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10-20 05:58:52

试论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

[摘要] 宏观调控法是保障并规范国家干预宏观经济之法。其目的具有鲜明的社会公利性其发展理念为科学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其调整对象具有宏观性、全局性;其内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其调整方法具有间接性。宏观调控权是国家依法享有的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调控的一种经济职权,它具有宏观经济性、间接施控性、正面引导性、效果滞后性、中央集权性等特征。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法 宏观调控权

认真研究宏观调控法,高度重视宏观调控的法制化,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建立健全宏观调控法律体系,对当前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宏观调控与宏观调控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较之计划经济时期有了很大改变,国家不再过多地直接干预大大小小的繁琐的经济事务,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规范市场的竞争秩序上。所谓宏观调控,“是指国家按照国民经济能以较快的速度稳步协调发展的需要,运用经济计划以及经济的、法律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其基本要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就说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的调控是一种适度的干预。而要确保国家对经济干预的适度,就必须使国家干预经济的行为依法进行。因为国家的公权力很强大,如果公权力不受法律的制约,其干预经济时极易出现权力滥用,权力“寻租”,任意干预,从而导致市场的混乱和经济效益低下。而法律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强制性、权威性和稳定性(可预见性)等特点。

宏观调控法就是保障和规范国家(主要通过政府)干预宏观经济之法。它一方面确认和保障国家干预宏观经济的权力;另一方面又对国家干预宏观经济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和约束,包含国家干预宏观经济的权限、方式、程序、目的、手段以及法律责任等。国家(政府)只有依法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才能纠正、克服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和作用,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二、宏观调控法的基本特征

1.宏观调控法的目的具有鲜明的社会公利性

从世界各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实践来看,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主要集中于物价、就业、经济增长速度和国际收支四大方面,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追求的是包含了全体国民的公共利益,即社会公共利益(因为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故也可称之为社会公共经济利益)。

2.宏观调控法的发展理念是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具有全面性、协调性

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面的、协调的、着眼于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发展观,它要求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兼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人口控制,要求在实现当代公平的同时必须确保代际公平,这是对旧有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观的超越与扬弃。宏观调控法的任务就是根据科学的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建立和完善计划法、产业政策法、金融法、财政税收法、环境资源法等分支部门法体系,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以保证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3.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具有宏观性、全局性特征

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干预整个宏观国民经济运行时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即宏观调控关系。无疑,这些经济关系都是宏观性的,关乎整个国民经济全局的。诸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执行和监督检查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财政税收经济关系,货币信贷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等等,都具有全局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社会稳定。

4.宏观调控性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因为不同时期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是不一样的,所以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任务和所采取的措施、手段、步骤都要随之进行调整,这就决定了宏观调整法的内容必定有一定的弹性、灵活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头几年,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宏观调控政策也随之由调控需求转为扩大内需。世界上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也是不断调整的。美国二战后头二十余年以实现充分就业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1969年至1980年改为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实行抑制通货膨胀和稳定经济增长的调控政策和法律措施,以实现低通货膨胀下的经济持续增长。可见宏观调控法是对经济形势的回应之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变动性。

5.宏观调控法的调整方法具有间接性

宏观调控法是一种“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间接干预市场的法律机制。它一般不直接规范市场主体的具体的经济行为,而是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计划、财税、金融货币、物价等方面的政策和法律,作用于市场,再通过市场来引导、规范、调节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三、宏观调控权

宏观调控权是宏观调控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守文教授曾撰文指出:“通常,权力或权利被视为法学研究上的核心范畴;与此相应,宏观调控权亦应在宏观调控法研究中居于核心地位,但学界的相关研究尚十分薄弱。”笔者在此试就宏观调控权的概念、性质和特征做一粗浅分析,以期能收抛砖引玉之功。

