狮面长盾,盾面有狮面纹。五官均为鲜卑人特征,鼻梁高耸,眼睛深陷,嘴或大张,或噘嘴瞠目,表情非常生动,体态浑实而彪悍,孔武有力。文俑多为下层小吏,头戴小冠,面部表情恭敬,略带微笑。上身为襟长袖上衣,下身为宽大的裤子,双手拱于胸前,神态谦恭,澹然静穆。

2.女仆俑

女俑多为劳动中的妇女,头或挽高髻,或挽偏髻,有的在洗餐具,有的在舂米,姿态轻盈。有的恭立一侧,像是在恭候主人,有的蹲坐在地,双手持箕,似乎在用力地簸着谷物。女俑大多脸庞丰满,面目清秀,面露微笑,神态安详。古代艺术家抓住了少女劳动时心情愉快的美的瞬间,用雕塑语言记录下来,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我们感到自然、亲切。

3.伎乐胡俑

伎乐俑多表现歌舞的伎乐,如一件表现一位正在弹唱的乐人,欢乐的动态,飘举的衣袖,沉醉投入的表情,表现的非常传神到位。有一件骑伎俑从马的鬃毛飘舞上,能看出骏马风驰电掣的奔跑速度,骑者在马上的熟练表演,可看出其动作是随着马的飞奔而变化的,整件作品动感十分强烈。在北齐墓俑中,还有不少鲜卑人和西域人俑,北齐做为鲜卑化汉人建立的政权,鲜卑族在政治、军事上居于统治地位。墓俑做为现实生活的反映,高鼻深目的胡俑自然不在少数。

4. 动物和生活器具

除上述人物俑外,动物俑种类也很多,它们造型生动,刻画细致入微,个个堪称雕塑艺术珍品。北齐娄墓的动物俑最具特色,骆驼:背负帐具及垂橐旁挂酒瓶、大雁,驼后腿站立,前左腿跪地,前右腿蹬地,头微微昂起,有跃然欲起之势。马:曲颈张嘴,身姿矫健,整装待发,马在整体上线条粗犷、劲健有力,局部塑造细腻,辔铃、缨络,障泥雕刻精细,装饰华丽。牛:昂首挺胸,睁目前视,牛角上翘,鼻孔怒张,从头到脚都充沛着一种力量,浑实劲健的躯体,充满张力的肌肉,丰满的前驱,有力的四肢,整个牛充满了力度和厚重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在北齐陵墓陶俑中还有一些生活器具,有粮仓、磨灶、井、台灯,甚至还有厕所,极尽生活之原形原貌与艺术再造之惟妙惟肖,在众多陪葬品中凭添了一种安居乐业的宁静之美。

5. 镇墓兽

中国古代的镇墓兽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见于楚国的墓葬中,大多为木制,由动物角、兽面、人面、底座组成,造型怪异,主要是为了驱赶残害死者的鬼魅。到了南北朝时期,镇墓兽才正式演变成两只,一只人面,一只兽面。如北齐尧峻墓出土的一对镇墓兽:狮面兽昂首蹲坐状,头顶冲天戟,背竖三撮鬃毛,尾高跷,狮面塑形精彩生动,凹凸有致,目深藏而露悍光,鼻孔朝天,牙齿交错,寒气逼人。人面镇墓兽,人面兽身,造型夸张奇特,想象丰富,面部肥阔、眉粗重而上翘,眼圆凸有神光,鼻墩挺,唇噘嘬,耳悬垂。五官诙谐生动,形神俱佳,通体透出一股镇妖辟邪之气。

