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体会

时间:2022-10-20 06:13:28

骨科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7-0403-01

【关键词】骨科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骨科患者健康和心理教育是护理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骨科患者由于发病突然,从一个正常人突然成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现实,所以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消除其急噪、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同时取得家庭及亲友的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骨科患者健康和心理教育尤其重要。

1 心理护理

1.1 认真倾听患者倾诉,评估患者心理问题,对患者表现的负性情绪给予理解,交流沟通时要表现出高度的同情心和耐心,取得患者的信任,耐心向患者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和可能的康复过程。介绍经治医生的技能及合理的营养饮食方法,同时教授患者减轻痛苦和不适的技巧,进行放松训练,降低心理应激程度,利用同病室的病友现身说法,增加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发挥社会支持作用帮助家属在患者术后照顾上做出安排。

1.2 骨科患者经过长期的治疗,对于功能锻炼患者负担过重,害怕过早活动会影响骨折愈合或正愈合的骨折再次折断。面对患者疑虑的必要性和不锻炼的危害性,在功能锻炼中,有些人因耐受程度差,害怕疼痛,锻炼强度不够。护理人员应正确引导,同时还应协助患者一起锻炼,让他们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总之,心理护理置身骨科患者整个过程,针对患者不同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使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2 健康教育方式

2.1 集体教育采取集中讲援的方法,向患者及家庭讲解骨科疾病的特点及康复护理方法,向患者及其家庭进行示范操作。如:翻身拍背功能锻炼等,使患者获得感性认识。

2.2 制作宣传栏,并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向患者及其家庭发放自制宣传材料等,宣传骨科疾病的防治要点。介绍骨科疾病的康复知识。

2.3 个体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介弃:因病介弃进行个体化教育,对不识字、无法接受文字教育的患者,护士将教育内容用通俗的语言,反复、细致的讲解给患者及家属。

3 护理体会

3.1 骨科护士要树立健康教育观念: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明护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由于在医院与患者接触最早、最多的是护士,护士是健康教育的先锋,所以护士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自我修养,充分利用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积极进行健康宣教。

3.2 制定健康教育内容:护士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健康教育的质量,在较充分地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和专科医生的指导,共同学习并制定健康教育的内容:a.骨科患者锻炼时间和方法;b.骨科各类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c.骨科病的出院指导;d.骨科小常识:如小夹板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的注意事项;e.某些骨科病的诱因及预防知识等。

3.3 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骨科患者大多需长期卧床,所以针对老年患者,应积极进行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告知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指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此外,骨科患者的饮食调养、药物指导等,在每个康复过程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3.4 出院时的健康教育:由于骨科伤病人在医院治疗仅是病程中的部分时间。大多数时间在家养病,所以必须将医院内的各项治疗和护理延伸到家里,让患者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使其在家里也能主动地配合,告诉家人室内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还要注意生活规律,戒烟酒,保持乐观情绪,注意饮食调理,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回家发生意外时要及时与医院联系。因此出院时的健康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另外还建立电话回访制度,定期回访出院患者,为患者解决康复出院的问题。

4 小结

成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和致残率,缩短住院日及减少住院费。健康和心理教育的实施得到了患者和家庭的好评,使患者及家庭了解到骨科疾病的特点,掌握了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及卫生保健知识,加强了护患关系,使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骨科健康教育的效果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和医院的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1] 金永红,李美锋.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实用医技杂志,2005,12.

[收稿 2009-02-06]

上一篇:部分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索证情况调查 下一篇:腹腔镜手术气腹后气管内导管移位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