1.宏观调控权的概念与性质

所谓宏观调控权,是国家依法享有的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调控的一种经济职权。它的本质是一种经济职权,是一种新型的以宏观经济调控为运行方式的公权力。它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的属性:一方面,宏观调控权是国家机关依法承担的对宏观经济运行必须为或者不能为一定行为的职责或责任,是一种法定的专属于国家机关的义务,国家机关必须正确履行,不得随意抛弃或任意变通处置;另一方面,宏观调控权也是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对宏观经济领域进行适度干预的一种具有命令与服从性质的权力,是一种法定的专属于国家机关的职务权限,一经行使,其所及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服从,受其节制。

2.宏观调控权的特征

(1)宏观经济性

宏观调控权作为国家的一项特定的经济职权,其作用的领域为宏观经济领域,主要关注的是国家经济整体的平衡、协调和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很少关注微观的、个体的经济主体的具体运行,这一点使它与国家所享有的另一项重要的经济职权一市场规制权明显区别开来。

(2)间接施控性

正如前面所述,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一种“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间接干预,就是说享有宏观调控权的国家机关在行使其宏观调控时大多不直接与具体的市场主体相接触,而是通过改变市场的运营环境来引导市场主体改变决策。故宏观调控权对微观的市场主体的具体运行的作用是间接的,不像市场规制权那样直接管理、控制各市场主体的具体行为。

(3)正面引导性

这一点也是就宏观调控权与市场规制权的作用方式的显著区别而言的。市场规制权作用于市场主体时,往往采用命令、禁止性规范,甚至对违规的市场主体进行制裁、处罚。有关的国家机关在行使市场规制权时,往往是以市场主体的对立面出现的,强迫市场主体遵守市场规则,具有明显的强制性。而宏观调控权在行使时,有关的国家机关则更像是一名循循善诱的指导老师、导游员,采用规划、诱导、激励、协商、指导、倾斜扶持、预警服务等方式,正面引导市场主体走上健康成长的康庄大道,故宏观调控权的强制性不如市场规制权明显。

(4)效果滞后性

因宏观调控权是间接作用于市场经济主体,是一种相对较柔性的引导性干预权,所以其干预效果往往不如市场规制权那么直接。一般来说,中央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以后,要经过两三个月左右才能全面显现其干预成效,且影响较为深远,有可能对此后一两年甚至数年的经济运行持续发生作用。因此,宏观调控权的运行效果具有明显的时滞性,运用宏观调控权和评估宏观调控效果时都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

(5)中央集权性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宏观经济调控权,包括货币的发行、基准利率的确定、汇率的调节和重要税种的调整等,必须集中在中央。这是保证经济总量平衡、经济结构优化和全国市场统―的需要。我国国家大,人口多,必须赋予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必要的权力,使其能够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制订地区性的法规、政策和规划;通过地方税收和预算,调节本地区的经济活动;充分运用地方资源,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的宏观调控权主要集中在中央,是因为宏观调控涉及国民经济的整体,影响面大。显然,地方政府是没有能力来完成如此纷繁复杂的调控任务的,只有中央一级国家机关才有可能完成。“宏观经济管理被普遍认为是中央政府的职能。”故宏观调控权应当集中在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的前提下,享有有限的“必要的权力”以适应地方特点调节本地经济、运用地方资源,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但是,在实践当中,有些地方政权为了谋求本地的短期经济效益最大化,往往会设法规避甚至抵制中央制订的对其眼前经济“发展”有影响的宏观调控措施,即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非常有害的,为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健康运行,地方必须服从中央的有关宏观调控决策。因此,强调宏观调控权的中央集权性,依法保障中央宏观调控权在运行中不受阻碍、削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树青主编: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373页

[2)卢炯星:论创立和完善我国宏观经济法的法律体系.政法论坛,2001年第2期,第95页

[3)杨紫炬: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第266页

[4)张守文:宏观调控权的法律解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124页

[5)世界银行著蔡秋生等译: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24页

上一篇:试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营销管理创新 下一篇:论中国外汇储备的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