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实习前仿真综合实训的应用与效果

时间:2022-10-20 05:50:48

护生实习前仿真综合实训的应用与效果

摘 要:通过实习前开展临床仿真综合实训,提高护生临床护理能力,使他们更快的适应临床工作。方法 随机抽取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60名,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进行实习前的临床仿真综合实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项训练,训练后采用实训考核和问卷调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临床护理的分析、观察、处理问题的能力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实习前开展临床仿真实训能有效的提高护生临床护理能力,达到学校与临床有效的结合。

关键词:临床实训 护理分析 临床仿真

中图分类号:G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225-01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所进行工作,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因此,做好救死扶伤,除了具有职业精神职业态度之外,还得具备高超的护理技能。护理工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而病人的病情变化多样,这就要求护生有很强的临床应变能力。当前,一些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课程已经顺应社会形势的变化,做出了调整,加大了与护理技能相关的教学力度,使得在整个护理教学过程中,护理技能成为护生所具备的核心能力。然而护生必须经过一个时期的实践操作,才能真正掌握护理技能,这样他们走进医院实习时才自如应对,不会轻易出现护理事故。然而,有些高校院校却忽视这个环节的作用。针对这样情况,我校对护理毕业生在实习前开展了开展仿真临床综合实训,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和预期目的,先介绍如下。

1 仿真临床综合实训的概念与实施目的

1.1 概念

护理岗位仿真临床综合实训是以临床护理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基于临床工作过程,科学设计综合实训项目,突出护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模拟医院的工作环境,为学生实施护理工作创造条件,为他们走进医院开展实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种融设计性、开放性实训项目为一体的多层次、综合性、复合化的全新实践教学法

1.2 实施目的

护理临床仿真训练的教学目标是使护生实习前通过护理情景设计,模拟临床环境操作,学会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综合环节,为学生实习打下扎实基础,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工作能力。

2 仿真临床综合实训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

2.1 指导思想

在护生实习前进行护理临床仿真训练,将以前学过的各种专业知识进行整合,将实验技能应用到实际,充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观察、分析、沟通、表达、处理问题能力,真正适应临床工作需要。

2.2 课程安排

仿真临床综合实训的课程原则上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的中期。仿真临床综合实训的期限为8个星期,合计64个学时。

2.3 实施对象与实施内容

2.3.1 教学对象为160名三年级专科护生。2013年3月―2013年5月,我们对实验组80名护生实施实习前综合护理临床仿真训练,对照组80名护生采用传统的单项训练。训练期间开放实验室,供护生操作训练。

2.3.1 实施内容

在护理实训基地内的模拟医院,给学生创造操作环境和条件,实验组学生进行仿真综合实训,由教师提供临床护理案例,教师或学生扮演患者,学生结合护理案例,完成患者由入院、住院及出院的护理。综合实训内容涉及临床各个学科,包括:①基础护理训练。吸氧、注射法、吸痰、口腔护理、铺床、导尿等。②外科护理训练。切开缝合、换药、穿隔离衣、辨认手术器械、包扎、引流管护理等。③急救护理训练。心肺复苏。④内科护理训练。心电图描记、心电监护、清理呼吸道、休息与活动指导、饮食指导等。对照组学生进行上述操作的单项训练。

2.4 实施结果

经过护理临床仿真训练后,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及技能考核,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评价。

2.4.1 问卷调查

向参与实训的护生发放调查卷8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100%。结果实验组护生提高临床综合认识77名(96%),提高观察、分析沟通能力78名(97%),提高处理问题能力76名(95%),提高团队合作能力73名(91%),提高应对能力72名(92%)。

2.4.2 技能考核

采用教师担任标准化病人,使用电脑随机调出1份完整住院患者的病情记录,由4~5名护生共同完成入院、病情变化、出院的整个护理过程记录及护理操作。由至少三位教师进行测评打分,计算平均分。考核结果见表1。

很显然,经过这段时间的护理仿真临床综合训练,实验组的学生的综合护理技能得到显著提升。

3 经验总结

3.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护理临床仿真训练能适当模拟患者的疾病状况、生命体征,通过问题设计、电脑处理,向护生进行问诊、护理体检、分析护理操作的全真情景模拟,模拟临床实际病例,让护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和强化,从而增强护生的记忆和感受。

3.2 实训有助于提升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这段时间的护理临床仿真训练让护生提前熟悉医院的工作环境,在老师规范化示教及指导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动手能力训练,规范了他们的操作能力,改进了护生的护理质量,为他们以后履行工作职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3 实训有助于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实训,老师可发现护生们某些理论知识的欠缺,和一些操作技能的不规范不熟练,这样,老师在实训中就可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开展施教、讲解和传授,既可以整体授课,也可以分组授课,对存在不同问题的护生们讲解不同的内容,使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得以提高,最终缩小与临床之间的差距。

3.4 实训改变了授课主体

临床仿真实训的参与主体是护生,实训以护生为主,让他们亲自操作,自己动手,提升他们的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消化吸收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会贯通,这样既巩固了基本理论知识,又在实践中提升了护生的临床综合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冯蓉.在实习前开设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3(22).

[2] 夏立平,常唐喜,何曙芝.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护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5).

上一篇:“特色”办学 打造名校 下一篇:港股食品饮料巨头PK:康师傅优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