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其变化

时间:2022-10-20 02:57:18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其变化

【摘 要】 2011年12月28日起,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自实施以来,数学学科所处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此,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资料扼要分析了教学改革环境下数学教材、教学理念应该如何调整,以及课程教学如何实施等相关问题,以满足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和目标。

【关键词】 数学;教学理念;教材;调整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为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我国教育部于2011年12月28日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其中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目标、内容、教与学、评价等问题做出了新的规定。为了进一步深入理解、把握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内容,笔者从课程的核心理念、基本内容、教与学、评价等方面入手进行切实、全面的研究分析,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一、课程的核心理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课程要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求。”尤其,强调了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人获得有价值的数学,让每个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将义务数学教育的内涵拓展到了学生接受数学教育上。为了让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良好的数学教育判断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良好的数学教育应满足这样几项要求:第一,符合教育人的基本要求;第二,利于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第三,满足学生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需求。

数学教育除了满足全体学生发展的要求,还要重视学生的个人发展。为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了每位同学应该学习的内容,并且在教材中实时推出了选学内容,让学生结合自身兴趣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既拓展了教材内容的开放性也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学习材料。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作出了如下规定。第一,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其中蕴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全面概括;第二,规定了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即符合数学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反映并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决定了数学教材的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第三,规定了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数学教材内容组织重视数学结果的过程,处理好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重视数学的直观性,处理好抽象性和直观性之间的关系;第四,规定了教材内容应当呈现的特点。基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考虑,要求课程内容设置要有层次性,且有着一定的多样性。在这里,多样性是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采取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三、数学课程的教与学

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早已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将“教与学”看成一个整体。《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必定是教与学结合的结果”,因而教学活动进行中,师生要积极参与、交往互动,以寻求共同发展。同时,还对教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给予了明确规定,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要引导着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并适时地给予学生指导。”

为了促进教学活动有效进行,切实体现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标准》中提出了几种学习方式,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教学活动中都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推理、验证等活动探索数学过程和结果,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例如,课堂上在教师提出问题和任务后,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切记不要向学生施加压力,并适时给出一定提示以帮助学生找寻正确的思考方向,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身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更便于自身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切实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作用,《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教师所要注意的内容。第一,以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学大纲要求等内容为基础制定课程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第二,重视启发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第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数学思考方式,以便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第四,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同时让学生个体得以发展。

四、课程学习评价

在数学课程学习成果评价方面,《标准》中做出了明确规定,具体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评价目的方面主要包括三点:第一,通过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第二,鼓励学生学习,为其探寻学习方向给予指导;第三,评价教师教学成果和过程,为改善和完善教师教学方案提供依据。评价内容方面:要尽量反应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要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所达到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帮助其建立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评价方法方面:采用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五、结语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实施后,其对数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基本内容、教与学和教学评价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给予了明确规定。为了促进全体学生发展和学生的个体发展,义务阶段的数学课程必须在新课程指导下进行革新,方能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郑毓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之审思[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2(Z1).

[2]史宁中,马云鹏,刘晓玫.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与主要内容[J].课程・教材・教法.2012(03).

[3]谢旋.对新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理念”部分的比较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08).

[4]张丹.数学课程目标:从“双基”到“四基”从“两能”到“四能”[J].中小学管理.2012(04).

[5]马云鹏,余慧娟.数学:“四基”明确数学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热点问题访谈[J].人民教育.2012(06).

上一篇:浅析教师在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下一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