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文作业设计之我见

时间:2022-10-20 05:20:38

学生语文作业设计之我见

内容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外向扩展。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语文作业 设计 见解

面对毕业考试,面对升学压力,小学高年段的语文老师在作业布置上可谓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如何使学生作业设计优化高效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点滴感受。

一、设计多元化作业,让学生多感官得到体验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作业就成了温故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抄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其实不然,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所以,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它是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应该布置有利于学生充分运用多感官,全方位、多角度感知和认识事物的作业,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思维潜力得到挖掘,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

二、设计多层次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学生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多层次,有差异。笔者根据不同基础,有针对性地设计以下四种作业:

1.铺垫作业。这是为完成基本题有困难的学生设计的练习。这种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降低起点,或把基本题做分解。

2.扩展作业。这是为学生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在做好基本题的基础上选做题,是对基础题的扩充和延伸。一般来说选做题比基础题要灵活,思维难度大些。

3.超前作业。对智力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基本题后,可布置预习题,或要求他们对课后有关题目自行探究,或找出不懂的地方,为新课质疑问难做准备。也可阅读与教材有关的材料,为突破新教材的难点做准备。

4.特长作业。让有特长的学生“长”有所进。如:爱好书法的加强书法训练;酷爱书籍的同学要求他们多读几本好书,学习做读书笔记;喜欢习作的同学可鼓励他们写日记等。

三、设计自选式作业,发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作业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进一步升华到世界观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手段,多为教师于课后布置,学生对于作业,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一般说来,学生总是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聪明一些的学生能完成得较好,不够用功的学生就常常采取逃避和拖延的办法。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得,我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更为重要的是我把布置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自己设定作业完成的数量、完成的时间、完成的进度,学生对自主选择的作业,有学习的兴趣,找到了自己前进的动力,对自己提出了高要求,选择作业,使学生有了热情参与的期望。同时,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有了作业的选择权,他们不再把作业当成负担,而是努力把他们自己的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设计趣味性作业,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作业的设计应讲究趣味性,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笔者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创新设计:

1.唱一唱:教学像《让我们荡起双桨》、《长征》一类的文本后,我布置学生回家学唱这类旋律优美,清新活泼的歌曲,达到熟记成诵的目的。

2.画一画:教学像《五彩池》、《草原》一文的文本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情景画一幅《人间瑶池》、《草原美景图》,通过美丽的画面,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深刻体会祖国的可爱。

3.演一演:教学《半截蜡烛》、《负荆请罪》一类的文本后,布置学生各自选择喜欢的角色,加入适当的想象来演一演,体会文本中人物的品质,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4.看一看:教完《牛郎织女》、《嫦娥奔月》一类的文本后,布置学生回去阅读其他民间故事。

同样是作业,因为变化了形式,学生做得兴趣盎然,不亦乐乎,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只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亲和”功能,让语文作业展示真挚而迷人的微笑,秀出窈窕而纤丽的身姿,学生才会爱上作业,爱上语文。这样,它不仅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减轻学习负担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市七里河区晏家坪第二小学)

上一篇: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方法 下一篇:细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