二、北齐陶俑的艺术特点

1.造型准确生动,塑造精致细腻

与古拙夸张的汉魏陶俑相比,北齐陶俑的造型要远为准确精到。精准的线条,熟练的手法,流畅准确的造型,精巧别致,分外惹人喜爱。佛教美术经过二、三百年的中国化改造,在北齐时代已经完全是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了,融合中外美术精华形成的北齐陶俑艺术,具有面部丰满圆润,宽肩鼓胸,身躯敦实厚重,整体气势清健雄浑的艺术风范。北齐陶俑多数衣纹疏简,服薄贴体,整体平润光洁,与面部宁静安详的表情和谐一致。润泽的体面与舒缓下垂的线条,使形象在疏简平淡中流露出内在的气质。形象虽没有大的动态,却仍然可以体察到内在的活力,人物形象更具现实感,这种准确生动、疏洁朗润的风格使北齐陶俑独具一格,明洁感人。如北齐娄墓出土的陶牛,造型非常准确,形体洗练流畅,健壮的身躯,饱满的肌肉,强健有力的四肢,都那么逼真传神。整个牛充满了力量和动感,蓄势待发,张力十足。不论从那个角度看,都给人力与美的享受,予人昂扬奋发的精神感受。

2.精致、富于装饰意味的细节处理

北齐陶俑有很多精到细致的细节刻画,如武士的兜、铠甲、盾牌,马的辔铃、璎珞、鞍桥、马镫、障泥,以及人物、动物的五官刻画,都细致入微,节奏感和韵律感很强,富于装饰意味。在众多陶俑中,北齐陶俑因其精美生动,富于形式美感,精神气息浓郁而得到世人珍爱。这些精微的细节处理,丝毫不给人繁琐累赘之感,细节掩不住内在的精神韵味,反而使作品更加丰富、厚重、耐看,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魅力。如山西太原北齐张啸俗墓出土的俑人、骆驼和牛车,从俑人的衣饰,骆驼的长颈细腿和整个身躯的变形,以及牛车的御者和牛的变形来看,都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出“装饰雕塑”的特有造型,精工细雕,光洁明快,显得精巧别致,分外讨人喜爱。

3.精神性与现实性的完美融合

北齐时代,佛教思想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整个社会都笼罩在浓厚的神性信仰氛围之中。这不仅反映在佛教艺术上,表现世俗生活的陶俑艺术也深具某些形而上色彩。这些来自现实生活的将军、武士、伎乐、文吏、女仆、胡人……鲜活生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但他们又有些超尘脱俗的气质,清新、单纯、简洁、含蓄,与唐俑的热烈华丽相比,有着强烈的精神超越性,晶莹明澈,空灵自然。

4.丰富的表现内容,鲜明的时代特征

如前所述,北齐陶俑的表现题材几乎无所不包,一千五百年前的各色人等,鲜活、直观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透过它们,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和精神风貌,能看到那个时代的人物表情、生活用具、衣帽服饰和生活场景,这比史书上抽象的文字描述要直观、强烈的多。如北齐尧峻墓出土的双僮俑,一对稚气未脱的儿童,牵手并立。其中一个面相浑圆俊美,前额饱满,肌肤丰润。浓眉向两鬓高高扬起,眯着双眼向前平视,隆挺的鼻梁直通额际,内陷的嘴角微微翘起,笑意盎然,脸上流露出可爱的稚气。从服装上也可以看出北齐时代的儿童服饰样式,作者以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以生动、细致、准确的雕塑语言,表现了儿童天真烂漫的形象特征。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历史照片。可以说,北齐陶俑是一部恢宏的、蕴有丰富历史内涵的,极具文化魅力的北齐社会生活画卷。

北齐陶俑艺术在艺术状态把握上恰到好处,它把神性信仰与鲜活的现实生活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即有神性的崇高和超越,又有世俗生活的纯朴与温馨,即有严谨准确的造型又有真实感人、个性突出的艺术形象,在技法上即造型精确到位,又生动潇洒、游刃有余,在精神表现上即根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在审美格调上清秀疏朗,挺拔劲健,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2.陈明达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篇》, 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3.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4.赵学峰:《北朝墓群皇陵陶俑》,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董华云:廊坊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陈建军:廊坊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大学校徽图式的意象观照 下一篇:音乐舞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